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新時代為背景,從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游戲的定義出發(fā),引出融合式教學游戲在小學課堂的兩大模式:以微課教育為平臺,構建線上線下教學游戲的融合性模式;以實踐教育為導向,構建線上線下教學游戲的交流性模式。明確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游戲模式后,系統(tǒng)闡述融合式教學游戲設計的五大原則:目的性原則、選擇性原則、全體性原則、多元評價原則、啟發(fā)學生多元智力的原則。本文提出的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游戲設計原則對提高后疫情時代小學英語教學質(zhì)量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新時代;小學英語;融合式教學游戲模式;設計原則
【作者簡介】李玉桃(1989.06-),女,漢族,北京人,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舊宮實驗小學,二級教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學英語。
新時代背景下,線上線下教學活動相融合,成為當下英語教學的一大特色。本文以新時代為背景,提出小學英語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游戲模式及設計原則。這為實現(xiàn)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資源整合銜接提供了范式,也對提高新時代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zhì)量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一、融合式教學游戲的定義
荷蘭學者胡伊青加將教學游戲定義為:在教學環(huán)境下,教師為達成教學目標而進行的自發(fā)的教學行為。“這種活動是在某一固定的時空范圍內(nèi)進行的,其規(guī)則是游戲者即受教育者自由接受,但又有絕對的約束力;教學游戲以自身為目的而又伴有一種緊張愉快的情感以及對它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意識”。 《美國百科全書》將教學游戲定義為以娛樂為目的開展的活動?;顒邮墙虒W游戲的核心,其目的是教學。
融合式教學游戲沒有明確的定義,融合式教學游戲的核心為教學活動,目的是為教學服務。外語教學游戲是具有戲劇性沖突的游戲活動,其目的是通過游戲使學習者掌握外語知識與能力。從廣義來看,外語學習過程中的融合式教學游戲是線上線下相融合的一種競爭性的練習,其目標是為外語教學服務,同時學生必須運用學科知識或其他有用的知識促進練習并習得外語。因此,融合式教學游戲可以定義為教師在外語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將網(wǎng)絡在線教學形式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形式二者的優(yōu)勢分別提取并結合的一種教學游戲,用來服務于課堂教學。
因此,新時代背景下的小學英語教學,教師運用的不是具有娛樂功能性的游戲,而是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服務的教學游戲。小學英語中的融合式教學游戲應該是將整冊教材中橫向豎向相關聯(lián)的知識點,用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教學游戲模式進行講授。但是,學者們對于教學游戲課堂模式的研究還比較少。因此,筆者探究了融合式教學游戲在小學英語課堂的兩大模式。
二、融合式教學游戲在小學英語課堂的兩大模式
1.以微課教育為平臺,構建線上線下教學游戲的融合性模式。新時代背景下,微課教育作為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游戲的一個平臺,發(fā)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微課為基礎的教學游戲,可有效對教學游戲資源進行整合,其本身所具備的時長短、重點突出的特征,可令課程教學實現(xiàn)重難點分化,以此來提高教學模塊化設定質(zhì)量,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不長,容易受不相干的事物吸引而分散注意力。小學生在記憶方面,短時記憶占主導,長時記憶還不具備對多學科知識進行加工處理儲存的能力。思維仍然以圖片等形象思維為主,思維水平總體來說非常低,思維過程往往依靠具體的表象。因此,在長達四五十分鐘的課堂上,小學生的興趣點和關注力都難以維持。所以在組織小學英語課堂游戲時,“應當充分利用小學生的特點,組織豐富多彩、活潑生動的教學游戲來輔助英語教學,從而大幅提升小學生對于英語學習興趣與積極性,使得小學生能夠長時間保持對于學習的新鮮感”。
教師在進行教學游戲資源設定時,可依托微課教學資源的展示,對課程教學重點難點進行總結。通過寫微課腳本,小學英語教師細致設計游戲環(huán)節(jié),將微課中要突出的知識點通過游戲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并且上傳到班級空間,方便學生自學。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線上游戲資源的導入,通過智能終端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自由化學習,這樣以學生自身學習興趣為內(nèi)驅動力,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英語課程的認知度,增強碎片化教學的應用空間,以此來增強英語課程教學的實效性。通過以上教學游戲,英語學習的趣味性大大提高。
2.以實踐教育為導向,構建線上線下教學游戲的交流性模式。英語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也逐漸向應用型綜合型方向所轉移。很多學生利用放學后的時間或者假期時間上英語網(wǎng)課,這為英語實踐類教學工作的開展指明方向,即以實踐教育為導向,構建線上線下教學游戲的交流性模式。教學游戲具體表現(xiàn)為口語游戲教學,英語教師需要借助線上教學平臺所特有信息化教學手段優(yōu)勢,依據(jù)教學課程實際內(nèi)容完成相對應教學情境的營造與創(chuàng)設,進而結合相關引導性教學任務的布置,推動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實現(xiàn)英語知識學習水平的提升與英語口語技能的增強。
在對線上教學游戲進行設定時,教師可在教學平臺添設相應的口語測驗模塊,這樣學生在進行課文學習時,依托口語朗讀形式,可及時了解到自身在口語閱讀過程中所存在的語音、語氣問題,從而實現(xiàn)自主化學習,拓展學生的英語學習思維。例如英語中的吞音、弱讀等語法知識。以What do you do in the morning?這句話為例,what中的字母t屬于吞音現(xiàn)象,可以用打地鼠的游戲來讓學生反復感知字母t的語音變化,以此提高學生的口語實踐能力。
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缺乏新意,不能抓住小學生的心理,不易于對新舊知識的記憶。而正確的教學游戲不但能夠幫助小學生迅速形象地記憶所學的詞匯、語法以及功能句型,而且能夠提高學生們學習英語的興致和熱情。
三、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游戲的設計原則
