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磊 郝瑞捷
摘 要:隨著網(wǎng)絡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普遍應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也被廣大師生重視。然而傳統(tǒng)的信息技術教材跟不上信息技術發(fā)展的步伐,教材內容過于單調、片面,指導方法過于簡化、難懂,教材只是進行簡單的電腦操作步驟,忽略了素質教育的要求。就新課改針對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現(xiàn)狀探索出的“微型課程”教學模式進行簡單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微型課程;策略
微型課程的實質還是“課”,具有常規(guī)課堂的基本屬性。但不同的是微型課程是教學者在無學生的狀態(tài)下利用較短的時間精選教學內容、精煉教學手法完成教學任務。微型課程利用更廣泛的師資渠道綜合不同的教學手法,在有限的課時安排下為學生提供更多知識獲取的方法,豐富了教學內容,優(yōu)化了教學手法,同時也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一、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現(xiàn)狀以及改進方法
信息技術課程已經(jīng)廣泛開展,但仍舊有學校的教育設備和師資力量不完善,沒能給學生創(chuàng)造最基礎的學習條件;信息技術教材陳舊,教學目標要求過于簡單;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未能有效利用信息技術學習條件。綜上,微型課程應運而生,微型課程匯集優(yōu)秀的師資、成熟的教學手法、精煉的教學內容、先進的知識點,從而大大推進了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發(fā)展。
二、信息技術微型課程建設策略
(一)引入主題簡單明了、開門見山
微型課程只有常規(guī)課程的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要在短短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需要教學者直接切入主題,切忌用篇幅過長的典故、事例等引申主題。常規(guī)課堂通常用類似的方法引入主題,用生動活潑的方式為課程開頭,但對微型課程來說并不利于后面課程的進展??梢院唵瘟_列常見的生活現(xiàn)象思考、提出簡單的反問設置懸念,針對小學生的好奇心等言簡意賅地進入主題。例如,學習《當個電腦小編輯——修改文字》這節(jié)課教師可以提出疑問:我們平時做作業(yè)寫錯字會用到修正筆,那么在電腦上修改文字該怎么操作呢?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切入學習主題,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在電腦上修改文字,當個電腦小編輯。
(二)教學內容主題明確、思路清晰
只有擁有明確的思路、清晰的線索,教學活動開展才能有條不紊。由于時間限制,部分教學者抓不住重點或者全篇通抓,課程講解并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圍繞“為什么學”“怎么學”“學會怎么用”的思路開展課堂內容。微型課程不是照書講課,講解中要更注重實際操作,教師著重進行課堂內容的實際演示。例如,在《賀新年》這課內容的教學中目標重點是讓學生了解賀卡制作的流程后學會制作賀卡,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感。教學者首先對“畫圖”軟件工具箱中的所有繪圖工具進行簡單的演示,其次確定畫的主題,設計、布局完成一個簡單的作品。之后進行總結,不僅要學習電腦操作,也要發(fā)揮想象,注重審美能力的提升[1]。
(三)教學語言行為得體、板書適量
短小精悍的微型課堂和常規(guī)課堂同樣需要板書,雖然沒有學生,卻要當作有學生在場,該有的板書、提問、互動要有。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板書注意適量,不宜過多,但也不能太少。板書時盡量不要背對學生,提問的環(huán)節(jié)要有,但忽略了學生回答的環(huán)節(jié),注意等候時間差,避免出現(xiàn)講解過快或者過慢的現(xiàn)象,把握講解節(jié)奏。
(四)講課注重理論為基礎,增加實踐
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課程講解還應以理論為支撐,操作步驟的演示很重要,但真正學會還要先進行理論知識點的消化和理解,教學者進行理論知識講解時要注意技巧,幫助學生理解學習內容,通過反復強調關鍵步驟強化加深學生的記憶。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沒有經(jīng)歷過實踐的學習就像紙上談兵,只有在實操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解決問題才能真正將知識點吃透,銘記于心,靈活地運用。
(五)課后進行內容小結,回顧溫習
小學信息技術課堂就是通過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了解科學技術應用,開拓創(chuàng)新,開發(fā)創(chuàng)造力。溫故而知新,對學過的知識點進行總結和梳理有利于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促使學生在學習中積極思考,開拓創(chuàng)新思維[2]。比如,在《電子相冊我制作》學習中要求學生學會用Acdsee 10軟件編輯電子視頻,在課后總結中對理論知識進行梳理的同時著重強調關鍵步驟的操作方法。同時提倡學生以“我的家庭”為主題,制作電子相冊送給家人。課后小結往往被忽略,但是加深學生記憶的關鍵,也是對課堂內容的補充完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
三、結束語
微型課堂作為新的教學方法彌補了現(xiàn)代課堂教學發(fā)展過程中的漏洞,在有限時時間里學習無限的知識,并且在現(xiàn)有的學習資源和渠道的基礎上整合優(yōu)秀的師資和先進的方法,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了資源共享。信息技術課程本身具有的特殊性更需要這種先進的教學方式,因此微型課程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值得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虞杰.數(shù)字與微化課程也優(yōu)化:關于小學信息技術微型課程建設的探究[J].新智慧,2019(7):17.
[2]張曉強.微課程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小學電教(下),2018(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