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甲娣
摘 要:音樂課程教學是高中階段開展美育教學工作的主要渠道,能夠讓學生在音樂教育中培養(yǎng)出學生的音樂審美素養(yǎng),使學生能夠對音樂文化有一個全面、深刻的認識與理解,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此,本文將高中音樂教學工作作為研究對象,以甘谷四中為例,分析高中階段音樂教學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一系列與之相適宜的解決對策,以便更有效地開展高中音樂課堂的教學工作。
關鍵詞:高中音樂;教學改革;問題策略
一、高中音樂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
目前,絕大多數(shù)高中均將音樂課程視為“副科”,并沒有足夠重視該課程,在甘谷四中,除音樂專業(yè)生以外,音樂課只給在高一的學生開,高二高三的學生沒有音樂課。而且教師依然運用傳統(tǒng)教學辦法,導致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學生依然處于被動的學習地位,無法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且教學資源配置不達標,在上音樂大可時教師只能帶電子琴去上課,而且教室沒有多媒體設備,種種資源的短缺阻礙了音樂課正常的進行,也制約學生的均衡發(fā)展。
1.教學方法中的問題所在
音樂課程是一門具有藝術性與技術性的課程,擁有豐富的時代特色與生活氣息。從我國高中音樂教學工作的開展情況來看,受我國傳統(tǒng)教學思想、教學模式的影響,不少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活動時依然運用“填鴨式”教學方法,將現(xiàn)有教學材料為主題,在甘谷四中高一的音樂課堂,教師對學生基本上是進行照本宣科,整個教學過程具有較強的機械性與單一性,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學生無法全身心的投入到音樂學習活動中。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不少高中教師紛紛開始高度重視對教學改革工作,但是傳統(tǒng)教學方法與高中音樂課程教學工作的實際情況卻無法協(xié)調統(tǒng)一,導致教師難以沖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在高中音樂教學活動中呈現(xiàn)一種“掛羊頭賣狗肉”的局面,教師自身對音樂詮釋的相對比較呆板,使得學生依然處于被動學習地位,從而無法認識到學習音樂課程的重要性。
2.教學過程中的問題所在
從甘谷四中音樂教學工作的開展情況來看,部分教師可以沖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優(yōu)化與整合,但是教師所選用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無法滿足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實際需求,其教學內容具有較強的隨意性,學生音樂知識體系無法得到完善,制約學生的均衡發(fā)展。長此以往會使學生僅能對已有知識進行固定式吸收,而無法利用已學知識實現(xiàn)對新知識的探索與創(chuàng)造,無法培養(yǎng)出高技能綜合性應用型人才。
二、高中音樂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
1.改進教學方法
高中音樂教學工作離不開各類教學方法的支持,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多元化教學方法成為提升高中音樂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考慮到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模式對當代高中音樂教學工作所帶來的消極影響,高中音樂教師想要完全沖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靈活運用多種音樂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開展音樂教學活動,就需要對高中音樂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有一個清晰明確的認識,立足于高中音樂教學現(xiàn)狀,根據(jù)高中音樂教學課程目標與教學要求,結合本?,F(xiàn)有的教學資源并掌握學生實際情況,合理選擇音樂教學方法,保證所選用的教學方法能夠符合高中音樂教學工作的實際需求。
“三維教學目標”是新課程改革對各項教學項目所提出的必然要求,在新課改后,甘谷四中的教師在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學習水平的同時,對學生學習過程、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有一個全面、客觀的認識與了解,尊重學生個性,不以學生的學習成績對學生進行片面評價,根據(jù)教學內容設置并統(tǒng)一與之相應的教學目標,承接好各項教學內容。教師在明確音樂教學目標的前提下,運用分層次教學法組織學生開展音樂學習活動,將學生分成多個學習層次,并對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安排不同的教學內容,確保教學內容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同時保證不同層次教學內容之間的遞進性,讓每一學習層次的學生均能夠扎扎實實地走好每一步。音樂素養(yǎng)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夠形成的,需要教師運用游戲化教學法、生活化教學法對學生進行巧妙的引導,使學生能夠積極配合教師的各項教學工作,保證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效率。
2.優(yōu)化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實施音樂教學工作的主要環(huán)節(jié),該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合理處理好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在學校教師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引導性教學,端正學生學習意識,樹立學生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觀念,并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等多種思想融入到音樂教學活動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核心素養(yǎng)是新時期對人才培養(yǎng)工作所提出的重要要求。在甘谷四中音樂教學工作中,教師需要全面提高對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視,將音樂教學工作作為突破口,將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作為落腳點,對音樂教學內容進行全面整合、系統(tǒng)分析,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與介紹,使學生能夠對音樂知識與技能有一個清晰、全面的認識與理解,借助音樂藝術對學生進行熏陶,達到陶冶情操的目的,逐步提升學生人格魅力與內在修養(yǎng),讓學生能夠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音樂課程教學陸續(xù)得到改革與創(chuàng)新,但是在實際教學工作中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教師需要立足于高中音樂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明確每一個課時的教學目標,從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方面分別著手,對高中音樂教學內容進行全面整合與優(yōu)化,轉變學生的思想認知,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課程的各項學習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音樂創(chuàng)作能力,提升學生審美鑒賞水平。轉變高中學生學習音樂的方式,應該堅持自主、探究相綜合的方式。營造良好的音樂課堂氛圍,教師要通過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生去體驗音樂學習。體驗是需要學生通過自身的參與,從而獲得直接的意識和情感的過程。在體驗音樂學習的過程中,此過程有利于學生學習音樂知識,也有利于學生心理等各方面的健康發(fā)展。音樂課堂是將情感體驗、聽覺體驗和行為體驗三者相結合,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程度得到重視,實踐獲得的直接經(jīng)驗的過程得到重視,讓學生通過學習音樂并且在此方面獲得情感共鳴。
參考文獻:
[1]鞏麗華.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高中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當代教研論叢,2019(02):122-123.
[2]趙慶玲.藝術高中音樂特長生培養(yǎng)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戲劇之家,2018(07):183.
[3]胡豐涓. “探索—創(chuàng)造”教學模式在高中音樂鑒賞課中的應用[D].天水師范學院,2017.
[4]李廉. 山東省日照市高中學生音樂素養(yǎng)現(xiàn)狀調查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