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全琳
摘 要:小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處于起步階段。再加上數學知識本身就比較抽象難懂,導致學生往往無法對教師所講的數學知識全部掌握。而體驗式學習法的應用可以為小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優(yōu)化學習效果?;诖耍仁呛唵谓榻B了體驗式教學法的概念和應用原則,其次,提出相關應用策略。
關鍵詞:體驗式學習;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一直以來,小學數學教學都是教育家的重點研究對象??梢哉f,小學數學作為學生的入門課程,可以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但是,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卻存在許多問題,有待解決。其中最為嚴重的就是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只關注到了知識的講解,而忽略了對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yǎng),從而導致學生在學習數學時提不起興趣,出現走神、搞小動作等現象。長此以往,則會對素質教育的推行造成影響。
一、體驗式學習概述
(一)體驗式學習的基本概念
體驗式學習最開始興起于英國,后因為其顯著的培訓效果和別致的培訓形式,快速席卷全歐洲的教育培訓。在后來的應用中,體驗式學習被不斷完善。從1960年開始,體驗式學習受到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和研究,并且進行了多種界定。在眾多學者研究的基礎上,筆者結合自己的看法認為體驗式學習即在師生平等的前提下,由教師圍繞學生對其學習環(huán)節(jié)和學習內容進行設計,引導學生進行探索、思考,解決問題,獲得知識的過程??傮w來說,體驗式學習是一種全新的、能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提高的學習模式。在體驗式學習中,教師為輔,學生為主。學生展開學習完全由自身的興趣支配。這樣一來,學生學習就是完全自愿主動的,學習效率也會有所提高,對其全面發(fā)展也會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體驗式學習的應用原則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體驗式學習法,除了要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還應嚴格遵循體驗式學習的應用原則。
1.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激發(fā)學生探索意識
小學階段,學生普遍存在獨立性差、自控能力薄弱的特點。因此,教師一定要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意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開發(fā)課程資源,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大膽猜想。
2.把握角色定位,以學生為主體
在體驗式學習中,教師要平等對待學生,把“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尊重學生”作為第一原則,對學生的探索心理和求知欲望進行充分刺激,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體驗。
3.與學生加強互動,客觀評價
作為教師,要對學生在體驗式學習中的表現密切關注,并對其表現進行客觀評價,從而達到對學生進行激勵的目的。同時,教師要重視生生互評,幫助學生通過評價清楚地認識自身,不斷完善自我,找到更好的自己。
二、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倡導情景教學,明確課堂問題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情景教學,刺激學生的感官系統(tǒng),使其對學習內容加深印象。這樣的教學方式,既可以幫助學生對課堂學習內容清楚認知,又可以起到激發(fā)學生探索欲望的作用,強化學生的數學能力。在創(chuàng)設情景時,教師可以選擇故事情景來為課堂增添趣味性。比如,在教學“圓的面積”這一內容時,教師首先可以為學生進行故事講解:在森林中,小白兔被拴在一個木樁上。小白兔只能在繩子的束縛下活動吃草,在此把繩子比作是半徑。教師可以假設繩子是2米,向學生提問小白兔可以吃到多大范圍的草?而學生則會帶著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小白兔吃草的故事可以使教學內容變得趣味性十足,吸引學生認真聽課,使學生切身感受數學的魅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
(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受探究樂趣
教師只有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探究,才有可能使學生感受到探究的樂趣,繼而愛上數學學習,提高自身數學水平。數學來自生活,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因此可以得出,數學問題就是現實問題,學生學習數學問題就是為了解決現實問題。教師可以從生活出發(fā),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在提高學生數學能力的同時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比如,在學習“基礎乘除法”這一塊內容時,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加減法的方式進行計算,摸索乘除法的規(guī)律。其次,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我問你答”的活動,由教師隨機提出問題,學生搶答。搶答成功且答案正確的學生,教師可給予適當的物質獎勵和精神表揚。最后,教師可以圍繞“買菜”的主題給學生布置作業(yè),鍛煉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三)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強化教學效果
據大量的研究表明,動手操作對于思維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而體驗式學習應用的目的也是強化學生思維能力。因此,在體驗式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比如,在教學“正方形”這一塊內容時,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前制作正方形圖片,在上課時發(fā)放給學生。當發(fā)放完成后,指導學生進行橫折、對折等操作,使學生清楚認識正方形的特點。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空出一些時間,讓學生自主對正方形進行操作,并在操作過程中找出困惑之處,由教師統(tǒng)一解答。動手操作的訓練,既可以刺激到學生的思維能力,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參考文獻:
[1]劉紅珍.主動學習,重視過程,豐富體驗: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新課程(上旬),2018(10).
[2]方宏.為數學學習插上“體驗”的翅膀:小學數學體驗式學習的實踐與研究[J].新課程(上),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