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忠斌
摘 要:教育部在最新的教育改革中明確提出:要求教師在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要讓他們在學習中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特別是需要學生實際操作的學科,比如生物實驗。教師應該提高學生的課堂活躍度,激發(fā)他們對生物的興趣。教師應該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對生物有一個全新的了解。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高中生物;深度學習
生物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它不像其他學科那樣有更加直觀的感受,而且學生在上高中以前對生物知識沒有系統(tǒng)性的了解,導致他們的生物基礎十分薄弱。教師應該在課堂中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為他們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培養(yǎng)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素質(zhì),在課下和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模式。本文主要針對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概念和基于核心素養(yǎng)高中生物課堂的策略進行具體說明。
一、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概念
核心素養(yǎng)是指學生應該擁有的,可以適應自身發(fā)展和社會需求的品格和能力。具體來說核心素養(yǎng)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像創(chuàng)造力、動手能力、想象力、自主學習能力等,這些需要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慢慢形成、自己領悟。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國家的一項重大措施,也是我國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要求。生物教師主要是讓學生在學習生物知識的過程中增強他們對自然的了解,開闊他們的眼界,讓他們擁有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將書本與生活聯(lián)系到一起。例如,教師在教授“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這一章時,學生不僅可以學到生物知識,還能了解自然科學知識,可謂是一舉兩得。學生在學習這課時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地球目前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思考,比如,土地荒漠化、人口老齡化等等,他們會從書本的知識中真正了解國家的問題,這會對他們有很大的啟示,他們會思考自己人生的方向。
二、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生物教學的策略
教師想要基于核心素養(yǎng)進行授課,首先應該擁有好的品格,只有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才能更好地教導他們。教師除了應該精確掌握教材外,還應該跟隨時代的腳步,不斷對教學方案進行改革,掌握最先進的教學理念。其次,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知識,更要培養(yǎng)他們的品德,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最后,教師應該做到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從而更好地管教學生。只有做好了他們的表率才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教師應該基于核心素養(yǎng)進行生物教學,讓他們在學習中學到更多有價值的知識,讓學生對核心素養(yǎng)有著正確的認識,更好地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能力。
(一)使用多媒體教學
教師可以在生物課堂中利用多媒體進行授課,將原來的知識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有些理論知識過于抽象,學生難以理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和視頻,讓他們有更加直觀的感受。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必修一“光合作用”這一課時,在課本中對于光合作用只有一張圖片和一些公式,學生很容易記混,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制作PPT,一步一步演示光合作用,讓學生明白光合作用需要哪些物質(zhì)、在什么地方反應,將光反應和暗反應進行明確區(qū)分,也要讓他們明白光反應和暗反應的關系。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或者讓學生到講臺上演示。教師應該讓他們多動手,在學習中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在活動中有切身感受,用眼睛觀察、用心體會,激發(fā)他們對生物的興趣,讓他們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例如,在進行高三復習時,教師往往會將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動物細胞的有絲分裂以及減數(shù)分裂合到一起進行復習,學生如果原來對這些知識掌握不牢固,這時很有可能記混,教師可以讓學生到黑板上畫出細胞分裂過程圖,因為這是很重要的知識點,教師可以定期抽查,加深他們的記憶。如果教師第一次講到分裂的知識可以讓學生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將分裂過程描述出來。例如,教師講到細胞的內(nèi)部結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用橡皮泥捏出細胞的結構,用不同顏色代表不同的東西,比如線粒體、葉綠體等等。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會讓他們的記憶更加深刻?;诤诵乃仞B(yǎng)就是讓學生積極思考,教師可以設置教學問題,將學生進行分組,讓他們互相合作,找出答案。我們應該摒棄“灌輸式”教學,利用合作教學,讓學生懂得合作的意義,提高他們的課堂參與度,讓他們學會表達,以此來提高課堂效率。
(三)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秉持一個理念,那就是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在課堂中應該多引導學生,讓他們學會思考。教師應該和學生構建一個自由的溝通環(huán)境,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可以及時對教師反饋課堂教學問題。教師怎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呢?首先,教師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將問題與生活相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其次,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該增加趣味性,激發(fā)他們的興趣,讓他們有主動探索的欲望,認真進行思考。學生在提出自己的見解時教師不要急于打斷,應該讓他們勇于說出自己的想法,在學生發(fā)言后,教師可以給予糾正與鼓勵,增加他們的自信心。最后,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可以留給學生更多的發(fā)揮空間,在課前布置一些任務讓學生進行自學,在課堂中讓他們進行講述,鍛煉他們的表達能力。
綜上所述,教師應該基于核心素養(yǎng)讓學生在高中生物課堂中進行深度學習。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利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讓學生更加了解生物,利用生物實驗增加學生的動手能力,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生物和其他學科不同,它比較抽象,但是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性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發(fā)展,為他們的未來打下良好基礎,成為一個對社會有幫助的人。
參考文獻:
[1]辛莉.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2):182.
[2]陳艷.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2):239.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