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秋菊
【摘要】目的:探討以控制論為核心理念的護理服務在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20年1~12月?lián)P州市江都人民醫(yī)院進行血液透析的80例尿毒癥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采取以控制論為核心理念的護理服務。結果:觀察組的肌肉痙攣、低血壓、嗆咳和低血糖發(fā)生率(5.00%)明顯低于對照組(20.00%)(P <0.05);護理后,兩組尿毒癥患者的社會功能、生理功能、生理職能、精神健康、軀體疼痛、情感職能、總體健康和活力評分明顯升高(P <0.05),且觀察組明顯更高(P <0.05);護理后,兩組尿毒癥患者的自護技能、自護責任感、自我概念及自護知識評分明顯升高(P <0.05),且觀察組明顯更高(P <0.05)。結論:以控制論為核心理念的護理服務在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中有較好的應用效果。
【關鍵詞】核心理念;控制論;尿毒癥;護理服務;血液透析
【中圖分類號】R692.5 R4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1)22-0123-02
尿毒癥作為各種腎臟疾病的終末期,會造成患者機體發(fā)生代謝紊亂。血液透析療法是尿毒癥患者減緩病情以及治療疾病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在尿毒癥臨床醫(yī)學上具有廣泛的使用范圍[1]。尿毒癥患者必須長時間進行血液透析來治療,以延緩病情的惡化速度或維持病情,而在進行血液透析期間,護理人員需要采取精心和有效的護理工作,以確保血液透析的順利開展。因此,本研究探討以控制論為核理念的護理服務在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中的應用效果。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2020年1~12月?lián)P州市江都人民醫(yī)院進行血液透析的80例尿毒癥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40例中男25例,女15例;年齡25~78(53.42±4.19)歲;透析頻率2~5(3.42±0.75)次/周;病程2~15(7.73±1.46)年;透析時間1~5(2.73±0.49)年;其中,原發(fā)病為糖尿病腎病10例,慢性腎炎20例,高血壓腎病5例,痛風性腎炎1例,狼瘡腎炎2例,其他類型腎炎2例。對照組40例中男26例,女14例;年齡25~78(53.79±4.52)歲;透析頻率2~5(3.39±0.68)次/周;病程2~15(7.64±1.27)年;透析時間1~5均(2.75±0.54)年;其中,原發(fā)病為糖尿病腎病9例,慢性腎炎21例,高血壓腎病5例,痛風性腎炎1例,狼瘡腎炎2例,其他類型腎炎2例。兩組的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經(jīng)臨床確診尿毒癥者;(2)符合血液透析治療指征;(3)自愿加入研究,自主意識健全可積極配合護理。
排除標準:(1)明確血液透析禁忌癥者;(2)治療、護理配合度較差者;(3)預估生存期≤6月者。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告知患者血液透析治療的有效性以及尿毒癥的發(fā)病機制,控制水和鈉的攝入量,進行飲食干預,定時監(jiān)測尿毒癥患者的尿量、水腫和血壓等情況,按照監(jiān)測的結果,決定尿毒癥患者的水分攝入量。
觀察組采取以控制論為核心理念的護理服務。(1)成立護理干預小組,由血液凈化室的護士長擔任組長,3名高年資護理人員為組員,且對所有人員進行以控制論為核心理念的護理服務方面的專業(yè)培訓;(2)對尿毒癥患者進行健康指導,認真和耐心地傾聽尿毒癥患者的負性心理體驗,尿毒癥患者常常會有由對患病否認到消極應對的一種過程,即第一反應是不愿意相信自己患有該種疾病,然后進行消極及被動的處理應對辦法,往往會認為患有尿毒癥后自己的生活已沒有任何的希望。按照患者的這個特點,可以慢慢地引導尿毒癥患者逐漸接受自己的病情,講解血液透析治療的意義,打消其消極的心理,積極地配合血液透析治療。對尿毒癥患者進行認知控制、自我情感控制、并發(fā)癥控制和照護管理等方面的護理;(3)透析完成后需要向患者強調(diào)按壓止血的必要性,指導其怎樣正確的進行按壓,以預防皮下血腫的發(fā)生。完成透析后,協(xié)助尿毒癥患者取頭低腳高位進行休息,以降低血壓水平。
1.3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的肌肉痙攣、低血壓、嗆咳和低血糖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2)觀察兩組尿毒癥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情況,包括社會功能、生理功能、生理職能、精神健康、軀體疼痛、情感職能、總體健康和活力。
