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幫義
摘要:初中文言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教師可以通過激發(fā)興趣、歸納整理的方法,以讀寫結(jié)合的方式,提高文言文教學的效率,為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關(guān)鍵詞:初中文言文教學? 激發(fā)興趣? 讀寫結(jié)合
中學文言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文言文教學在文言文教學中扮演著承上啟下的角色。長期以來,由于某些原因,文言文的教學較為低效。本文根據(jù)讀寫一體的原理,探討初中文言文教學的有效方法,試圖找到文言文教學的“密碼”。
一、激發(fā)興趣,推開古文學習的大門
初中生接觸古文不多,且由于古文時代較為久遠,學生學習起來難免有畏懼心理。因此我們認為,初中文言文教學的第一步,就是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初中生學習文言文正逐步走向正規(guī)而形成系統(tǒng),學習難度必然有所加大。以上種種情況的存在,勢必要求學生只有消除畏懼心理,才能學好文言文。那么,初中階段文言文教學該以怎樣的方法來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筆者認為,教學文言文時,可以通過設置生活情境或講述古人故事,以此來引起學生古文學習的興趣。比如,在學習《論語十二章》的時候,教師跟學生說一說孔子的生平事跡,包括孔子周游列國,宣傳自己治國安邦構(gòu)想的故事,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激發(fā)學生學習《論語》的熱情。有了學習的熱情,學習將會變得容易。再比如,學習《岳陽樓記》《小石潭記》《醉翁亭記》的時候,教師可以設置這樣的生活情境:當一個想在仕途上有所作為的官員遭到貶謫的時候,他的心情該是怎樣的?通過問題情境,學生自然就有學習文章一探究竟的興趣了。在激發(fā)文言文學習興趣這一點上,教師還可以推薦學生閱讀《世說新語》這本書?!妒勒f新語》這本書篇幅短小,適合初中生閱讀。又由于該書的故事性強,學生也會產(chǎn)生興趣。當然,隨著文言文學習的深入,教師可以逐步提高要求。比如,在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文言文閱讀能力的時候,可以組織學生閱讀《史記》這樣經(jīng)典的作品。教師可以通過講述《史記》中的故事,以讀書報告會的形式,緊緊抓住提高學生閱讀古文興趣這一宗旨,把古文教學不斷地推向深入。
二、歸納梳理,打通初高中古文學習的通道
高中階段文言文學習難度較大,一方面因為學習與考查的文言文知識點較多,同時也跟學生初中階段文言文知識薄弱有關(guān)。所以,如果在初中階段,教師眼光不僅只是局限于應對考試,而是堅實地打好學生的古文功底,那么,學生高中階段的文言文學習可能變得更容易入手。初中階段,如果學生掌握了常見的文言文知識,就是找到了閱讀古文的鑰匙,也能夠為高中階段學習文言文打下堅實基礎。比如以下初中語文文言文篇目中的這些字詞是閱讀古文的必備基礎:
說(高興),奪(改變),篤(堅定),所以(用來),獄(案件),期(周年),鄙(淺陋),悉、皆、咸、俱(都),延(邀請),詣(到),尋(不久),暮(傍晚),雖(即使),謫(貶謫),鮮(少),愛(欣賞),安(怎么),誠(如果),復(又),再(兩次),遷(升官),卒(死),可憐(可愛,可惜),是(這),屬(叮囑,連綴),涕(眼淚),謝(道歉),信(誠實)。
另外,初中文言文教材中,一些文言句式也已經(jīng)出現(xiàn)。比如:
《論語》:賢哉,回也。(倒裝,判斷)
《桃花源記》: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省略)
教師在教學古文時,如能對這些文言知識進行詳細的講解與梳理,學生對文言文知識就會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對文言文的學習也就會系統(tǒng)化。學生掌握了這些文言文知識,才能順暢地閱讀古文,也能為進一步學習古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含英咀華,構(gòu)建學生的精神家園
初中文言文篇目是經(jīng)過編者精挑細選的古文精華,蘊含著優(yōu)秀的文化基因。這些古文文質(zhì)兼美,情感健康美好。教學古文時,要教學生品味古文情感,領悟古文思想精髓,從而陶冶情操,形成積極健康的人格。
