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的語文教學在小學教育體系中處于重要地位。近年來國家新課標改革中,教材改編推進了語文教學改革。小學語文教學也越來越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聽、說、讀、寫”的要求依舊是學習重點。而在小學低年級的教學中,詞語學習是學習的重點;在小學高年級教學中,寫作學習逐漸成為學習的重點。文章對此探討詞語教學、句子學習、閱讀能力培養(yǎng)、寫作能力提升的教學創(chuàng)新。
關鍵詞:小學語文;詞語教學;閱讀能力;教學創(chuàng)新
一、 引言
在小學階段,主要是進行常規(guī)的語言學習。教學階段經(jīng)歷:詞語-句子-段落-文章。語文教學的本質(zhì)是語言能力的構建,而不僅僅是語文理論知識的講授。在教學中可以發(fā)現(xiàn),語言能力的提升可以推動閱讀教學的發(fā)展。學前教育中大部分都是簡單的興趣課堂,較少的知識講解。到了小學階段,學生的知識積累較少,語文老師在教學時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積累能力。語文學習的基礎就是詞語學習。仔細地品讀小學六年的教材不難發(fā)現(xiàn),生詞學習始終是重中之重。閱讀的基礎是句子,句子的基礎是詞語,詞語是基礎中的基礎,詞語學習不容忽視?;诖?,筆者在下文主要闡述立足于詞語教學,溫養(yǎng)閱讀能力。
二、 詞語的概況
(一)詞語的重要性
詞語是文章的最小單位,是文章的細胞。一篇文章是由段落組成、段落是由句子構成、句子是詞語按照一定順序來組成,可見詞語是基礎。詞語對于文章來說就是將建房子所需的紅磚,沒有詞語不成文章。
詞語是對一個事物的準確概括,詞性復雜多樣。正確地選用詞來為文章添磚加瓦,增強語言的豐富性、提升文章的魅力。朱光潛先生有一篇文章《咬文嚼字》,他強調(diào)在學習中要非常注重咬文嚼字的精神,強調(diào)詞對于文章的重要性。
(二)詞語的學習方式
在小學階段,對于詞語的學習是小學語文學習的重中之重。對于生詞的掌握能夠有利于解讀課文,有利于寫作用詞。但很多低年級學生還是比較難掌握新詞,接下來想談談詞語的教學方式。
1. 課本內(nèi)容積累
從學生接觸詞語的最可能途徑來分析,課本生詞是最常見且最易解決的。老師要注重課本教學,就拿二年級上冊的語文教學內(nèi)容來說,每一篇課文結(jié)束后都有生詞積累、熟詞詳記、讀一讀記一記等,這個就是重要的內(nèi)容。
(1)融入課文,真實感受詞義
俗話說:“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在書本語文教學中,學習新詞一定要回到課本中去。在課本中,能切實感受到詞的用法、詞的意義。要是脫離課本,只是簡單的參考工具書,學生容易忘記,還容易和相近詞義的詞混淆。
比如《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中有很多詞語積累要求,如“僵硬”“震動”“豐滿”“洋溢”等詞語。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參考書和文章內(nèi)容結(jié)合解讀。工具書查找發(fā)現(xiàn)“僵硬”這個詞有兩層含義:①肢體不能動彈;
②表情、動作呆板不靈活。在文章中的句子:“老這樣坐下去,我恐怕會變得僵硬起來。我似乎覺得外面發(fā)生了一些事情——我有這種預感?!倍呓Y(jié)合學習,可以清楚直觀地讓學生感受到“僵硬”第一種含義的用法,而后再針對第二種用法來進行拓展學習,拓展學習可以是造句或者是練習題中的直觀感受。
(2)結(jié)合實物,真實體會詞語
現(xiàn)在的城市化發(fā)展迅速,很多小學生早早就離開了家鄉(xiāng),隨著父母在城市生活。他們總是獨自在家,接觸最多的是電子產(chǎn)品,遠離了大自然、遠離了朋友。在課本學習時,對于很多課本中描述的東西都是毫無認知的。老師的教學目標也包括要讓學生了解到這些東西。
比如《植物醫(yī)生有辦法》這篇文章的“主人公”蒲公英、蒼耳、豌豆,雖然在語文課本中有插畫,但是插畫與現(xiàn)實還是有差距。在現(xiàn)實生活中,還是有很多小朋友不認識蒲公英、蒼耳、豌豆是什么、長什么樣。這個時候老師可以在生活中摘取蒲公英、蒼耳、豌豆帶進課堂。讓學生看看“植物媽媽”是什么樣子。同時也可以直觀地感受到蒲公英的“旅行方式”,可以直觀地感受蒼耳的“鎧甲”,可以直觀地觀看豌豆的“舞蹈”。
“說千遍萬遍,不如親身體驗一遍?!边@樣一來,學生可以了解植物的模樣,同時還能夠了解到課文寫作用詞的準確性。
