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香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高中歷史教學方式在不斷發(fā)生變化,逐漸呈現(xiàn)出現(xiàn)代化、高效性的特點。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低效的課堂教學方式仍然存在,這勢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作為一名高中歷史教師,在新課標的引導下,需要不斷探索新式的高中歷史教學方法,以期給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教育。本文就如何打造高效的歷史課堂,推進高中歷史課堂的導入提出幾點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歷史;課堂導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01-013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1.068
高中歷史的知識點不像初中的那樣淺顯,有太多需要理解的專業(yè)術語,有時候就算學生整本書都能會背,題目也不一定能做對。觀察現(xiàn)在高中生的學生狀態(tài),填壓式學習方法,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打時間戰(zhàn)的效率不高。所以,高中歷史教師要在新課程改革的基礎上,打造高效的歷史課堂,探索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和方法,總結經驗,實現(xiàn)有效的、趣味性的教學。文章針對這一目標提出幾點方法,希望能為教師的教學提供建議。
一、凝聚集體智慧,探索優(yōu)質歷史教學資源
備課是一個教師必備的基本技能,即使是在新課改的前提下,教師也必須進行提前備課,因此,備課是教師在教授課堂知識之前必須要完成的任務。如果教師不提前備課,熟悉課本內容,就無法將知識要點很好地傳達給學生。因此,高中歷史教師有責任為打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而努力。例如,為進一步推進校本課程改革,提高教師團隊的合作,提高教學水平。某鎮(zhèn)中學歷史組在新課程的指導下,在學科中心教研組的具體統(tǒng)籌下有序開展集體備課活動?;顒娱_始,歷史學科組對集體備課提出具體要求,教師們以自身經驗和學生實際,暢所欲言、共同探討,并結合各學科教材內容編寫出導學案初稿;隨后,學校結合教師編寫的導學案進行具體的指導,對大家的困惑逐一進行答疑,并要求教師要轉變備課思維,重點備好知識要點和重難點,通過有針對性的講解,讓學生更好地接受知識點的熏陶,學好歷史這門課程。集體備課活動,讓教師們對導學案模式的構建有了新的認識,教學理念得到更新,使教師們受益匪淺。只有教師能夠熟練地掌握歷史內容,才能更好地傳授給學生。
二、角色互換,讓學生主宰歷史課堂
當下學生缺乏的并不是學習的時間,而是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身的思維空間。很多學生對學習會產生一種莫名的反感,給人的感覺就是學習和我沒關系。所以,教師要提前給學生布置作業(yè),讓學生預習新課,課堂教學開始后,選擇幾名學生上講臺前模仿教師講述課程,和老師一樣,也要設置一些提問環(huán)節(jié)、搶答題目環(huán)節(jié)等等,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牢固記憶歷史知識點,調動全班學生參與到學習中去,并且學生的思維敏捷靈活,還可以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此外,教師也可以出一些即興的問題,考驗學生的反應處理能力。鼓勵學生去講臺上講解內容,能夠鍛煉個人的表達能力。在課上播放一些歷史元素較多的電影,讓學生觀看。要知道,如果一個人只知道思考,但不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那么這個人會變得沒有活力,即使成績再優(yōu)異,也總有缺陷在束縛著自我。例如,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是高中歷史學習的重點內容,需要學生認真學習和掌握。因此,在歷史課堂開課之前,教師要要求學生先自己去網上尋找相關的資料,記錄下來,上課時要將自己收集的內容給大家分享,進而能夠集思廣益,提高高中歷史課堂的高效性。要想促進學生學習歷史的高效性,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學生從心里熱愛歷史,所以教師首先應該培養(yǎng)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鼓勵學生自主學習,這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要求。其次在歷史教學中應注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與互動,教師應努力讓課堂氣氛活躍,活躍課堂氣氛可以通過情境的設計來實現(xiàn),所以要營造良好的歷史學習氛圍。例如,當遇到一些歷史問題時,像是美國的獨立戰(zhàn)爭為什么會勝利?鴉片戰(zhàn)爭中國為什么會戰(zhàn)???教師可以將全班同學分組,以小組的形式對問題進行討論,在討論中,每位同學都可以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得出一些結果后教師要給予學生一些必要的指導,加強課堂的互動交流,而不是單純的教師講課,學生聽。
三、建立師生間溝通的橋梁,在互動中學習
學習需要積極主動,被動消極是不可取的。學習需要學生積極主動,才能有效果,所以,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內心和想法,知道學生想采取哪種適合他們學習的方法和環(huán)境。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生個人的認知能力和水平,設置符合他們心理的教學方案,制造貼近現(xiàn)實的學習環(huán)境,此外,在高中歷史課堂上,還要參與到學生的互動中去,增進彼此間的聯(lián)系,能夠更好地學習歷史內容,營造良好的學習情境,然后真實學習場景就會促使學生產生認真學習的動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不僅可以提高歷史課堂的活躍度和高效性,而且能激勵學生課下尋找一些歷史知識來促進自己全面的發(fā)展。例如,在學習西方政治制度時,教師就可以拿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和德國的相比較,二者雖然都是君主立憲,但是有很大差異,所以教師就要讓學生在課堂上討論它們之間的不同,讓學生在交流互動中掌握這部分知識點。
四、在學習歷史中融入現(xiàn)代化的教育方式