1.目的性原則。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游戲的設定要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服務。在一節(jié)網(wǎng)上推送課上,看到一位老師設計一個教學游戲,是讓學生通過iPad給同學選衣服。但是整個游戲過程中學生并未用英語來操練,這暴露出小學英語課堂游戲中一個突出問題,那就是游戲中忽視了游戲的目的性。如果在游戲中沒有目標功能句型作支撐,學生在整個游戲過程中,或者眉毛胡子一把抓,亦或沒有語言產(chǎn)出,這樣的教學游戲則無意義。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游戲時,要充分考慮到網(wǎng)絡學習環(huán)境下如何有效實現(xiàn)教學目標,關注學生居家學習時的實際獲得。
2.選擇性原則。小學英語教師應在了解各個年級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與目標的基礎上,設計出相關的教學游戲,而不是一時興起,隨隨便便把游戲加進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來選擇教學游戲。游戲要配合整節(jié)課程的設計要求,既要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服務,還要保持趣味性。讓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在做中學。游戲的形式要注意多樣性。再好的游戲,玩過幾次之后,小學生就失去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改變教學游戲的形式來滿足小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學生能夠不斷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新鮮感,從而興趣愈加濃烈。
教學游戲難易度的選擇也要考慮根據(jù)“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來選擇。即小學英語教師在設計游戲時應該考慮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在此基礎上,增加難度,教授新的知識。
3.全體性原則。無論是線下傳統(tǒng)課堂還是線上網(wǎng)絡學習,教學游戲應面向全體學生。在一次線下聽評課中,老師手里拿著一個書包,提問學生:“What's in the bag?”一名學生走到講臺前在書包里摸了一下說:“It's an apple.”學生回答正確,教師對該學生發(fā)放貼畫以示鼓勵。整體來看,課堂氣氛很活躍,但參與的學生人數(shù)太少,無法達到教學的全體性目的。這反映出教師沒有意識到教學游戲應該堅持全體性原則,應盡可能讓更多學生參與到英語教學游戲中,應盡可能選擇集體游戲,改變少數(shù)人參加、多數(shù)人參觀的情況。同時在開展教學游戲過程中,盡量把問和答的機會都交給學生,讓學生融入學習當中,保證教學游戲的主體是全體學生,從而確保教學游戲的全體性。
4.多元評價原則。從教學游戲的生態(tài)完整性來看,教師需要對英語游戲教學進行多元化評價。教師設計教學游戲活動時要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因材施教。小學英語低年級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同時不忘訓練孩子們的英語基礎,每節(jié)課帶領學生們做筆記,圈畫關鍵詞,關注重音、吞音、連讀現(xiàn)象等,糾正語音語調(diào),通過繪本故事、童謠教唱,TPR全身反應教學法進行教學。高年級則通過詩文配畫、英文電影手抄報、英語書寫比賽、英語趣配音比賽、閱讀打卡、激趣樂學知識競賽等各種形式,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爭取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學有所獲。例如, DUTY REPORT 的小老師展示活動,每節(jié)課上課之前,利用五分鐘時間,讓學生展示,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話題,收集材料,制作PPT,在課堂上和同學們一起分享,并且十分注重與臺下同學的互動和積極地評價,小組評價和個人評價相結合。雖然只有短短的五分鐘,但學生們不僅鍛煉了英語思維表達能力,而且提高了自主學習、互助學習的能力。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評價方面要通過多種評價活動,來促進學生各方面的發(fā)展。
5.啟發(fā)學生多元智力原則。加德納在其著作《智能的結構》一書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的理論觀點。書中稱每個人至少擁有八種智能:語言智能、邏輯-數(shù)學智能、音樂智能、空間智能、身體-動覺智能、人際認知智能、自我認知智能、博物學家智能。傳統(tǒng)教育側重一元智力理論,而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更加側重個體的綜合能力發(fā)展”,其評價體系更側重“多元化、情景化、真實性和發(fā)展性”。教學游戲可以激發(fā)想象力,而想象力是創(chuàng)造力的翅膀。一旦學生會用他們的視覺、聽覺、感覺、觸覺等多元想象要素,這就意味著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力得到迅速發(fā)展。在游戲中,學生學會了獨立思考,也提高了團隊合作能力。這些融合式教學游戲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多元智力,從而培養(yǎng)小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適當?shù)剡\用游戲教學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大有裨益。教師在選擇游戲時一定要遵循以上幾個原則,在發(fā)展多元智力的基礎上設計游戲,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基于新時代課程改革的背景,本文從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游戲的定義出發(fā),論述了融合式教學游戲在小學課堂的兩大模式:以微課教育為平臺,構建線上線下教學游戲的融合性模式;以實踐教育為導向,構建線上線下教學游戲的交流性模式。同時本文提出了融合式教學游戲設計的五大原則:目的性原則、選擇性原則、全體性原則、多元評價原則、啟發(fā)學生多元智力的原則。基于本文論述的教學游戲設計原則,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利用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游戲模式,逐步推進學生英語知識體系的完整構建,使小學英語課堂更具生動性和創(chuàng)新性,從而進一步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zhì)量,為學生綜合性能力、實踐性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胡伊青加.人:游戲者[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8.
[2]魯子問.小學英語教學游戲理論與實踐案例[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5.
[3]黃文娟.基于線上線下融合式的大學英語教學實踐[J].山西青年,2021(6):57-58.
[4]張楊.疫情后期英語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21(7):181-182.
[5]李雪華.解讀英語新課程標準,把握新課程改革方向[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2003(5):14-15.
[6]H·加德納.智能的結構[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