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燕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對各學科課堂教學模式及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提出更高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學習需求,采用多樣化教學模式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在教學中不斷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提高其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整體提升。本文就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進行探究,以期對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有所增益。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
伴隨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需要語文教學注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模式,結合教學內容及學生的閱讀能力,探究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言建構能力及運用、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其對作品及語言的審美、鑒賞及文化傳承能力。思維的發(fā)展和提升、審美的鑒賞和創(chuàng)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傳承能力。
一、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所具有的優(yōu)勢
(一)有助于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編撰者選錄了古今中外不同歷史時期、多種題材的文學作品,對夯實學生語文基礎知識、提高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及語言表現(xiàn)力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教材中所選錄的一些作品并不是整本書,而是名著中的一個片斷或章節(jié),對于整部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創(chuàng)作主旨、語言風格、人物及情節(jié)的發(fā)展等只能有一個大概的了解。這種閱讀方式難以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也無益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及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難以有效拓展學生的閱讀空間,并感知名篇佳作的文學魅力。
(二)有助于學生掌握正確閱讀方法
有效優(yōu)質的閱讀不是單純的朗讀,要取得優(yōu)質的閱讀效果,需要學生掌握良好的閱讀技巧和方法。這些方法包括了解不同文體及題材、分析寫作方法、把握作品結構、了解時代背景、分析主題意義等。所以,教師要通過整本書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掌握正確有效的閱讀方法,具備整體把握作品、分析作品的能力,并從中學習語言運用技巧、主題表現(xiàn)手法、人物形象的塑造等,這些對提高學生閱讀技巧、掌握正確有效的閱讀方法、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
閱讀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學生閱讀能力和人文內涵的提升,有賴于長期的閱讀積累。這種持續(xù)的閱讀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意識和閱讀習慣,為其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奠定牢固的基礎。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根據(jù)合理的閱讀安排,堅持長期的閱讀可以使人受益終身。而整本書閱讀需要制訂合理的閱讀計劃,按部就班、循序漸進進行閱讀。通過整本書閱讀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
二、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
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應當具備能夠適應社會發(fā)展所需的品格與能力,而語文學科的教學宗旨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基于此,需要教師采取有效的整本書閱讀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一)教師有效引導調動整本書閱讀興趣
基于小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點,對于感興趣的事物,更有助于提高其關注度和注意力,激發(fā)其參與的積極性。在教學中,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對整本書閱讀興趣,提高其整本書閱讀的主動性。如,在《猴王出世》一課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先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電視劇《西游記》中關于猴王出世的片斷,并設計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大家從視頻中已了解了猴王出世的前世經(jīng)歷,哪個同學知道猴王在出世后又遇到了哪些人物、經(jīng)歷了哪個困難、最終有什么樣的歸宿?隨后,為學生穿插播放電視劇的一些經(jīng)典花絮,調動起學生的探究興趣。再安排學生課下開始閱讀《西游記》整本書。以此有效調動學生的整本書閱讀興趣,使整本書閱讀產(chǎn)生良好的效果。
(二)重視學生養(yǎng)成做閱讀筆記的習慣
要提高整本書閱讀的有效性,需要學生掌握正確、有效的閱讀方法,包括在閱讀過程中隨時做好閱讀筆記,以增進學生對整本書的理解和認知,提高其閱讀能力。閱讀筆記內容可包括名言摘錄、語言描寫佳句、修辭手法、結構特點、內心感悟等,不斷豐富學生的思想、精神內涵及寫作素材。通過這種方式,有助于學生整體把握全書的思想脈絡,使整本書閱讀達到預期的效果。如,在《景陽岡》一課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指導學生在閱讀時找出其中最有感觸的句子,如對主人公外表、言行及動作的描寫等,要求學生由此體會武松這一人物形象的個性特點。課后展開《水滸傳》的整本書閱讀,要求學生在閱讀中隨時記錄有感觸的語句、段落,以及自己對人物形象的分析、對故事發(fā)展的認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思考能力及思維發(fā)散能力。為了提高閱讀質量,教師可在每周安排一節(jié)整本書閱讀分享課,要求學生就自己閱讀中的體會及感悟進行分享,并在交流中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家校合作以推進整本書閱讀活動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關注點往往在學生的知識儲備和文化水平上。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也在不斷提高,更加關注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個性發(fā)展。小學生在校期間因受課時安排的影響,用于整本書閱讀的時間主要集中在放學回家以后。因其年齡較小、活潑好動的天性,需要家長配合教師督促、指導學生展開個性化的整本書閱讀。教師可與家長溝通,根據(jù)每位學生的不同情況,制定一份個性化整本書閱讀計劃,以保證學生按時、優(yōu)質地完成整本書閱讀。在具體實施中,教師可針對整本書閱讀建立專門的家長溝通群,將閱讀計劃、閱讀要求發(fā)到群里,同時,教師與家長就學生的閱讀情況隨時在群內溝通,包括閱讀經(jīng)驗的分享等,以提高家長對整本書閱讀重要性的認識,更好地履行好陪伴、監(jiān)督和指導的作用。通過家校合作方式,有助于學生按計劃、高質量地完成整本書閱讀,并在長期的閱讀活動中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其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奠定扎實的基礎。
(四)就整本書閱讀實施小組合作學習
優(yōu)質的閱讀能夠使學生在閱讀中獲得知識,提升素養(yǎng),優(yōu)化思維,拓展視野,而自主探究閱讀教學可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自我閱讀能力的提高。為了提高整本書閱讀質量,教師可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就閱讀展開交流、分享與探究,在探討中增進理解,提高閱讀效果。如,完成《草船借箭》一課教學后,教師可要求學生對《三國演義》進行整本書閱讀,并在閱讀初期、中期及閱讀后,先后舉行分享會,使學生由從了解作者生平、全書創(chuàng)作背景到閱讀的疑難點產(chǎn)生清晰的認知,閱讀后讓各小組選擇書中印象深刻的片斷設計對白,排演話劇。通過合作探究式閱讀有效提升了閱讀質量。
綜上所述,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是提高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對于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有重要促進作用。需要教師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促進高質量的整本書閱讀,以不斷優(yōu)化學生的語文思維及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陳澤潤.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整本書閱讀的指導策略[J].新課程(中),2019(02).
[2]嚴承偉.創(chuàng)新教法,個性閱讀:小學語文個性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19(1).
[3]趙慧嫻.淺談新課標下小學語文自主探究閱讀教學策略[J].課外語文,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