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文蓮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教育體制的改革,社會要求學校要培養(yǎng)綜合素質(zhì)的人才,而語文是一門具有人文性特點的學科,因此在語文學科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開展審美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這就要求在高校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意識到審美教育的重要性,通過營造適合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的氛圍,為學生欣賞美創(chuàng)造機會,教師也要做好示范的作用,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性格,本文通過分析審美教育的意義,提出開展審美教育的措施,以供大家參考。
關(guān)鍵詞:高校;審美教育;語文教學
1.開展審美教育的意義
1.1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
語文是一個綜合性極強的學科,是通過讓學生閱讀和理解大量的文章來提高自身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因此,學生只有對語文的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才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的能力,學生能夠提高自身的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從而促使學生學習到文章中正確的人生觀念,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性格,促使學生在不斷鑒賞和學習中約束自身,同時教師可以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判斷那種美是正確的,及時指出學生可能存在的錯誤,幫助學生通過學習語文知識開闊眼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能夠為了自身、為了社會、為了祖國而奮斗。
1.2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師在開展審美教育的過程中,會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事物,學生能夠通過主動觀察身邊的事物,結(jié)合自身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將觀察到的現(xiàn)象運用到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而這個過程就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并且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感受語文學科的美,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高校語文學科中的很多內(nèi)容都是世界名著,這為鍛煉學生的審美能力提供了機會,并且學生通過對名著的探索,能夠體會文學的魅力,促使審美能力得到極大的提升。
2.語文教學中開展審美教育的策略
2.1營造良好的學習情境
情境教學是語文教學手段中重要的一個方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情境能夠促使學生加深對事情的感悟,并且教師在開展審美教育的過程中,如果只是采用傳統(tǒng)的講授法,為學生講解語文中的文章哪里美,直接告訴學生如何審美,不僅不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也無法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語文學科的美,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為學生營造適合審美的情境,讓學生通過自身的體會感悟出語文學科中蘊含的美。
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jù)教材中的文章,搜集與教材內(nèi)容有關(guān)的視頻或者文章,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播放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對語文知識進行分析和學習,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對文章進行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為學生播放相關(guān)的音樂,利用音樂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音樂能夠快速將學生代入到文章中的情境里,學生能夠自主感受到這篇文章美在哪里,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和不同的感官激發(fā)學生欣賞美的意識和情趣,培養(yǎng)學生欣賞美、感受美的習慣和能力。
2.2重視對學生審美能力的鍛煉
教師不僅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也要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審美能力的鍛煉,雖然教師并不能代替學生感受美,但是教師可以通過鍛煉學生的審美能力幫助學生加深對美的感受和體會,這就要求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對學生的審美訓練,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讓學生通過閱讀將語言優(yōu)美的語句及時積累,并且及時記錄下自身的感悟,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美的能力,也可以引導學生學習到文章寫作的技巧,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還應該重視朗讀教學的作用,引導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主動代入自身的情感,朗讀文章時注重有感情的朗讀,而不是注重朗讀的聲音,促使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感受到文章的美,體會到文章中蘊含的豐富情感,通過多種教學方式鍛煉學生的審美能力,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審美判斷能力,促進學生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的提高。
2.3發(fā)揮教師榜樣示范的作用
教師對于學生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傳授給學生各種知識,也要做好教師榜樣示范的作用,通過規(guī)范和約束自身促進學生更好的發(fā)展。大學階段的學生不再有緊張的升學壓力,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和誘惑,因此教師在開展審美教育的過程中要嚴格要求自身,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為學生傳遞正確的審美價值觀,雖然每個人對于美的理解是不同的,但是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遠離低俗和消極思想的影響,在與學生交流和相處的過程中,也要展現(xiàn)自身的優(yōu)秀精神面貌,以此來促使學生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促使學生發(fā)生從追求物質(zhì)生活到注重精神生活的改變,正確發(fā)揮榜樣示范的作用。
3.結(jié)語
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離不開語文學科的教學,因此高校語文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語文學科的作用,借助語文學科中豐富的素材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開展審美教育。并且我國擁有非常多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優(yōu)秀文學作品,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審美體驗,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性格,擁有正確的生活心態(tài),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好高校語文這一學科的作用,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zhì)量,促進學生發(fā)展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何茹.高校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0):19.
[2]彭倍.針對高校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的探討[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34(5):88-90,94.
[3]沈郁文,吳潔.論高校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7,3(1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