2. 課外內(nèi)容積累
(1)網(wǎng)絡詞匯積累
現(xiàn)在網(wǎng)絡信息技術發(fā)達,手機、電腦、iPad等的廣泛運用,使得學生可以接觸的事物越來越多,學生學習的途徑也越來越多。老師在平時的生活中也能夠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嘴里的詞都挺“新潮”的。網(wǎng)絡詞語也漸漸成為我們積累的重點。仔細觀察新華字典便可發(fā)現(xiàn),近些年來的一些廣泛運用的新詞被記錄在冊。所以老師在教學時要或多或少地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積累網(wǎng)絡新詞,靈活對詞進行理解和運用。同時學生也要利用網(wǎng)絡資源來對課本中不熟悉的詞進行再學習。
(2)閱讀詞匯積累
閱讀對于現(xiàn)當代的學生來說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F(xiàn)在的經(jīng)濟發(fā)展,社會進步,技術進步,人們意識增強,越來越多的人能夠?qū)崿F(xiàn)閱讀自由。很多家長也越來越有時間監(jiān)管孩子的學習,陪伴孩子一同閱讀,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在閱讀時對于孩子來說會有很多陌生難懂的詞匯,這就需要積累詞匯。在不知不覺的積累中發(fā)現(xiàn),閱讀變得越來越簡單,詞語學習與閱讀學習在相互促進。
(三)詞語的學習的意義
1. 詞語學習有利于閱讀教學的開展
詞語是語言組合的基礎,豐富的詞匯是展開閱讀的基礎。小學生在閱讀文本時最難的地方就在于看不懂文章。深究其原因就在于文章中的詞匯不認識造成的不理解。如果說積累的詞匯足夠多,那么這些應該都不會是問題。
比如《小王子》中的經(jīng)典句子?!八麄兪拦识鴾啘嗀鼗钪瑓s忘了自己也曾經(jīng)是孩子,也曾有過那樣簡單而純真的童心?!焙芏鄬W生在讀到這句話的時候很不理解,其中最重要的阻攔因素就在于“渾渾噩噩”這個詞生澀難懂。查資料可以知道“渾渾噩噩”的意思是糊里糊涂,愚昧無知。如果結(jié)合詞義閱讀會覺得簡單很多。
由此可知,學習詞語,積累詞匯對于閱讀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2. 詞語學習有利于寫作教學的開展
每一個人在生活中都有一剎那的歡喜,一瞬間的失落,這種千絲百緒我們都會想要把它記錄下來,但是在下筆時又會發(fā)現(xiàn)腦袋空空的,不知道該用什么詞語來形容。對于小學生來說,這種情況更是容易發(fā)生。如果腦海中的知識儲備夠多,這種情況發(fā)生的概率會更低,同時對于那一瞬間的喜、怒、哀、樂情緒的記錄也會更加真實。
比如在《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句子中“落日的余暉染紅窗欞,院里那一墻的爬山虎,綠得沉郁,如同一片濃濃的湖水,映在客廳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搖曳著,顯得虎虎有生氣。”可以學習到詞語“搖曳”的運用。在晚間散步時,一家三口人走在湖邊,看見柳條隨風飄起。爸爸有感而發(fā)“柳樹搖曳著身姿”兒子卻只是說“柳樹被風吹起來了”。對于同一事物的敘述不同最根本原因就在于詞匯的積累不同。要是有足夠的詞語基礎,在寫作時也能更加出彩。
三、 句子的概況
(一)句子的重要性
句子在文章中非常重要。一來,文章的主要構成部分就是句子;二來,句子對文章情感表達、環(huán)境描寫至關重要。詞匯的積累對于造句有很大的作用。就拿簡單的“明天、花生、葡萄、超市”四個詞來說,要是造句的話可以是“我明天去超市里買花生和葡萄?!币虼藢τ诰渥拥膶W習,另一方面也是對詞語運用的學習。
(二)句子的學習
文章主要構成中最常見的就是陳述句,而后還有疑問句、感嘆句、祈使句。先來了解這四種句子,為閱讀文章奠定基礎。
1. 陳述句
陳述句是用來陳述說明某一具體事實概況,采用的是平敘語氣,末尾是以句號結(jié)尾。比如:我明天課堂要教授的內(nèi)容是《蝴蝶的家》這篇課文的生詞。
2. 疑問句
疑問句是提出問題的句子,是疑問時所提的句子,也可以是明知故問。疑問句語調(diào)常常是上升,句末以問號結(jié)尾。比如:你今天閱讀課外讀本了嗎?
3. 祈使句
祈使句一般是表示強制性、言辭肯定。通常情況下祈使句都是沒有主語的,句子短促,很少用語氣助詞。比如:你快來上課。
4. 感嘆句
感嘆句是表示強烈感情的句子,句子常常帶有感嘆詞等,句末有感嘆號。比如:她寫的字可真好看!