在新時代的影響下,新媒體作為一種高效的教育方式被廣泛應用到教學和學習中去。所以,教師在教授學生高中歷史知識點時,要密切關注利用多媒體教學這一方式。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學的方法十分單調,這就使課堂上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所以說在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的影響下,課堂往往掌握在教師和少數(shù)表現(xiàn)得積極主動的學生手中。但是,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優(yōu)化,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在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可以互相設置交流對話框,差一點的學生能夠及時向教師請教,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則可以發(fā)展更多的問題,與教師探討。例如,當講到有關秦漢時期的歷史故事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分角色表演出來,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歷史知識,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表現(xiàn)能力。這種新形式的教學,能夠將那種“獨立于課堂”的學生拉進學習氛圍中,激勵學生學好歷史。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重教學方式的改善,進而推動學生歷史成績的進步。課堂資源是提高高中歷史教學有效性的基礎,教師與教材是歷史教學中兩種最重要資源。除此之外高中生通過文字史料、文物、遺址等對歷史知識進行學習?,F(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很快,多媒體教學被廣泛應用在教學中,給學生學習和教師教課都帶來了方便。但是其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因為傳統(tǒng)的教學已經在教師的思想中根深蒂固,許多教師并不愿意過多依賴多媒體教學。使得傳統(tǒng)教學仍占據主要的地位。所以當前高中歷史教學仍舊存在很多的問題。那么如何實現(xiàn)課堂資源利用的有效性成為需要關注的話題。實現(xiàn)課堂資源利用的有效性首先要消除教師對于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使用慣性,樹立現(xiàn)代化的教育的意識。讓多媒體進入歷史教學中,學校方面也應該重視多媒體教學。組織教師學習和交流關于多媒體教學的經驗,實現(xiàn)多媒體教學有效性。多媒體教學在教學中可以發(fā)揮重要作用,但它的身份還是教學工具,需要與教師的講解相結合。例如,在學習高中歷史世界大戰(zhàn)這一部分知識點時,教師就可以在多媒體上找一些視頻、紀錄片,放給學生看,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到世界大戰(zhàn)的殘酷性,之后再給學生做一些必要的補充,助力高中生更好地學習歷史。在課堂結束后,還要讓學生寫一些有關這堂課教學內容的歷史小論文,進而增強學生個人的歷史表達能力,提高歷史成績。
五、對教學方法的有效性進行重視
正確的教學方法是實現(xiàn)提高歷史教學有效性的主要途徑。教學方法是否正確極大程度上會影響到歷史教學時的學習氛圍和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歷史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對最后的歷史學習效果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歷史教師要謹慎選擇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學習歷史知識點,提高高中歷史課堂的高效性。
1.必須要以教學目標和任務為依據制定教學方法,在學習中,教師要加強和學生的互動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和特點,找到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法,為學生量身定做一套學習方案,進而提高學生的歷史成績。
2.根據教學過程的原則和規(guī)律選擇教學方法,教師應該采取一些人性化的教學方法,不能讓學生認為自己在課堂上沒有價值,應該鼓勵學生主動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提高學生學習高中歷史的活躍度。
3.教師使用的教學方法一定要與所教授的內容相結合,教授不同教學內容所使用的教學方法也應該隨之產生改變,因此,教師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地選擇不同的方式教給學生學習歷史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增強高中歷史課堂的高效性。
4.教學方法需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的強弱、接受能力、興趣愛好等實際情況做出調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客觀地對自己進行評價,在選擇歷史教學方法的時候應注意揚長避短,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來彌補自己的不足,實現(xiàn)自身的全面發(fā)展。
5.高中歷史課堂上,教師要要求學生做好筆記,對教師課堂上講述的重點知識和內容要有意識地記錄下來,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記憶,也能給學生復習歷史知識提供便利,增強學生學習高中歷史的高效性。
6.高中歷史教師也要注重趣味性教學的重要作用。例如,當教師想講述一部分新課內容時,就首先要給學生通過講歷史小故事為開頭,首先吸引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順勢將一些歷史知識點導入到歷史教學課堂中,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很好地克服一些弊端,鼓勵高中生積極學習歷史知識,提高歷史課堂的高效性。
六、結語
教師要提高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將高中歷史課堂導入學習中,就要先從轉變教育觀念和方法入手,給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同時,還要將學習和平時的生活結合在一起,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去了解一些課外的歷史知識,這樣能夠開拓高中生的視野,緩解高中生學習上的壓力,進而提高高中生的成績和生活能力,豐富學生的高中生活。
參考文獻:
[1]宋宏偉.新課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24).
[2]胡召虎.新課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8(19).
[3]趙志偉.新課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J].學周刊,2018(19).
[4]王曉輝.探討新課程下的高中歷史課堂導入[J].學周刊,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