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針對既有單元整體教學實施中的忽視單元整體型、忽略教學的完整性和學生的主體性等不足,提出“單元整體教學”的構想,并在分析實施單元整體教學背景的基礎上,重點闡述實施單元整體教學的基本流程和教學成效。
【關鍵詞】小學語文;完整性;單元整體教學;實施效果
一、實施單元整體教學的背景
(一)當前語文單元教學的現(xiàn)狀
新課程改革以來,部編版版小學語文教材編排上是依照主題進行單元的劃分,同一單元的課文類型基本相同。課程標準變了,但大部分老師們的教學思路沒有變,教師仍然一篇篇地教,學生一篇一篇地學,缺乏整體教學意識。雖然新課程改革要求老師在教學時要注意知識的系統(tǒng)性,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避免碎片化的教學,但是仍有一些老師以自己的教為主,課堂知識點的教學往往是“面面俱到”。
又因為教材大多是按人文目標來劃分每個單元,教材單元先天不足,所以教師對單元的本體目標并不清晰。在很多課堂中老師們拋出一個又一個問題,而這些瑣碎的問題并沒有明確地指向本課的教學目標,或者是本單元的教學目標。
(二)當前單元教學存在的問題
1、單元整體教學內部知識聯(lián)系不夠緊密
布魯納認為,每門學科都內含一個基本結構,學生需要掌握學科基本結構。學科基本結構有助于學習遷移的發(fā)生?;诓剪敿{理論,部編版版小學語文教材編排上是依照主題進行單元的劃分,同一單元的課文類型基本相同,大多是同意題材的文章,要求老師針對主要教學目標,在同一單元的每篇課文中重點體現(xiàn),但是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卻弱化了課本單元整體教學這一概念。具體表現(xiàn)為教師在講解課文時并沒有著重向學生提出本單元的主要學習目標,也沒有重視將主要教學目標滲透在每篇課文的教學中,導致單元教學目標與具體課文之間沒有形成緊密的聯(lián)系。
2、單元整體教學核心目標地位不突出
語文單元整體教學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單元的核心目標的地位不突出。單元教學應有一個單元的核心目標,發(fā)揮著統(tǒng)領的作用。部編版教材已把每個單元的目標在篇章頁羅列得很清楚,比如說,某一單元內的幾篇課文都以訓練學生復述課文的能力為核心目標。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本單元課文時要突出這一核心目標。然而,大多數(shù)教師只是在獨立地講解課文,并沒有把這些課文串聯(lián)起來,也沒有重點強調這些文章在目標上的相似性與融合性。即使有些老師注意到了教學目標,但在課堂實施過程中也只是蜻蜓點水,或者只是貼標簽似的寫在黑板上。
基于語文單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我們勢必要進行單元整體教學,以科學有效的方法指導實際的教學,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發(fā)展,使學生知識建構更加完整、全面,指導學生把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
二、實施單元整體教學的基本流程
單元整體教學屬于現(xiàn)代教育的新理念,其本質是將單元作為一個完整整體展開教學,這里整個單元為教學主要對象,會在綜合考量下落實以單元目標為重心的系列教學,試圖尋找單元內部的聯(lián)系,進而有效把控主題內容,明確教學的整個思路,讓學生對單元形成整體認知,從而在課文學習中更具方向。結合核心教學目標,針對性分析文章的具體內容,包括知識點、文章等間的關聯(lián)性,并將其按照特定思路進行融會貫通,構成系統(tǒng)知識網,讓學生能夠充分理解相關知識,并進行內在轉化。為了有效地實施單元整體教學,我們可以采用以下教學流程。
(一)提前做好單元整體教學計劃
單元整體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形式,也屬于新穎且獨特的一類教學方式,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在全面認知和了解單元整體教學基礎上,從現(xiàn)實角度出發(fā)制定完善且周全的教學計劃,事先做計劃只為讓教學工作推進的更順利,從而將整個教學過程牢牢掌控,達成既定教學效果將更為輕松和順利。計劃制定前,需要語文教師深入對單元中的每篇課文進行分析,在課文把握基礎上提煉單元主題、思想,將精力和時間重點放在課文間關聯(lián)性挖掘上,增強單元課文的聯(lián)系性,為計劃制定劃出大致方向。在第二篇課文講述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回顧、進行串聯(lián)和銜接,從而發(fā)現(xiàn)課文間的關聯(lián),起到“溫故而知新”效果,(以部編版四年級第二學期第5單元為例)
單元教學目標:1.自學字詞,積累詞語
2.讀課文,學會概括小標題,并能借助小標題復述課文。
3.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感情。
單元教學重難點:學會概括小標題,并能借助小標題復述課文。
課時安排:《我們家的男子漢》1課時《父親的謎語》1課時《看不見的愛》1課時
《十年后的禮物》1課時《獵人海力布》1課時
實施策略:
1.認識小標題。《我們家的男子漢》一課共三個部分,每一部分有現(xiàn)成的小標題,通過一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認識小標題,知道小標題的特點是字數(shù)少,整齊,言簡意賅。
2.學習概括小標題的方法?!陡赣H的謎語》一課共三個部分,先讓學生說說三部分的主要內容,再讓學生試著把長長的一句話縮減成8字小標題,6字小標題,4字小標題。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學會了概括小標題的方法,并知道概括小標題字數(shù)越少越難。
3.運用概括小標題的方法自己概括?!妒旰蟮亩Y物》一課共三個部分,讓學生運用上節(jié)課學習的概括小標題的方法自己試著概括5字小標題,4字小標題,3字小標題。
4.學習根據小標題概括段意,再根據段意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通過學習《看不見的愛》一課,學生學會根據自己概括出來的小標題來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5.學習根據小標題來復述課文。通過學習《獵人海力布》一課,學生學會根據自己概括出來的小標題來復述整篇課文。