(3)比較兩組尿毒癥患者綜合自護能力,含自護技能、自護責任感、自我概念及自護知識。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 SPSS 20.0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對比用 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用 Fisher χ2檢驗,以 P<0.05表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
觀察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5.00%)明顯低于對照組(20.00%)(P<0.05),見表1。
2.2兩組的生活質(zhì)量對比
護理后,兩組尿毒癥患者的社會功能、生理功能、生理職能、精神健康、軀體疼痛、情感職能、總體健康和活力評分明顯升高(P<0.05),且觀察組明顯更高(P<0.05),見表2。
2.3兩組的綜合自護能力對比
護理后,兩組尿毒癥患者的自護技能、自護責任感、自我概念及自護知識評分明顯升高(P<0.05),且觀察組明顯更高(P<0.05),見表3。
3討論
尿毒癥是慢性或急性腎功能不全發(fā)展至嚴重階段時而出現(xiàn)的一系列中毒癥狀,常常會伴有內(nèi)分泌功能失調(diào)以及水、電解質(zhì)紊亂等癥狀[2]。尿毒癥患者由于機體內(nèi)腎單位會隨著病情的不斷發(fā)展而逐漸被硬化或者纖維化而損壞,機體中的有毒物質(zhì)不能有效的進行濾過,造成大分子代謝廢物逐漸地聚集在機體中,使患者的不適感不斷加重,不但會嚴重影響生命健康,還會降低其生活質(zhì)量[3-5]。血液透析是采取血液透析機把機體內(nèi)的血液凈化后,再將血液送回到機體中,隨著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血液透析的臨床效果得到了明顯的提升,但是在血液透析治療的過程中,患者不但需要承受身體方面的痛苦,而且要承受心理方面的壓力[6]。在透析治療的過程中,尿毒癥患者出現(xiàn)的身體癥狀、對家庭所承擔責任的減少和透析所需要的高額費用等,均會明顯增加患者的身心壓力[7]。以控制論為核心理念的護理服務是將患者以及醫(yī)護人員作為主體,耐心地接受尿毒癥患者負面心理的訴說,認真地評估病情,幫助尿毒癥患者適應自身角色,建立正確的認知,增加配合度[8-9]。本研究發(fā)現(xiàn),以控制論為核心理念的護理服務能減少肌肉痙攣、低血壓、嗆咳和低血糖的發(fā)生,改善社會功能、生理功能、生理職能、精神健康、軀體疼痛、情感職能、總體健康和活力,并可積極提升患者血透治療期間綜合自護能力。
綜上所述,以控制論為核心理念的護理服務在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中有較好的應用效果。
參考文獻
[1] 楊冉,王韞芳,薄慶.綜合護理干預對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狀態(tài)、并發(fā)癥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7,14(17):2636-2638.
[2] 趙藝欣,劉靜,李明旭.低鈉透析聯(lián)合血液透析濾過對尿毒癥合并頑固性高血壓患者血壓節(jié)律、心功能及毒性代謝產(chǎn)物的影響[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7,16(4):375-378.
[3] 唐玲,鄧曉風,代青,等.高通量血液透析對尿毒癥患者心肌損傷標志物和心功能指標的影響[J].中華危重病急救醫(yī)學,2017,29(6):547-550.
[4] 李耀紅,李群,羅海青.高通量血液透析與血液透析濾過對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患者的透析效果比較[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7,15(2):45-47.
[5] 任志龍,張璐,劉杰,等.高通量血液透析對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患者肺總量、免疫球蛋白水平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7,34(1):8-11.
[6] 王敘芬,黃兵.不同血液凈化方式對尿毒癥鈣磷代謝紊亂患者血磷、鈣磷乘積和甲狀旁腺激素水平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2017,28(14):2354-2356.
[7] 鄧慧,隆衛(wèi)娟.以控制論為核心理念的護理干預對血液透析尿毒癥患者消極情感及不良事件的影響[J].河北醫(yī)藥,2017,39(1):158-160.
[8] 吳偉娟,趙霄霞,祝文捷,等.控制論在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5,18(3):120-121.
[9] 王亞雯.控制論在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飲食保健,2017,4(8):173.
(收稿日期: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