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海
摘 要: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重要時期,也是學生理論知識學習和思想道德培養(yǎng)的關鍵階段。要想真正教育好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僅僅依靠學校教育是不夠的,還需要學生家庭的密切配合。只有家校結合共同發(fā)揮作用,找到二者之間最佳的平衡點,才能有效發(fā)揮出初中教育的效果,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和發(fā)展。但是在目前的家校結合教育實踐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有待解決。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在初中教育中提高家校結合的實效性進行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初中教育;家校結合;實效性;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01-018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1.091
家校結合是在原有教學基礎上將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機融合的教育模式,它大大提高了教育的質量和水平。家庭教育在學生的行為習慣塑造和思想品德培養(yǎng)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順利開展的良好輔助。初中生慢慢進入青春期,非常容易產生叛逆心理。采用家校結合的教學方法可以更好地關注到學生的心理變化,方便教師和家長及時的溝通交流,及時疏導學生的心理問題,保障學生的健康學習和成長,避免學生偏離正常成長的軌道。在當今社會,家校結合已經逐步成為教學發(fā)展和改革的一個重要的趨勢。越來越多的人認為,開展家校結合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在初中教育中必須重視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有機結合,使家庭和學校共同肩負起培養(yǎng)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優(yōu)秀學生的光榮任務和使命。
一、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社會學家認為,家庭在學生社會化過程中所產生的影響是廣泛而又深刻的,體現在生活技能、社會規(guī)范、生活目標和社會角色等各個方面。從社會學角度分析,家庭扮演著天然教育者的角色,發(fā)揮好家庭教育的積極作用,是開展好家校結合教育工作的前提。但是在當前的家庭教育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具體來說,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一)部分家長責任意識不夠
一些家長缺乏責任意識,對子女“養(yǎng)而不教”,任由他們發(fā)展,最終導致子女走向了歧途。還有一些家長存在錯誤思想,認為教育只是學校的事、教師的事,與自己無關,并認為保障好子女的物質需求就完成了任務,或者總是找借口說自己忙、顧不上,以此來逃避教育子女的責任。這些行為從本質上來說都是家長缺乏責任意識的表現。
(二)過分保護或者干涉子女
與那些對子女成長不聞不問的家長截然相反,有些家長則是對子女過度保護或者干涉,嚴重影響了子女的自我成長,導致子女對家長過度依賴,從而缺乏自己的獨立能力。這些家長很多事情都不讓子女做,全由自己一手代勞。這種過度的保護干預,對子女來說不是愛而是一種傷害,會導致他們走上社會后缺乏競爭力,增加被社會所淘汰的風險。
(三)忽視對子女心理健康的關注
很多家長只注重子女的物質生活,卻欠缺對子女心理的關注,忽視子女的精神需要和心理引導?,F在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生活節(jié)奏陡然加快,再加之社會上各種復雜信息和不良因素的影響,青少年很容易產生心理上的困惑,造成存在心理問題的青少年越來越多。而家長忽視對子女心理狀態(tài)的關注,會導致子女的心理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從而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和發(fā)展。
二、初中教育開展家校合作教學的重要性
開展家校合作教學是目前中學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同時也是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單純地依靠學校教育是不行的。要完成高素質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需要構建起一個教師、家長共同參與,學校、家庭互相聯動、共同發(fā)揮作用的家校結合教育體系,實現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優(yōu)勢互補。因此,家校結合教育模式應運而生。家庭和學校只有在學生教育上形成合力,達成共識,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完善初中教育教學體系,保障學生的健康發(fā)展。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教學觀念的轉變,為家校結合共同開展教育工作提供了更高的可能性,開拓了更加廣闊的空間。但是由于我國的家教合作教育工作起步較晚,基礎比較薄弱,對家校結合的相關理論研究也還不夠深入,目前的家校結合教育工作還處在一個初級的狀態(tài),家校結合的實效性還不強。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實施,使得家校結合教育工作的推進迎來了難得的機遇期。因此,學校和教師要趁著有利時機,加強家校結合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開展家校結合教育工作,可以更好地形成教育的合力,使得家庭和學校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從而更好地強化教育的作用,優(yōu)化教學的效果,促進初中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升。同時,提高初中教學中家校結合教育的實效性,還有利于優(yōu)化教育資源的配置,家庭全力支持學校工作,學校解決家庭無法解決的問題,兩者之間互幫互助,進而優(yōu)化教育資源的配置,能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給更加有力的保障。
三、初中教育中加強家校結合實效性的策略和方法
(一)學校組織有關活動,向家長傳達學校的教育理念