(三)句子學習的意義
簡單來說,句子是連接詞語與文章的橋梁。我們學習句子一方面是對所學的詞語進行鞏固,另一方面也是為后面學會閱讀,學習寫作打下了基礎。
句子在文章中可能“開門見山”“埋下伏筆”“畫龍點睛”。學習句子能夠?qū)﹂喿x的開展有重要意義。更好地理解句子內(nèi)容、更好地認識人物形象、更好地體會作者情感。
四、 閱讀的概況
(一)閱讀的重要性
1. 閱讀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
研究表明,經(jīng)常閱讀書籍的學生的理解能力比之不看書的學生的理解能力要強上數(shù)倍。閱讀可以使得大腦保持相對活躍,閱讀可以減輕學習壓力。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有利于積累詞語、詞匯、有助于提高寫作能力,可以給我們精神上的鼓勵和支持,引導我們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高爾基曾經(jīng)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睂W生在課堂上學習的大多都是語文基礎理論,知識結(jié)構相對單一。閱讀課外書籍能夠幫助他們開闊視野,培養(yǎng)興趣愛好,學會處事態(tài)度,增強處事能力。正如古話所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2. 閱讀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品格和人格
《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為例。主人公保爾有著鋼鐵般的意志,對我們學生的學習也有鼓舞作用。英國哲學家培根也說過:“讀書塑造人的性格?!毕矚g讀書,有利于推進思考,有利于創(chuàng)新學習方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智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活態(tài)度。
(二)閱讀的學習方式
1. 讀與看相結(jié)合的閱讀方法
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閱讀書籍相對無聊,興趣較小。針對這個問題,人教版教材和統(tǒng)編版教材、部編版教材都采用的是插畫與文本閱讀相結(jié)合的形式。編者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那么同理,在平時的課外閱讀中,也可以采用繪本與故事相結(jié)合的形式來推進學生開展閱讀。小學低年級的課外閱讀大多都是故事書籍閱讀,老師可以通過將故事轉(zhuǎn)換為動畫或圖片的形式,圖文結(jié)合,生動形象,聲情并茂地展現(xiàn)出讀本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2. 詳略得當?shù)拈喿x方式
(1)略讀
略讀是學生在課內(nèi)外閱讀的時候,需要有選擇地閱讀有關書籍,有關篇章,有關部分。找到那部分能夠?qū)W以致用作為參考借鑒的內(nèi)容。
(2)精讀
精讀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潛質(zhì)的最基礎手段。小學生閱讀書目種類齊全,內(nèi)容豐富,閱讀時要著重對經(jīng)典書目進行精讀。體會文章的語言雋永,內(nèi)容豐富,情節(jié)有趣,語言多樣。
(三)學會閱讀的意義
1. 詞語的積累
小學語文學習的基礎就是詞匯學習。在閱讀中不難發(fā)現(xiàn)會有很多生詞,這些生詞積累起來對于學生來說是拓展閱讀的一大途徑。比如《小王子》里的好詞:
“拂曉”“曠無人煙”“謙遜”“支離破碎”“面紅耳赤”“唇槍舌劍”等。
2. 知識的積累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閱歷較少,知識匱乏,很多東西是在課本中學習不到的。有學生假期回來之后和同學分享楊鵬先生的《爸爸變小記》。說書不僅情節(jié)緊湊,劇情有趣,還有很多拓展知識。他分享到:“我知道了有很多魚類,比如說,像會爬樹的彈涂魚,還有長著象鼻子的象鼻魚、還有友好的大海鱸、會治牙病的醫(yī)生魚、肚子會發(fā)光的燈魚、游得最快的旗魚和劍魚等等,數(shù)都數(shù)不過來。還知道了小河馬是爸爸生的、魚也可以結(jié)婚。”
五、 結(jié)語
總的來說,在語文閱讀的教學中,必須要注重詞匯的基礎學習。在詞語學習,句子學習的基礎上來進行閱讀培訓,結(jié)合正確的讀看,結(jié)合詳略的閱讀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以上就是全面關于詞匯與閱讀相結(jié)合的閱讀教學模式的實踐,相信在未來的語文閱讀教學發(fā)展中,會運用得更加廣泛。
參考文獻:
[1]金曉琴.小學語文教學中字詞的訓練與積累[J].讀寫算,2021(19):63-64.
[2]楊玉國.小學語文教學提升口語表達能力的策略探討[J].語文建設,2021(14):69-70,80.
[3]周麗君.小學語文散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J].文理導航:上旬,2021(9):30-31.
[4]丁玉芳.淺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讀寫算,2021(18):205-206.
[5]肖月紅.分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組織學生整本書閱讀的有效性研究[J].文理導航:上旬,2021(9):25-26.
作者簡介:陳曉亮,甘肅省平?jīng)鍪?,甘肅省平?jīng)鍪星f浪縣陽川鎮(zhèn)李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