羅夢霞
【摘要】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找到適合小學生的教育教學方式來構建高效課堂,而不是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的課堂教學模式。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素質教育理念變得越來越重要,教師不但要讓學生掌握足夠的知識,還要教會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強化學生綜合素質。小學生年紀偏低,在課堂上經(jīng)常走神,這一階段教師的引導對小學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策略研究
引言:語文是小學階段主要學習課程,在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下,小學語文的改革迎來了新的挑戰(zhàn)以及新的教學機會。在現(xiàn)代社會中,語文作為交流的基礎,同時也是提高學生口語能力、閱讀能力、以及書面書寫能力的一門綜合性學科。教師在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通過各種充滿趣味性的教學,促進學生學習小學語文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因此,找到適應小學學生的教學方法至關重要,揚棄傳統(tǒng)的、單一枯燥的教學方法,引進高效的教學方式,兩者相結合激發(fā)小學生學習小學語文的興趣。
1小學語文現(xiàn)狀
1.1學生學習興趣低下,教師課堂效率差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素質教育成為教師教學中需遵守的主要原則之一。俗話說“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第一動力”,學生對待自己所熱愛并感興趣的內容才有無限的學習動力和研究欲望。小學生思維比較活躍,喜歡新鮮事物,在課堂上很難完全集中注意力??菰?、乏味的教學知識對學生的吸引力有限。長期以往,學生會喪失學習語文的感覺,興趣低下,導致教師在課堂中很難高效開展一系列教學活動。
1.2機械性授課方式,缺少動手操作機會
小學生年齡處于15歲以下,正是好動愛玩的年齡特點。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多是教師主動授課,學生被動吸收,部分學生難以理解繞口的書本文章。教師授課方式機械化,多以傳輸書本內容為中心,若想要突破傳統(tǒng)枯燥的課堂模式,教師要做出重大的改革。將機械性的文字教學轉變成趣味性的游戲教學。在課堂上填充有關文章的操作材料,有利于學生在發(fā)散思維的同時鍛煉手部操作能力。
1.3重背誦,缺少感悟及朗讀
在傳統(tǒng)課堂中,部分教師為了學生“好看”的成績,將文章中的重點與難點圈出,要求學生完整背誦重難點,將閱讀時體驗作者、文章的感情這一部分舍去。教師片面的追求學生成績,忽略了朗讀時帶給學生的情感體驗。一味的“填鴨式”死記硬背的教學。讓小學語文失去了原本的趣味性,更阻礙了學生完整把握文章的個性理解以及情感體驗。教師應做到回歸常態(tài),從學生角度出發(fā),珍視學生的感受。
2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2.1營造有趣的學習情境,提高學生興趣
創(chuàng)設趣味性的情景教學模式,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體會學習小學語文的快樂,幫助注意力較低、學習效率差的學生進行自身的提升。教師也可以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鼓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完成學習,鍛煉學生合作意識和探究精神。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獨立思考問題,然后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想要最大限度提高教學效率,教師需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采取有效策略提高學生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多使用些可操作材料,點燃學生激情。摒棄“填鴨式”教學,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關注學生課堂感受,滿足學生個性化需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通過營造好的學習氛圍來提高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建構高效的學習課堂。因此,創(chuàng)設趣味性情景教學成為了小學語文教師的重點任務之一。趣味性的情景教學使學生能夠充分的融入到課堂中,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更加集中,在游戲中收獲知識,在學習中收獲快樂,在趣味性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信心,促進課堂高效的開展。
例如在語文課本《小蝌蚪找媽媽》中,教師在講解文章后,可以讓學生有感情的對文章進行朗誦,感受青蛙和小蝌蚪的變化,教師可以出示圖片創(chuàng)設情景,分派角色。教師扮演青蛙媽媽,部分學生扮演小蝌蚪,部分學生扮演其他文章中的角色。學生們通過趣味性的情景教學感悟到了小蝌蚪的獨立與堅強,學習了小蝌蚪不怕困難的精神。通過這一方法,教師完成教學情境的營造,并把學生帶入到情境中完成學習,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強化了學生的課堂感受,有效提高了學生探究語文知識的欲望,為接下來教學活動的推進打下好的基礎。
2.2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主動傳授知識,占據(jù)絕對主導地位,學生學習的方式十分被動,這種單一化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新課標的要求,對于學生的進步也有很大的阻礙作用。在素質教育不斷發(fā)展的今天,教師必須要更新教學模式,注重挖掘學生潛能,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教師也要試著轉變自身角色,盡量去指導學生,幫助學生取得進步。讓學生自己完成學習任務,鍛煉其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要加強和學生交流,促進師生間的互動,同學間取長補短、互相幫助。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同時幫助教師高效的凝聚班級集體關系。
3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專注力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fā)展,人們迎來了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改善了人們生產(chǎn)生活方式。同樣的,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小學生很容易了解到各種新事物。這種情況下,想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有限的時間內實現(xiàn)教學目標,教師要緊跟時代發(fā)展,把多媒體技術應用到教學過程中。將枯燥的傳統(tǒng)教學與趣味性的多媒體教學相結合,抓住小學生的眼球,有效的提高小學生的專注力,充分的融入到教學情景角色當中。
總結:綜上所述,構建高效課堂需要一定的時間,教師可通過多方面的探索以及努力達到高效課程的構建,讓學生在一整節(jié)課堂當中思維緊跟著教師的授課內容,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想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教師首先要做的便是改善學生學習態(tài)度,提高其學習主動性,能夠達到自主學習,從而達到最優(yōu)化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雷曉敏.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1(43):27-28.
[2]汪冰.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研究[J].中外交流,2021,28(4):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