(二)突出設置每一單元的核心目標
教育學家丁有寬曾提出“一課一得”相關理念,即在課程教學中要始終做到有所傾向。要做到“一課一得”就必須回歸到教學目標制定的層面上來。
由于教材在每單元都設置有核心目標,然后以其為中心確定每個單元的內在模塊目標,可以在學生思想并沒有真正形成時,要適當性引導其明白自身最終要學習的方向與內容,唯有此才能確保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理解并把控準確方向。這一內容是連貫單元教學全流程,以最大限度保證學生學習質量。比如:
滬教版三年級第二學期第3單元的核心目標:以“提示語”為抓手,訓練學生描寫對話的能力。
滬教版三年級第二學期第5單元的核心目標:學習運用列數(shù)字、作比較、排比、比喻等表達方法,按時間或者空間的順序把某一景物或景點描寫具體。
在教學這兩個單元中的課文時,教師必須緊緊圍繞自己設置的核心目標,才能達到訓練的目的,學生才能真正地學有所得。
(三)明確每課承擔的單元教學內容
根據設置的單元核心目標,每篇課文必須承擔相應的單元教學內容,并且是由淺到深,由易到難。以部編版三年級第二學期第3單元為例,該單元的核心目標是以“提示語”為抓手,訓練學生描寫對話的能力。根據核心目標明確以下教學內容:
五次對話描寫的序列練習較好地體現(xiàn)了層次性:第一次練筆,學習作者的表達;第二次練筆,適當拓展,鞏固不同的表達形式;第三、第四次練習,基于文本句型支架,補白作者的表達;第五次練筆,運用作者的表達學寫生活中的情境。這樣的坡度設計,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在不知不覺中逐步提高。
綜上所述,為有效地發(fā)揮單元整體教學的作用,教師應當以增強知識聯(lián)系為基礎編寫單元教學計劃,突出每一個單元的教學目標,根據單元教學目標來每篇課文的教學內容,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
三、實施單元整體教學的效果
(一)教學目標更集中
單篇教學往往只需教師對一篇課文進行全面梳理、分析和總結,對于教師的要求相對較低,需要教師再將所掌握的信息和思想教授給學生,讓學生可以對課文寫作特點、中心思想等加以掌握。而單元整體性教學則是對多篇文章的梳理、分析和總結,需要將多篇文章視為一個整體,即把語文教學中零散的知識點化為知識塊或知識鏈,從而提升學生的認知結構。實施單元整體教學,每個單元都圍繞一個核心目標展開教學,單元整體性非常鮮明,教學目標集中,學習目標明確。
(二)教學內容更明確
單元整體教學提倡站在整體視角思索教學路線、教學方案及教學方式,把握整體性是教學的核心和重點,更要了解單元中課文間的內在聯(lián)系,方可精準銜接各篇課文,利于學生對單元學習內容了然于胸,可間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進而形成整體性學習意識。期間,教學內容需要更明確,不可模棱兩可讓學生一頭霧水,這樣無疑會起到反效果,只有教學內容更加明確,才可讓學生集中精力并將其放在更具價值的學習內容上,自可讓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三)教學效果更明顯
單元整體教學更有利于學生掌握在閱讀中獲取信息、提煉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他們也能運用已有的經驗及掌握的方法來解決,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切實提高,寫作能力得到提升。這才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課堂上通過老師一篇篇課文的示范教學,學生也慢慢學會分析學習同類課文,觸類旁通。突出單元教學目標或者課時教學目標中的重難點,通過課堂中一篇篇課文的傳授,揭示課文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側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用“授之以漁”的理念,引導學生掌握分析問題的途徑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總而言之,實施單元整體教學,一方面有利于老師的自我發(fā)展,提高自己研究教材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建構知識體系,學習能力和整體感知能力得以提升。我國著名的語文特級教師張孝純教授提出,語文教學要“聯(lián)系社會生活,著眼整體教育,堅持完整結構,重視訓練效率”,他強調教育要著眼整體,放眼社會,重視訓練,聯(lián)系生活,這才是符合學生生長規(guī)律的教育,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教育。
“教材并非是個例子。”葉圣陶老先生說過。但如何用好這些例子,是檢驗語文教師的教學基本功的關鍵。在提倡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今天,教師在用好教材這個載體時,要跳出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藩籬,充分整合單元整體教學的優(yōu)質教學資源,關注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教學動態(tài),從“教教材”轉為“用教材”,從“用教材”轉為“用活教材”,充分發(fā)揮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優(yōu)勢,提高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效果,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所以,實施單元整體教學任重而道遠,需要每位老師不斷地研究與琢磨,不關研究教材,還需研究學生。
參考文獻:
[1]余文森.布魯納結構主義教學理論評析[J].外國教育研究,1992(3):13-16.
[2]安桂清.整體課程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126
[3]沈虹霞.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J].基礎教育參考,2013(2).
作者簡介:潘麗杰(1985.12.19-),女,漢族,江蘇溧陽人,大學本科,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