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蕙
摘 要:英語學習有自身特殊的習得規(guī)律,需要長期、持續(xù)的刺激、熟練,從而達到不思而用的程度。“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或突擊性的學習,效果不好。因而,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學好英語的基礎條件。特別是對小學生來說,習慣養(yǎng)成對其將來的英語發(fā)展還具有奠基意義,更應該得到重視和有效培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英語;良好習慣;聽說習慣
英語學習有自身特殊的習得規(guī)律,和數(shù)學之類的學科相比,英語學習對邏輯推理的需求不是特別高。特別是小學階段,涉及語法較少,主要是靠認知、記憶并達到熟練的程度來實現(xiàn)優(yōu)質(zhì)的學習。可以看出,無論是詞匯的記憶、語感的建立還是熟練的應用,都需要通過長期的、持續(xù)不斷的積累才能達到有效發(fā)展。而試圖通過“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的間歇性學習或短時間內(nèi)的突擊性強化學習來獲得較快的英語素養(yǎng)提升是不符合英語發(fā)展規(guī)律的。因而,培養(yǎng)學生每天堅持有效接觸英語、記憶英語、練習英語等良好的習慣,是保證其英語素養(yǎng)發(fā)展的基礎條件。特別是對小學生來說,習慣養(yǎng)成還關系其將來的發(fā)展,具有奠基意義。
下面從“聽、說”兩個方面就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英語習慣展開探討。
一、培養(yǎng)聽力的專注性
相信幾乎所有的英語教師都會非常注重安排小學生進行聽力訓練。比如,每天早晨、中午的晨讀、午讀時間或課堂上、家庭中,都會為學生提供聽力材料并提出聽的要求——但是,我們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就是小學生在聽英語的時候專注度不高,心不在焉,大量的、長期的聽的行為,卻沒有取得應有的聽力發(fā)展效果,投入產(chǎn)出比不對等。這主要出于兩個原因:第一,學生對聽英語的興趣度不高;第二,聽的過程中跟不上節(jié)奏,經(jīng)常遇到一些“陌生”的詞匯、語音,理解起來困難,就失去了聽的耐心。因而,在聽的時候,很多學生只是一種形式上的堅持,聽給老師、家長看,而并不是一種習慣。
針對這個專注性不高的問題,教師可采取兩種策略來解決。
第一,增強英語聽力訓練的趣味性。比如,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加入一些比賽的元素——讓學生聽過之后,把聽到的情節(jié)表述出來或畫出來。大家比一比,看誰理解得正確、看誰表述得清楚、看誰畫得生動。還有,就是給學生準備一些帶有動畫的視頻材料,讓他們一邊看動畫片一邊聽,而不是枯燥地聽純音頻。
第二,在校內(nèi)增加一些互動。比如,在讓學生聽“Good morning,Mr wood.”“Good morning.”“This is Wang Hong.”“Hello,Wang Hong.”這組對話后,教師點一名學生,“小明,你剛才聽到了什么情節(jié)?請說一說……對,一位同學向老師問早晨好,而且把王紅同學介紹給伍德老師——很好!誰又能說說wood這個單詞,除了用于人名,還有什么意思……對,木頭、木材……”因為有了師生的互動,學生“擔心”被提問,因而會更專注地去聽。
二、培養(yǎng)敢說的好習慣
學習英語的最終目標,其實就是為了學生將來的用,也就是能聽懂英語,并能用英語表達和交流。雖然說當下英語的教學已經(jīng)非常重視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但總的來說,其重視程度和教學質(zhì)量仍然弱于聽力、閱讀和書寫——這主要的原因,就是英語考試仍然很少對學生的說進行考核,即便是高考中,口語也是一個選考項目。因而,雖然大家都明白英語學習的目的,但應試思想還是起到了副作用。這樣一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弱,也就造成了其不敢于說的現(xiàn)象(怕語法錯誤、怕語音不正確而被別人笑話)。這個習慣一旦形成,將來就是標準的“啞巴英語”,沒有實用價值。
所以,對小學生的英語口語習慣培養(yǎng)來說,重心是解決其敢于開口的問題?;谛W生的心理特征——小學生有強烈的爭強好勝心理,而且喜歡展示自己(俗話說,就是顯擺),因而,教師可以采用這樣的策略:第一是多組織一些比賽活動。如,讓學生分成小組,到講臺前進行情境對話表演。然后,大家一起進行評價,評出“口語小明星”“最佳表演小組”等;再如,就是采用激勵性評價,當學生主動表達的時候,教師一定要及時進行表揚。(哪怕他語音不正確,可以糾正,但不進行批評)特別是一些學生在課間游戲的時候,偶爾“蹦”出一個剛學過的英語單詞,只要知道了,就一定大張旗鼓地去表揚,以激勵學生在生活中以游戲的心態(tài)大膽去用英語。
此外,要與閱讀結合起來——給學生推薦一些簡單的、充滿趣味的課外拓展閱讀材料(比如童話故事、英語畫本等),讓他們在課下閱讀。然后,專門組織課時讓學生在課上把自己讀到的有趣片段讀給同學聽。比一比,看誰的故事最有趣、誰讀得最好。這種方法,同時可以增加學生的詞匯量積累,也有益于其聽、讀信心的建立,對養(yǎng)成好習慣起到推動作用。
以上就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英語聽、說習慣進行了一些探討。總的來說,聽和說是英語學習中最指向實踐力發(fā)展的素養(yǎng)——依據(jù)英語作為語言的學習規(guī)律,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是學生學好英語的基本保障條件。要想使小學生形成良好的聽和說的習慣,教師不僅要讓他們?nèi)ヂ?、去說,還要切實讓他們養(yǎng)成專注聽、敢于說的習慣。
參考文獻:
[1]陳曉曉.淺析小學英語聽讀習慣養(yǎng)成策略[J].校園英語,2017(24).
[2]張樂樂.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英語聽說讀寫習慣的養(yǎng)成[J].吉林教育,2015(1).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