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馨遙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抗膽堿藥物聯(lián)合支氣管擴張劑治療慢阻肺的臨床效果。方法:研究活動從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接診的慢阻肺患者中選擇88例。按照單復數(shù)分組方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例數(shù)均有44。對照組患者使用特布他林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溴化異丙托品治療。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情況。結果:分析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對照組要低干觀察組,對照組為79. 5%,觀察組為95.5%,數(shù)據差異P<0. 05,統(tǒng)計學意義顯著;治療前兩組患者各項肺功能指標無明顯區(qū)別,治療后所有患者的肺功能指標均改善,且觀察組患者改善效果更優(yōu)干對照組,比較數(shù)據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慢阻肺患者應用支氣管擴張劑和抗膽堿藥物進行治療對改善患者肺功能,緩解其臨床癥狀具有明顯效果,臨床可推廣應用。
【關鍵詞】 抗膽堿藥;支氣管舒張劑;慢阻肺
【中圖分類號】R725.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 (2020) 21-075-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統(tǒng)稱為慢阻肺,是呼吸系統(tǒng)一種常見性疾病,臨床特征為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病情呈現(xiàn)進展性加重,對患者肺功能產生一定損害,同時還可能誘發(fā)呼吸衰竭與全身炎癥反應,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1]。在外部環(huán)境影響下,慢阻肺的患者數(shù)量在持續(xù)性增多,為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有必要采取恰當?shù)闹委煼椒?。本文研究分析抗膽堿藥物聯(lián)合支氣管擴張劑治療慢阻肺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研究活動從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接診的慢阻肺患者中選擇88例。經診斷所有患者均符合慢阻肺的判斷標準。按照單復數(shù)分組方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例數(shù)均有44。對照組中男女比例為12比10。該組患者最小年齡為50歲,最大為80歲,平均年齡為(63.4±8.9)歲。病程1-6年,平均病程為(2.2±12)年。觀察組患者中男女分別有25例和19例?;颊叩哪挲g范圍為49 80歲,中位年齡段為(67.9±8.8)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為(2.5±1.1)年。分析對比兩組患者的各類基礎性資料,無實質性差異,可進行比較。
1.2方法所有患者治療時均予以吸痰、消炎、止咳以及低流量吸氧等基礎性治療。對照組患者使用特布他林(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9622304)治療,患者每天霧化吸入,每天2次.每次劑量為5mg。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溴化異丙托品(德國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國藥準字H20140954)治療。該組患者特布他林使用方法與對照組相同,同時霧化吸人溴化異丙托品,每次200ug,每天2次。所有患者連續(xù)治療7d。
1.3觀察指標與療效判斷統(tǒng)計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率;對比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包括包括肺活量( FVC)、等1秒呼氣容積(FEVl)、呼氣峰值流速( PEF)數(shù)值。
顯效:治療后患者呼吸困難、咳嗽等各項癥狀全部消失,肺部無噦音或僅輕微啰音;有效:患者胸悶、氣促等各項癥狀均顯著改善,肺部噦音相對明顯;無效:相比治療前患者的各項癥狀并無明顯區(qū)別。
1.4統(tǒng)計學方法通過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SPSS. 20.0,兩組患者的計數(shù)資料通過x評分檢驗后,采用百分比來表示;經t原理檢驗后,兩組患者的計量資料采用標準方差(x±s)表示,在兩組數(shù)據比較P<0.05,的前提下,說明兩組患者組間的差異符合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率對比分析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對照組要低于觀察組,對照組為79. 5%,對照組患者中治療顯效21例,有效14例,無效9例,觀察組為95. 5%,觀察組患者中顯效30例,有效12例,無效2例,數(shù)據差異P<0.05,統(tǒng)計學意義顯著。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變化治療前兩組患者各項肺功能指標無明顯區(qū)別,治療前對照組患者FEVl(1.23±0.22)L、MMEF(L15±0.27) L/S、FVC(2.14±0.24)L,觀察組患者患者FEVl(1.78±0.23)L、MMEF(1.81±0. 28) L/S、FVC (2. 98±0.35)L治療后所有患者的肺功能指標均改善,且觀察組患者改善效果更優(yōu)于對照組,比較數(shù)據P
關于慢阻肺的產生機制,臨床并無統(tǒng)一認識,大部分學者認為與致炎因子破壞肺部組織、結構、蛋白酶抗原白酶與自主神經功能失衡具有一定聯(lián)系,同時與患者是否吸煙、大氣污染等因素相關‘2]。臨床治療慢阻肺主要通過舒張擴氣管等對癥處理方式。支氣管擴張劑最常見的為82受體激動劑,此種藥物可直接作用支氣管平滑肌,以激活B受體,有效抑制肥大細胞釋放過敏遞質,同時還能夠抑制纖毛消除引起的水腫,達到舒張期管,增強纖毛清除能力。特布他林屬于效p2受體激動劑,可舒張支氣管平滑肌,起效較快,妾全可靠。抗膽堿藥物與該種藥物聯(lián)合應用產生協(xié)同作用,可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鼓憠A藥物主要是通過與內源性乙酰膽堿競爭性結合M受體,以此削弱迷走神經的傳導功能,以減輕氣道痙攣和擴張支氣管的功效,達到改善患者肺功能,同時還具有一定的抗炎效果,以抑制致炎因子對肺部組織的侵害,促使氣管24h開放,預防出現(xiàn)氣道炎癥反應[3]。可見,兩種藥物聯(lián)合應用效果更理想。
綜上所述,慢阻肺患者應用支氣管擴張劑和抗膽堿藥物進行治療對改善患者肺功能,緩解其臨床癥狀具有明顯效果,臨床可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唐甦.支氣管舒張劑聯(lián)合抗膽堿藥治療慢阻肺的臨床效果分析[J].陜西醫(yī)學雜志,046 (004):490-491.
[2] 向陽平,呂宏,葉娟,等.試析支氣管舒張荊聯(lián)合抗膽堿藥治療慢阻肺的臨床效果-J].健康之路,2017,13 (6):90.
[3] 郭敏.支氣管舒張劑十抗膽堿藥治療慢阻肺的效果研究[J].中外醫(yī)療,2019. 12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