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恒壽
摘 要:計算能力是新課標下初中物理關鍵能力培養(yǎng)目標之一,是學生駕馭物理知識、技術以及解題技巧等的綜合體現,加強其專項培養(yǎng)意義重大?;诔踔形锢碛嬎泐},就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解題能力進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一些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計算題;解題能力;教學策略
計算題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點,也是中考物理試卷的必考內容,占有比較大的分值,對學生的物理解題能力具有較高要求。如何才能促使學生高效地掌握所學物理知識,提高學生的物理計算題解題能力是當前值得深入探討的重要課題之一。
一、培養(yǎng)學生解題興趣,引導主動解題
在開展物理計算題解題教學期間,為了有效地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促使他們開展深入思考,教師首先需要從激發(fā)他們的解題興趣入手,讓他們主動求解物理問題,而不再是將物理計算題求解當作一種“工作”去對待或者需要在教師的要求下進行解題?;诖?,在開展物理計算題解題教學期間,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興趣點以及身上的閃光點,大膽地鼓勵和引導學生,讓他們敢于表達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想法,并且及時加以鼓勵,逐步培養(yǎng)他們解題的自信心,讓他們樂于解題。
例如,在“杠桿”部分物理知識教學期間,教師可以事先準備一根木棍與兩塊一重一輕的石頭,之后從班級中選出一名同學試一試舉起這兩塊石頭,這時候學生可以輕松地舉起重量比較小的那塊石頭,但是很難搬動那塊重量比較大的石頭。此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將重量較小的石頭當作支點,將另一個重量較大的石頭擱置在木棍的一端,并在另一端用力下壓,這時候很容易就將那塊重量較大的石頭抬起來,借助這種趣味性課堂演示活動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也順利地導入了杠桿的相關物理概念。然后教師可以繼續(xù)告訴學生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東西都是基于杠桿原理制作的,如老虎鉗、筷子與手推車等,借助這種學習方式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此外,平時設計初中物理計算題期間,教師要注意結合初中生的物理學習情況,科學地設計練習任務,以便借助分層訓練來滿足學生的差異化學習需求,逐步增強他們解題的自信心。
二、理清物理解題思路,奠定解題基礎
初中物理解題的第一步是審題,其準確性與有效性直接關乎計算題求解的質量。為了有效提升初中生的物理計算題求解能力,教師首先要指導他們理清物理計算題求解的基本思路,明確計算題的題意。否則,如果無法準確地審核物理問題的題干信息,沒有挖掘出其中包含的未知條件、已知條件或者隱藏解題條件等關鍵信息,那么就會直接影響他們求解物理問題。基于此,在開展物理計算題解題教學期間,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認真審題,使他們可以通過有效審題操作找出問題求解中的未知條件、已知條件或者隱藏解題條件等關鍵解題信息,力求可以在頭腦中勾勒出解題的基本思路,最終可以逐步提高學生的求解能力。
例如,在指導學生求解“現有粗細相同的兩根試管A和B,二者分別裝有相同質量的不同液體,其中A試管保持傾斜狀態(tài),B試管保持豎直,且已知兩根試管內部液面高度保持一致,試求這兩根試管對試管底部所形成壓強的大小情況___。(選填A大、B大、C一樣大、D無法判斷)”針對這道物理計算題,教師要指導學生認真審題,挖掘其中包含的未知條件與已知條件,明確考查的內容是液體壓強計算公式P=ρgh,重力G=mg。然后結合題干信息,根據液體體積等條件可以確定A試管中液體密度小于B試管,所以可知B試管內部液體對試管底部的壓強更大,這樣就可以快速求解物理問題。
三、豐富解題訓練方式,提升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是提升初中生物理計算題求解能力的重要基礎,所以教師平時在物理計算題解題中要注意想方設法發(fā)展他們的思維能力。而如果單純地指導學生按照物理教材后面的題目進行解題訓練,那么無法有效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平時的解題教學中可以靈活地運用多樣化的解題方式方法,借助一題多解、多題一解、變式訓練等多樣化的解題訓練方式來促進學生發(fā)散性思維和逆向思維等不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例如,在指導學生求解有關“密度”的物理題目期間,教師可以設置如下啟發(fā)性問題:“實驗室需要購置酒精容器,已知需要盛裝4 kg酒精,那么選購4.5 L容積的容器是否合理?”基于該問題,學生會積極思考,并會形成不同的求解思路與方法。比如,一些初中生會通過求解4 kg酒精體積的方式,對容器的大小進行計算,以此判斷所選容器是否合理;也有的學生會通過計算4.5 L容積的容器可以盛裝多少質量的酒精來判斷容器選擇的合理性。借助這種“一題多解”類型題的求解訓練,可以逐步提高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
總之,計算題求解能力是學生物理關鍵能力培養(yǎng)的重點內容之一,也是使學生更好駕馭物理這門課程的重要能力保障。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物理計算題求解能力,教師可以從培養(yǎng)學生解題興趣,引導他們主動解題入手,注重幫助學生理清物理解題思路,豐富解題訓練方式,不斷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題的靈活性,這樣更有利于提高其計算題求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