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超 蔣雪靜
摘要:閱讀是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新課程標準也對學生的閱讀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而學生的閱讀需要引領,需要激勵,師生共讀這一形式,在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結合自己開展師生共讀的經(jīng)驗,試分享師生共讀活動中的一些有益嘗試,以期給有志于此的老師提供一些參考與啟示。
關鍵詞:高中閱讀、師生共讀、教師引領、閱讀共同體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閱讀是高中語文學習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升高中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柳斌先生曾言:“一個不重視讀書的學生是一個缺乏獲取知識能力、缺乏發(fā)展?jié)撃艿膶W生”??梢婇喿x的重要性。然而在高中生繁重的課業(yè)負擔之下,實際的語文閱讀狀況令人擔憂?!耙罁?jù)諸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當前高中生的語文課外閱讀時間、閱讀量、閱讀內容以及閱讀價值取向等方面與高中語文教學目標相去甚遠”[2]。因此引導學生加強課外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是語文教師的一項迫切而重要的任務。
所謂師生共讀,就是教師和學生共同進行閱讀,以教師為引領,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分享各自的閱讀體驗,從而讓學生在閱讀中得到更多收獲。近年來,,師生共讀策略逐漸受到了眾多語文老師的肯定。如何具體落實"師生共讀",這是一個值得探究的課題,筆者結合自己學校以及所帶班級的學情,進行了實踐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試分享師生共讀中的一些有益嘗試,以期給廣大教師提供一些參考與啟示。
一、以教師的閱讀引領學生閱讀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yǎng)起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這些都取決于教師,取決于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種地位。"想讓學生閱讀,教師的閱讀不可或缺而且教師還要有引領學生閱讀的意識,這樣才能引領學生去讀書、讀好書。具體來說,教師閱讀對學生的引領作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適時補充拓展,激發(fā)學生閱讀期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要學生喜歡上閱讀,就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期待,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閱讀中來。教材的選文中畢竟篇目有限,篇幅有限,難以滿足所有學生的閱讀期待,這就需要我們在講課過程中,做好拓展延伸工作,抓住一切機會,勾起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分享教師的閱讀收獲,深化閱讀體驗
在平常的教學中,我們常常要求學生寫出心得體會,卻很少分享自己的閱讀體驗。其實,如果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把自己的讀書體會、閱讀收獲講給學生聽,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也可以教會學生相應的閱讀方法,同時還可以深化學生的思維,從而讓學生真正喜歡上閱讀。
(三)尊重學生選擇,肯定學生閱讀
閱讀是學生個體的閱讀,教師不能強制要求,而應尊重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個性。因此在給學生做好推薦書籍時,既要兼顧語文學科的要求,同時也要尊重學生的自主權,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決定閱讀書目,教師做好內容的把關即可。讓學生在自主閱讀中享受閱讀帶來的快樂。
總之,教師在引領學生閱讀的活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既是閱讀的先行者,又是學生興趣的激發(fā)者,還是學生閱讀方法的引領者,更是學生閱讀習慣的呵護者。所以,教師要充分意識到自己的角色定位,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從而引領學生走向深度閱讀。
二、構建閱讀共同體,助力閱讀習慣之培養(yǎng)
“獨學而無友”,閱讀也是如此。因此在尊重學生個體閱讀的同時,為學生構建“閱讀共同體”,不失為一個擴大學生閱讀面的好辦法。[3]構建閱讀共同體可以有效地落實閱讀目標,增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從而達到深化學生閱讀的目的。那么,如何構建“班級閱讀共同體”呢?
(一)合理組合,構建閱讀共同體
閱讀共同體的構建,不能簡單地按照學習成績來劃分,應在尊重學生閱讀興趣和結合實際需要的基礎上,構建多樣的閱讀共同體。高中生學業(yè)繁重,專門的閱讀課少之又少,學生的閱讀大多都是利用課余碎片化的時間來進行的,因此,以宿舍為單位,或者以臨近座位為單位,構建閱讀共同體,更有利于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但我們也要意識到,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有獨立意識的個體,宿舍內或者臨近位置的學生在閱讀方面的興趣不盡相同,如果僅僅為了方便而采用以上兩種方式,難免會忽視學生的個別差異,使得部分學生沒有存在感,甚至喪失閱讀興趣。因此,對于課標要求的整本書閱讀,如《鄉(xiāng)土中國》、《紅樓夢》等,分組方式可以采取宿舍合作或臨近位置合作的方式,而對于課標之外要求之外的閱讀,則可以依據(jù)閱讀興趣,重新構建閱讀共同體。
(二)合理規(guī)劃,明確閱讀目標
高中生課業(yè)繁重,面臨著嚴峻的升學壓力,自由閱讀的時間相應減少,再加上各種網(wǎng)絡娛樂形式的侵襲,如果不合理規(guī)劃,學生用來閱讀的時間必然無法保證,閱讀能力的提升也就無從談起。因此構建閱讀共同體,必須設定明確的閱讀目標。一般來說,閱讀目標的制定要涵蓋共讀書目、閱讀進度、分享任務等。
閱讀書目的確定可以和閱讀共同體的組建結合起來考慮,充分尊重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教學需要。而閱讀進度的擬定則需要利用多種方式加以落實,如可以通過《閱讀成長手冊》、《閱讀日記》或者班級打卡等方式,確保每一位成員按時完成進度要求。閱讀不僅要關注閱讀速度,更要關注閱讀質量。因此,閱讀目標的制定中還應包括具體的閱讀任務,如閱讀過程中相關資料的搜集與補充、階段性的思考與感悟、展示交流中的任務分工等,通過這些明確的任務,使得閱讀過程中人人有事做,人人有收獲。
(三)分享交流,豐富閱讀體驗
交流和分享讀書感受可以豐富學生的個人閱讀體驗,深化學生的閱讀認識。教師應當適時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輕松的展示交流空間。而展示與交流的形式也是多樣的,可以以演講、話劇、朗誦等形式呈現(xiàn)。通過展示,共同體的成員會進一步學會溝通與協(xié)作、傾聽與分享、總結與反思,從而獲得閱讀成就感以及接續(xù)閱讀的動力。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核心,閱讀能力是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必須關注閱讀,重視閱讀。本文結合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從教師的引領與指導、閱讀共同體的構建與推動這兩個方面,論述了師生共讀的實施方法,充分結合了當下高中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尊重了學生的話語權和主動權,具有理論上的合理性與實踐上的可行性,希望能夠為其他同仁提供一些參考和依據(jù)。
參考文獻
[1]謝允有.對高中生語文課外閱讀現(xiàn)狀的反思[J].中學課程輔導2011,(02)
[2]高雅瑩.迷上悅讀會——構建課外閱讀的共同體[J].新課程(中). 2017,(02)
[3]周細梅.中職語文閱讀共同體的構建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 2019,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