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敏
摘要:新的課程標準對初中音樂教師的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有必要進行一定的教學創(chuàng)新,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學習價值,并能提升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內化學生的學習行為,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與情感素養(yǎng)。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音樂課程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一定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適當采用問題引導的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借助多元化的教學活動,為學生構建出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從而提高初中音樂教學效果,本文就新課改下的初中音樂教學策略展開了分析。
關鍵詞:新課改下;初中音樂;教學策略
初中音樂課程教學活動當中,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和形式直接決定了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和動力,并且對于初中階段學生以后的發(fā)展、成長等多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對于整體教學效果的影響比較深遠。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常常在音樂課堂中為學生采用灌輸?shù)慕虒W形式,打壓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在新課改中,要求教師要為學生的綜合發(fā)展提供充足的空間,讓學生在學習中積攢到人生智慧,促進學生素質的提升。為此,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應基于新課改背景,提出科學化的教學形式,為初中音樂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基礎。
一、構建音樂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
有效化的教學情境是激發(fā)學生興趣、引發(fā)學生聯(lián)想的重要手段,也是進一步提升教學形象性的保障,情境教學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實際教學內容進行思考,為學生構建出良好的學習情境,促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好的進行體驗與感知,強化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為此,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采用一定的教學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設足夠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因為看到和感受到音樂的情境魅力而產(chǎn)生學習的動力,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音樂學習的興趣,并且推動整體教學質量與效果的提高。
例如,例如,在進行《唱臉譜》教學的過程中,筆者為了使學生們能夠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充滿興趣,調動學生的音樂學習積極性,首先在課前的備課環(huán)節(jié)中,應用現(xiàn)代化網(wǎng)絡設備整理了與唱臉譜相關的圖片、視頻等課外資源,并將這些資源進行了整理,融入到了課件制作當中。然后,在課堂講解的過程中,筆者一邊引導學生學習課本教材中的知識內容,一邊選擇恰當?shù)臅r機,播放了課件中的圖片、視頻等資源,通過這樣直觀的方式為學生們構建出了良好的課堂學習情境,促使學生在課堂學習活動當中更加積極、主動。如此一來,筆者應用這種教學模式還有效豐富了課堂教學活動,為學生們拓展了相關的音樂知識,延伸了教學資源,強化了學生的音樂學習效果。
二、課堂問題引導,帶動學生參與
學生在課堂的參與積極性是否高漲、學生的學習好奇心是否被激發(fā)等,能夠直接影響到學生在整體學習活動當中的興趣與熱情,同時也是影響整體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因素。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思維能力、想象能力等綜合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的成長過程中,他們進行有效的學習離不開自己思考。為此,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結合這一時期學生的綜合發(fā)展現(xiàn)狀,引導學生進行一定的思考,讓學生收獲一定的知識。在音樂教學中,教師也要結合所學的內容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探索,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例如,在進行《像花兒一樣》教學的過程中,在讓學生們欣賞了這首張音樂作品之后,筆者在課堂中提出了:剛才欣賞的《像花兒一樣》是伊朗的民歌,從中你是否體會到了于中國民歌的不同之處呢?這首歌曲可分幾部分?每一部分的情緒怎樣?從歌曲中感受到、體驗到什么?我們能和著歌曲《像花兒一樣》作些動作嗎?你知道伊朗還有那些民歌嗎?等等一系列的問題。然后,筆者要求學生們在課堂中進行了探討,這些問題有著較強的思考性、趣味性,可以使學生們通過互相探討、分析,學會從多個角度分析問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了學習。最后,筆者在隨機抽選幾名學生在課堂中進行了回答,并且及時結合學生們的回答進行補充與糾正等等。
三、實施多元活動,打造良好氛圍
多樣化的課堂活動、良好的課堂氛圍等,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基本動力,是學生進行主動學習的基本影響因素,也是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元素。但是,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明顯可以看出,大多數(shù)教師沒有認識到多元活動實施的重要性,影響了課堂的教學效果。為此,在新課改下,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改變教學想法,要在教學中融入一定的活動情節(jié),為學生打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的音樂學習活動更加豐富、多彩。
例如,在進行《歡樂歌》教學的過程中,筆者為了給學生們打造出輕松、愉悅的音樂課堂學習氛圍,促使學生們能夠在課堂學習活動當中發(fā)揮自我,首先筆者在課堂中結合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綜合能力等引導其進行了比較合理的分組活動,并帶領學生們欣賞了音樂。其次,筆者要求各小組伴隨著音樂進行了舞蹈創(chuàng)作,鼓勵他們大膽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能力,與小伙伴之間共同探討、編創(chuàng)舞蹈動作。最后,在各小組完成舞蹈動作的創(chuàng)作之后,筆者組織他們依次進行了表揚,并及時對各小組進行了表揚與鼓勵,增強了他們的音樂學習自信心。如此一來,這種教學模式有效實現(xiàn)了多元化的應用,為學生們打造出了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推動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總而言之,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有效實施創(chuàng)新型的教學策略,強化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助力學生日后綜合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羅鳳珍.當前初中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思考[J].黃河之聲,2016(08):34.
[2]張妍芳.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音樂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6,2(0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