比如,《論語》中的“仁”,《魚我所欲也》中的“義”,兩文構(gòu)建的儒家思想,對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人格、良好品質(zhì)將具有重要的浸染作用?!恫軇フ搼?zhàn)》和《鄒忌諷齊王納諫》中流露出的關(guān)心國家命運前途、為國請命的擔當精神,《陋室銘》和《愛蓮說》中展現(xiàn)的高潔傲岸、不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污的高潔品質(zhì),《河中石獸》中蘊含的敢于質(zhì)疑批判的精神……都是初中生涵養(yǎng)品格、形成健康人格的絕好素材。此外,初中文言文篇目中還有不少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文章。比如《三峽》《與朱元思書》《答謝中書書》等文章對祖國山川景物的描繪生動、美妙。這些內(nèi)容一方面給學生帶來審美愉悅,另一方面也能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熾熱之情。
因此,教師在教學古文時,如果能充分發(fā)掘文本中的思想價值、情感意蘊,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也能因此得以豐富,從而形成正直、堅毅、積極、健康的品格,在學習生活之外,構(gòu)建精神家園。通過學習古文中體現(xiàn)的美好情感,學生將其融匯入自己的血液中,成為中華文化合格傳承者。
四、古為今用,開辟古文學習的新天地
初中文言文本承載著豐富的人文思想。教師需要提煉這些豐富寶藏,一方面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將這些優(yōu)秀的文化基因積累下來,消化吸收,作為寫作的素材。這樣,學生可以通過古文的學習傳承優(yōu)秀文化,溝通古今的聯(lián)系。初中文言文本以記敘抒情和論述類為主,因為文言文語言簡潔,所以選文都比較簡短(節(jié)選的篇目也比較簡短)。教師在教學文言文時,可以更好地利用這個優(yōu)勢,理清文章的結(jié)構(gòu)層次,便于學生在把握文意的同時,也為寫作打好基礎。比如劉禹錫的名篇《陋室銘》行文思路清晰明了。文章按照“緣起—描述—聯(lián)想—總結(jié)”這樣的思路,語言清晰有致。再比如范仲淹的名篇《岳陽樓記》,其行文思路也非常流暢,先記敘交代寫作的背景,接著描寫洞庭湖陰晴兩種天氣下的景象,再轉(zhuǎn)入議論遷客騷人覽景時不同心境的原因,最后抒發(fā)“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和理想情操。論述類文章如孟子《魚我所欲也》(節(jié)選),其思路也很清晰,先舉例論證逆境出人才,接著從個人和國家兩個角度論證中心論點(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最后對全文進行總結(jié)。
可以看出,文言文本不管是記敘抒情類還是論述類,思路都非常清晰。教師在教學文言文時,如果能理清作者的思路,不但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文意,也能為學生寫作提供思維范例。教學中通過這種遷移運用,將會開辟文言文學習的新功用。這樣,既可以鞏固學生的文言文知識,也能夠激發(fā)學生運用文言文寫作的興趣。不管是從文言文文本中獲得寫作素材與思路,還是運用文言文進行寫作,我們都能將古文的學習推向新境界,從而發(fā)揮初中語文文言文學習的更大功用。
語文教學讀、說、聽、寫中讀、寫本來互為一體,互相促進。讀是輸入,寫是輸出。當寫作需要素材和思路的時候,大量的閱讀就顯得非常必要??梢?,讀寫的相互促進本是題中之意。因此,我們可以通過讀寫相互促進的方式進行文言文教學。對于文言文教學,教師采用疏通文義—理清思路—提煉情感—總結(jié)寫法的步驟,讓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有深入理解;通過激發(fā)興趣,將學生引入古文學習的殿堂;運用讀寫結(jié)合的方式,將文言文的學習推向深入。這樣,通過逐層深入的方式,對初中文言文的教學做到布局周密、方法多樣,定能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周成平.中國著名教師的精彩課堂[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
[3]高茂軍,王英蘭.核心素養(yǎng)引領下的課堂教學革新[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8.
責任編輯:黃大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