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紅梅
摘 要: 為了確保學生正常地學習知識,確保教學秩序,很多學校積極開展了線上授課。初中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是一門重要的德育課程,思維導圖具有簡約發(fā)散的特點,可以借助結構化的方法來對知識加以整合,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對道德于法治相關知識感知,強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教學時運用思維導圖,使學生在學習中進行自主性探究思考、自主性內化、自主性總結,從而提高道德于法治課程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思維導圖;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40.202
1 思維導圖簡述
思維導圖,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的英國,號稱Mind Mapping,是以具體化思考為基礎,進行發(fā)散思維。運用圖文并重的方式將有關知識層層羅列出來,并通過圖表、線段、顏色、代碼等將各級主題的隸屬關系標示出來,便于學習者觀看、學習。思維導圖有四個基本特征:(1)集中關注在中央圖像上;(2)以中央圖像為中心,向四周放射形成分支;(3)分支由一個關鍵圖像或者關鍵詞構成;(4)各分支形成一個相互連接的節(jié)點結構。每一個分支可以運用圖表、詞組等方式將相關知識層層相扣,讓看似雜亂無章的知識形成脈絡,學生就能簡單明了地知道其隸屬關系,輕松學習。
2 思維導圖的優(yōu)點
2.1 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整理知識體系
在課堂教學時,合理運用思維導圖有利于提高學生對英語課程的興趣。對于道德于法治學科而言,思維導圖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學方式。運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整理道德于法治知識體系,掌握道德于法治課程內容。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自己描繪個性的思維導圖,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對道德于法治學科的興趣。在課堂上,老師可以以文中主要人物的精神、樣貌等內容為基礎,去描繪相應的思維導圖,激發(fā)學生學習文章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和質量,并且組織學生積極討論。
2.2 思維導圖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新課標改革的要求下,老師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老師要發(fā)揮好自身引導的作用。在道德于法治課堂上,老師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讓學生產生想要學習的欲望和興趣,促進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將思維導圖融入英語學習中,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養(yǎng)成,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困難能力,在學生面對困難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溝通和交流能力。
2.3 運用思維導圖可以加強學生學習道德于法治的興趣
學生通常是對哪個學科感興趣就會認真學習哪個學科的知識,如果學生對道德于法治沒有興趣,那么就無法學好知識。在初中道德于法治教學的過程中,運用思維導圖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學生對這種教學方式充滿好奇心,從而使學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課堂學習中。通過合理運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又可以營造一個輕松有趣的學習環(huán)境,最終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3 巧用思維導圖,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質量
3.1 把握相關社會熱點,開展德育教育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本身就是一門德育課程,它和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學中教師如果只是照搬課本對學生進行一些理論知識的灌輸并不能夠很好地讓學生形成一種認同感,自然無法留給學生比較深刻的印象,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從社會現實材料中挖掘能夠應用的一些信息素材,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親身感受和經歷的這些事情中體會德育思想和一些法治理念。教師可以為學生安排一些觀看相關的紀錄片等活動來讓學生自己去體會。比如,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主題是“在集體中成長”,讓學生感受集體溫暖和集體力量,這種集體除了班集體之外,我們應該讓學生去了解更廣闊的集體的概念。
3.2 積極開展線上授課,保證教學效率
為了能夠確保道德與法治課程正常地開展,教師也可以積極地利用多種學習平臺來開展線上授課。在線上授課開始前也可以為學生制作一節(jié)課的微視頻讓學生觀看和自學,這種方式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完成知識的預習,學生能夠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進而在線上上課時聽課會更有針對性,教師的教學也會變得有的放矢。在授課中教師可以利用軟件的一些功能,積極地和學生互動,學生“上臺”回答問題、交流想法,避免教師的一言堂。因為學生不能夠走進教室,教師無法一一觀察到學生的課堂表現,所以,教師要通過這種課前點名檢查考勤還有課中提問的方式加強學生對課堂的注意力。為了能夠豐富教學的內容,教師也可以在課中去穿插一些和本次課題相關的視頻短片吸引學生。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公民基本義務”時,讓學生開展相關的法律知識的學習,這樣往往能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3.3 開展多樣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生活
今年初,學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中度過的,除了安排一定的線上課程外,教師肯定需要為學生布置相關的作業(yè),那么教師布置的作業(yè)也可以盡量多樣化,這樣才能夠豐富學生生活,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教師可以為學生適當地安排一些實踐活動,也可以邀請家長和學生一起參與進來。很多的學生在家中無法上學,在情緒上可能會存在一些問題,在學習到“情緒的調節(jié)”一課時,教師就應該把握這部分的內容向學生介紹一些調整自己情緒的實用小方法,也可以借助班級群等方式讓家長了解一些方法,更好地指導學生。另外,可以借助和教學相關的內容開展一些主題活動,比如讓學生課前搜集相關的報道和自己知道的感人事跡,上課的時候請同學分享交流,也可以讓學生課下完成我為白衣天使畫幅畫或者唱首歌這種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等等。作業(yè)的檢查方式可以以微信拍照或者視頻錄制打卡的方式進行,以此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3.4 利用教學工具,體現教學藝術
網絡資源的應用,則主要是為了從網絡平臺上獲取更多的資源和教學創(chuàng)新思路與方法的啟發(fā),從而優(yōu)化課堂教學組織形式。例如,在開展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網上交友新時空”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用正面積極的方式,直接將網絡平臺引入到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制作網絡圖片和課件,使學生體會到網絡平臺在教學工作中的積極意義和作用,并且可以在教師的監(jiān)管下給學生一定的自由空間,讓其體驗網上交友的過程,了解到網絡平臺的自由性和開放性特點。
總的來講,道德與法治的課程教學,在初中階段對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教師應當重視對思維導圖的巧妙運用,提升教學組織的品質,從而取得預期的課堂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王勇.淺淡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yǎng)[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