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君
摘 要:在小學語文的教與學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是現(xiàn)在語文老師必須重點關注的一個問題,通過引導和啟發(fā)逐步培養(yǎng)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新課改和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內在要求,而對于小學生來說,提高自身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增強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學習效率。因此,圍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著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行討論和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自主學習
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和傳播主要是通過語言這個媒介進行的,而小學階段的學生恰好處于汲取知識、養(yǎng)成學習習慣的關鍵年齡段。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自主學習能力,一旦讓學生在基礎教育的階段形成語文自主學習的習慣,可以讓學生為以后的更高年級、更高水平的學習奠定方法論的基礎,從而全面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內涵
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到的自主學習不等同于自由學習,其是學生在語文教師的引領和啟發(fā)下,通過自主的探索、研究、理解、反思和應用進行的語文知識學習,并且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逐步提高對自己行為的控制力,提高對學習節(jié)奏的自我把控力,從而讓學生不僅可以簡單地獲取語文課本的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學習進程中養(yǎng)成自主動手學習、思考的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
(一)導入富有情趣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小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最活躍的主觀因素,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教師如果要想讓學生跟著自己的教學思路走,就必須抓住小學生的心理,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接受自主學習。鑒于此,教師需要通過在課堂上引入富有情趣的活動,讓小學生建立起對語文自主學習的興趣。
以部編版的小學五年級課文《月是故鄉(xiāng)明》這節(jié)課為例,教師在讓學生通讀了全文之后,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文章中作者“月是故鄉(xiāng)明,我什么時候能夠再看到我故鄉(xiāng)里的月亮啊”的思鄉(xiāng)之情,可以創(chuàng)設“朗讀比賽”的活動,讓學生分組進行排練,比如同桌之間互相朗讀,糾正對方在語音語調上的問題,然后選取小組代表到課堂講臺上進行“讀一讀”的分享體會,這樣通過比賽的形式,激發(fā)了學生揣摩和體會課文文字的學習熱情,自主學習的勁頭也得到了激發(fā)。而且,教師還可以在課堂結束之后,給學生布置“收集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古詩詞”,在下節(jié)課到來時請同學們分享自己收集的詩歌,進一步引導學生理解這篇課文的思鄉(xiāng)之情。教師通過導入富有情趣的活動,鼓勵學生自我探究,讓學生培養(yǎng)起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提高自學知識的難度
小學的語文學習是遵循字、詞、句、段落、篇章的學習規(guī)律,難度逐漸遞增的。教育教學中的一條重要原則就是循序漸進,教師不能急于求成,要給學生領悟和思考的時間,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長期進步成長過程。同時教師要把握好自主學習內容的難度級別,根據(jù)學生的能力基礎,逐步提高自主學習的課文難度,讓學生在新的難度壓力刺激下,逐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例如,在四年級的課文《鄉(xiāng)下人家》中描繪了美麗的鄉(xiāng)下生活,課文中使用了很多的修辭手法,比如這句“幾場春雨過后,到那里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里探出頭來”,“探出頭來”不是人才有的動作嗎?為什么筍也可以?此時,教師可以將這種擬人的修辭手法的好處告訴學生,作者通過這樣的擬人手法,讓讀者有了代入感和場景感,讓文章有血有肉。在講解完了之后,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自主學習,去文章中找到更多擬人修辭手法的句子。學生掌握了這種修辭手法之后,就可以嘗試自己去造一些運用擬人修辭手法的句子,讓學生逐步地提高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教師要做好巡視工作,建立檢測自主學習效果的評價體系
學生自主學習之后的結果如何,進行必要的檢驗和評價也是教學過程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沒有有效的評價,也就沒有學習的動力,一次成功的評價,可以讓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不足之處以便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更可以讓學生的自主學習成效得到科學的檢驗,這就要求教師在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時候,做好課堂巡視,同時在自主學習之后及時給予積極的評價。
例如,教師在讓學生自主學習《草船借箭》這種故事類的課文的時候,可以將全班學生分組,讓小組合作學習總結概括這篇課文的故事情節(jié)、主要人物角色以及歷史時代背景,同時,教師要做好巡視工作,不斷關注小組內討論情況,了解學生共性的問題進行集中的講解。在學生討論結束之后,讓每個小組選取代表,按照草船借箭故事發(fā)生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進行脫稿復述,了解學生掌握的真實程度,對復述準確的同學及時給予贊美和鼓勵的正向評價,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既檢測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成果,也發(fā)揮了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所扮演的主導角色作用。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設置富有情趣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并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講究循序漸進的原則,做好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評價,讓學生在主動的思考和實踐中,磨煉自主學習的能力并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孫鵬.自主學習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名師在線,2020(2):68-69.
[2]康玉珍.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2020(2):60.
[3]鐘蓮秀.淺析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課堂教學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