為了有效開展家校結合教育工作,需要教師和家長在教育理念上達成統一,從而更好地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保障學生的健康學習和成長。當教師和家長有著共同的教育價值觀念的時候,才能提高合作的效率,優(yōu)化家校結合教育工作的效果。因此,學校要定期組織相關活動,及時向家長傳達學校的教育理念,將學校的教育理念滲透到家長的教育觀念中,以此來實現教師和家長在教育觀念上的一致性。但是,現階段很多家長的教育理念還比較傳統,停留在主要以考試成績來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錯誤的教育觀念上,導致學校在向家長傳達學校的教育理念和新課改理念時可能不太順暢,需要循序漸進。不過大部分家長對學校和教師是比較信任的,因此學??梢蚤_展有關的講座,邀請專家來給家長講解新課改及學校的養(yǎng)育觀念,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促使家長積極的履行其自身的教育職責,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還可以通過播放相關的視頻的方式來給家長做科普,使家長明白不能只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培養(yǎng),促進學生品學兼優(yōu)和全面發(fā)展。
(二)推進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有機結合
在過去初中教育的發(fā)展中,教師和家長在教育職責劃分上不是非常合理,在實行家校結合教育工作時,很多家長只是扮演參與者的角色,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分化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之間沒有形成密切的配合。缺乏互相配合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都是不完整的,都無法完整地培養(yǎng)出社會發(fā)展所需要的人才。只有將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機結合,才能真正發(fā)揮出教育的最大力量和最優(yōu)效果。家校教育有機結合,不僅有利于家長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子女在學校的在校學習情況,同時也有利于教師掌握學生在家里的表現,從而更具針對性地開展教育,促使家校教育目標達成一致,提高教育的實效性。
家校教育相互結合,將大大提高初中教育的效果和質量。具體來說,應做到以下幾點:首先,需要做到讓學生家長正確認識和看待家庭教育。相比教師而言,家長和學生的感情更為親密,對學生產生的影響更大,家長的教育效果也更加明顯。因此,需要讓家長正確認識家庭教育,認識到學校教育不是學生教育的全部,家庭教育同樣也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促使家長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生教育中來,而不應將教育的職責全部推給學校,把家庭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有機補充。其次,實現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優(yōu)勢互補。家長和教師充分明確各自的責任,并積極承擔起自身的職責,不互相推諉,積極尋找自身教育中的優(yōu)勢和不足。因此,應積極發(fā)揮教師和家長各自的教育優(yōu)勢,根據教師和家長各自的教育優(yōu)勢進行教育分工,提高教育的質量,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最后,運用多種方式加強家庭和學校之間的相互聯系。家庭和學校聯系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傳統的方式有開家長會、家訪等,現代化的聯系方式有校訊通、QQ群、微信群等。學校和家長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選擇更加合適的聯系方式,來加強彼此之間的溝通交流。家校聯系是雙向的,不是單方面的。教師通過家校聯系,可以增加對學生的個性的認識和了解,發(fā)現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家長通過家校聯系,可以掌握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并及時接受和學習正確的教育理念,學會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
(三)結合學校特點,充分發(fā)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
家長委員會作為一個重要的教育組織,由家長代表構成。與其他家校合作方式不同的是,家長委員會的組織管理者是學生家長,這樣做有利于更好地將家長的心聲和建議傳達給學校。通過家長委員會,學生家長能夠更加平等地以教育者和組織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教育工作中來。在初中教育中設立家長委員會,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作為家長參與學校管理非常有效的途徑,可以進一步促進現代學校教育和管理的民主化。因此,初中教育要重視家長委員會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它的意義和價值,將家長委員會真正建設好。在家長委員會平時的運轉中,委員會中的負責者收集家長的建議和意見反映給學校,促使學校更具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同時,家長委員會還可以幫助教師出謀劃策,從而減輕教師的負擔,提高教師教學的效率,為班級建設獻計獻策。建立家長委員會,就必須發(fā)揮出它的實際意義,不能形同虛設。因此,學校和教師應該加強對家長委員會的重視,增強對家長委員會的重視,將家長委員會當成學校的一個重要組織,把家長委員的工作納入學校工作中,并根據學校的特點,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家長委員會的工作,充分發(fā)揮家長委員會的強大功能。
四、結語
在初中教育中,開展家校結合的教育方式,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發(fā)展的有效途徑。家庭和學校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對孩子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離不開學校教育,也需要家庭教育有效配合。因此,提高初中教育家校結合的有效性是現階段初中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途徑。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家庭和學校需要共同努力,一起搭建起一個完善的教育體系,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謝小平.初中教育中家校結合實效性的探討[J].新課程(下),2017(8).
[2]張艷梅.初中階段家校合作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8.
[3]丁觀平.家校結合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內容、方法及途徑的研究[J].現代教育(教育版),2013(1).
[4]齊美麗.對初中班主任改進家校合作策略的思考[J].中小學德育,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