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素姝
摘要:音樂鑒賞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音樂鑒賞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還能有效促進學生今后音樂學習的全面發(fā)展。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被廣泛運用著,在實現(xiàn)更高效的音樂課堂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那么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是否能夠用心的聆聽和思考音樂,以及是否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討論中,這都成為了當下教師應努力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在音樂鑒賞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簡要的分析,然后再針對性的對基于合作學習的高中音樂鑒賞教學進行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合作學習;高中音樂;鑒賞教學
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作為當下最為普遍的教學方式之一,它可以有效運用在音樂鑒賞教學中,對活躍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效率、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等都很有幫助,這個教學方式很受教師們的青睞。目前,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推行,教師為了跟上改革的腳步,在音樂鑒賞課堂上教學時,要根據(jù)高中生的需求和發(fā)展,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積極嘗試運用合作學習的模式開展音樂鑒賞教學,進而達到活躍課堂教學氛圍以及提高學生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的目的。
一、高中音樂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1.自我中心觀念較重
當下的學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到大都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卻忽視了與他人的具體合作,在為人處世方面更是不習慣考慮他人的感受。未來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針對這一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比如,上課時組建學習小組來進行學習,安排小組完成排練、演出、制作等任務,這能夠讓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逐漸適應與他人的交往,養(yǎng)成與他人合作的習慣。
2.缺乏有效學習目標
高中音樂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在一些探究性課堂中,教師盲目地將學習任務安排給學生。尤其是在小組教學過程中,教師更是樂于將學習任務下發(fā),讓各個小組進行共同思考。但是實際情況是,在小組教學過程中,學生們各行其道,很多學生并沒有進行討論或研究,甚至借助小組學習這一機會討論無關話題。如果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沒有進行及時的引導與教學,那么將無法發(fā)揮出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也就無法提升教學效率。想要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就需要在未來教學過程中制定好討論時間、討論內(nèi)容以及相關規(guī)則。教師自身也要參與到學習小組的研究過程當中,對學習小組給予適當?shù)囊龑?、幫助、鼓勵?/p>
二、基于合作學習的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應用策略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高中的音樂鑒賞曲目大多都深奧難懂,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困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在選曲上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選擇,不然曲目選的難了在欣賞的過程學生會逐漸走神。比如,在講解琵琶古曲《十面理伏》一文時,可以引入成語故事進行授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首先,在教學前對學生要進行分組,分好小組以后讓學生進行討論“四面楚歌”含義,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派小組代表上臺進行解釋,然后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為學生進行展示其成語故事,并將《十面理伏》引入到故事中,讓學生進行分析討論。學生在通過十一分鐘的聆聽過程中,仿佛切實地感受到了楚漢相爭該下之圍時的跌宕起伏,漢軍用十面理伏的陣法消滅了楚軍。這樣的方法不僅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進而實現(xiàn)課程教學的目的。
2.增強學生間的交流互動
在音樂鑒賞教學中合作學習非常重要,它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增強學生間的交流互動,同時也提高了課堂效率,使課堂教學氛圍變的也很活躍輕松。在教學中,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可以有效激發(fā)出學生不斷探索新知識的好奇心以及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對激發(fā)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很有幫助。其次,在音樂教學中,由于學生對合作學習模式還不是很了解,所以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進而幫助學生增強與同學間的人際交往。教師在合作教學中,要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要以學生為主體,堅持以人為本,積極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進而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
3.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新精神
在音樂鑒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尤為重要,另外高中階段的音樂教學目標之一就是釋放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處處是創(chuàng)造之地,天天是創(chuàng)造之時,人人是創(chuàng)造之才。”教師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可以在教學中有效利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開展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活動。比如,教師在講到蟄龍飛起舞東方中的學堂樂歌《送別》一曲時,通過學生們對曲子的分析和探索,我們發(fā)現(xiàn)在學生合作學習中開展歌曲填詞活動,不僅可以豐富課堂教學氛圍,增強學生所學知識的鞏固,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生的發(fā)散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從而達到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4.情感代入來提升聽賞深度
在“聽賞”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對應音樂背景進行講解,選擇合適的時機,優(yōu)化教學流程,讓學生將音樂和作家的生活進行有效聯(lián)系,通過聆聽音樂旋律,理解其在各個階段出現(xiàn)變化想要表達的情感,如旋律較快則情緒傾向于積極或者緊張,而旋律較慢情緒相對平靜或者有所期待等,教師需要通過情感代入,提升學生“聽賞”能力。例如,在鑒賞音樂《大江東去》過程中,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音頻資料,聆聽之后詢問學生感受,并注重教學語言的處理,保證和學生之間的尊重和平等,尊重個體差異,保證學生敢于且樂于將自身的想法進行表達,學生回答之后,教師可以結合其回答情況進一步詢問導致“大江東去”的因素,可以從情感層面分析也可以從音樂創(chuàng)作要素上分析,在學生思考過程中再次播放《大江東去》,思考結束進行提問并將蘇軾故事進行講解,讓學生進行自行對比,明確其理解程度,為學生架起追求“音樂美”的橋梁,增強其感悟。
5.不斷豐富音樂材料
音樂鑒賞教師還應當將高中音樂教材和其他音樂材料進行靈活變通使用,在保證教學滿足教學要求的前提下將音樂材料進行豐富,緊跟時代步伐,貼近學生生活,起到良好的“聽賞”效果。對此,教師可以利用多樣化的音樂材料進行對比教學,讓學生通過對不同歌曲的聆聽,對相關音樂知識可以有深刻記憶,以經(jīng)典音樂為基礎,提升再創(chuàng)造能力。例如,在“中國影視音樂”一節(jié)時,教師可以將其和時代影視進行結合,將教材中的《冰山上的來客》和當前較為流行的影視劇音樂《涼涼》進行教學,先后為學生進行播放,讓學生對比“聽賞”,找尋二者在音效、音響、配器方面的不同點,并通過“聽賞”描述二者分別形成的畫面感。在分析區(qū)別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根據(jù)學生需求播放對應音樂,提升學生興趣,增強其對音樂的理解,保證學生可以獲得良好的體驗。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應注重學生的合作學習,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氛圍,還能增進師生間和學生間的互動交流,為了讓合作學習更好的在高中音樂教學中運用下去,我們還要努力的去探索更好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呂玉煥.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生本教育”的應用[J].科普童話,2019(40):9.
[2]項穎.基于“學習共同體”的高中音樂鑒賞教學實踐研究[D].揚州大學,2018.
[3]葉麗燕.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合作”與“探究”思考[J].新課程導學,2014(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