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 高濤
摘要:陽光體育運動以“健康、運動、陽光、未來”為宣傳口號,倡導讓廣大青少年學生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以便深入研究體育對青少年的人際交往、身體健康、智力發(fā)育、氣質修養(yǎng)、壓力釋放的重要作用,并探討以體育藝術類課程的深入開發(fā)與實踐促進中國青少年的全面發(fā)展,全面推動陽光體育運動在全國的深入實施。
關鍵詞:陽光體育;體育藝術;課程開展;現(xiàn)狀;價值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0)22-0-02
高校的體育藝術類課程體系構建是一項系統(tǒng)化的工程,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當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措施。加強普通高校體育藝術類課程體系構建,是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關系到學生的未來發(fā)展.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體育與藝術兩個不同領域的文化也在慢慢融合,從而形成了“體育藝術”。在此背景下,一些具有藝術風格的運動項目已被納入高校體育課程當中,運動項目包括體育舞蹈、健身街舞、瑜伽、啦啦操等[1]。體育藝術類課程是體育教學的一種新形式,內容豐富,形式也極具多樣性,同時也是體育課程改革的產(chǎn)物。它擁有藝術與體育這兩種功能,既有體育強身健體、競技的特性,又有藝術的審美性。
1 山東省曲阜師范大學體育藝術類課程開展現(xiàn)狀
1.1 體育藝術類課程認同度較高
以山東省曲阜師范大學的調查統(tǒng)計來看,體育藝術類課程在高校學生中的認可度還是較高的。大部分學生在上此類課程的時候,不會因為課程的枯燥乏味、難度較高而出現(xiàn)逃課行為,都很樂意參與到這種藝術性的體育課程中。盡管因為學校自身方面的因素,學校開設藝術類體育課程項目不是那么豐富多彩,一般開設的項目也是比較普及的一些課程,如體育舞蹈、健美操等,這些并不能滿足更多學生的發(fā)展需求,但這也抵擋不住學生對此項目的熱愛,對藝術類體育課程充滿了好感。調查的主要原因由以下3個:
一是這些藝術類型的體育課程在長時間的教師輔導與學生努力下,可以很大程度上改變學生的形體,使學生的身形變得健美好看。在此類課程有規(guī)律的開展下,學生外在形態(tài)的改變效果良好,自然會增強自身的自信心,對課程的喜愛度也會大大提升,也是此類藝術性的體育課程得到全校學生認可的最直接原因[2]。
二是這些藝術類型的體育課程會無形地對學生的身心健康起到間接促進作用。大部分學生在積極進行藝術體育課程訓練之后,形體的改變是最直接的,深層次的影響則是大部分學生在學習此類課程之后,身心會得到極大的放松,焦慮的心情得到了大量的緩解,看待事物的方式也變得積極起來,身心得到了健康發(fā)展,這也是學生比較認可體育藝術類課程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三是在大多數(shù)學生看來,最不容易體會和看到的方面就是自己藝術修養(yǎng)的提高。學生藝術修養(yǎng)隨著對體育藝術類課程的深入學習在不斷提高。但這種藝術修養(yǎng)的提高有時是顯而易見的,有時又是不太容易被發(fā)現(xiàn)的。比如在調查中你會發(fā)現(xiàn)上過藝術類體育課程的學生,他們的氣質會更優(yōu)雅,也顯得更自信、更健康,邏輯能力也很好,這也是學生喜愛此類課程的關鍵原因之一。
1.2 師資隊伍建設基本能滿足課程教學的需要
通過對山東省曲阜師范大學的研究調查來看,學校在安排課程教學的時候,師資隊伍的建設只能說是基本能滿足課程教學的需要,并不能完全滿足全校學生的需要,這主要是受學校體育教學方面的師資和具體的一些場地器械的制約引起的[3]。在山東省曲阜師范大學的教學安排里,體育類藝術課程并未得到學校領導的特別重視,一方面并沒有因為體育藝術類課程的教師人員不夠而招聘更多的教師,另一方面也沒有針對學校不完善的體育教學設備、器材投入更多的資金,增設更多的體育藝術類設施與教學場地。從教師這一方面來看,大部分教師教授的課程并非自己的本專業(yè),一般都是跨專業(yè)教學,教授起來比較困難,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和其自身的教學能力還有待提升。
1.3 體育藝術類課程教材有限,內容陳舊
在調查了學生對體育藝術類課程的認可度和教師的專業(yè)水平之后,也對山東省曲阜師范大學的體育藝術類課程的教材進行了研究[4]。經(jīng)過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山東省曲阜師范大學體育藝術類課程的教材不僅數(shù)量有限,而且教材的教學內容也異常陳舊,沒有做到緊跟國家對于大學生要進行陽光教育的要求來教學。教材執(zhí)行情況不統(tǒng)一,體育課教材與課程教學內容關聯(lián)性不強。大部分學生在實地上課時,上課內容與課程教學內容大相徑庭,很多教師在上課的時候隨意教學,教學內容幾年甚至十幾年幾乎都不改變,沒有跟隨時代對體育運動發(fā)展的新要求作出及時更新,仍運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來上課,根本沒有統(tǒng)一實施新的教學要求與大綱。一些體育教師本身的理論知識與專業(yè)技能并不高,自身也沒有加強學習,教學內容自然會陳舊,沒有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5]。當然,這也與體育藝術類課程不受學校領導的重視密切相關。
2 山東省曲阜師范大學開展體育藝術類課程的價值
近年來,各個高校大學生身體素質呈逐年下滑趨勢,大學生身體素質已經(jīng)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大學生每年都要進行體質健康測試,學生不僅因此格外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學校及教育部門也給予了密切關注與關切。從山東省曲阜師范大學開設體育藝術類課程的現(xiàn)狀看來,要想扭轉大學生身體素質下滑的局面,就要從源頭出發(fā)找問題,最終解決問題。通過日常體育運動及專業(yè)體育課程來對學生進行教育,是提升大學生身體素質最有效可行的途徑,也是最有價值的方法,對實現(xiàn)為國家未來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健康人才意義重大。
學生是大學存在與發(fā)展的基礎,學生的健康又關乎整個學校、社會及國家未來發(fā)展[6]。研究山東省曲阜師范大學的體育藝術類課程,不僅對自身學校體育藝術課程的改革作出了改變,對其他大學體育藝術課程的日常教學也具有積極的借鑒作用。山東省曲阜師范大學進行體育藝術類課程的研究,對于接下來學校體育運動的開展具有實際的操作作用,對學生的人際交往、身體健康、氣質修養(yǎng)、壓力釋放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2.1 鍛煉身體,塑造體形
山東省曲阜師范大學進行體育藝術類課程的研究,一個最直接的價值目標就是要用更好的課程,讓教師更合理地安排教學,為學生鍛煉身體、塑造體形提供更好的方法與指導。學生是學校發(fā)展的主導力量,一個學校里學生的身體健康、體形健美,呈現(xiàn)的是整個學校的精神風貌[7]。良好的體育藝術課程體系設置,不僅能夠增強大學生身體的協(xié)調性和靈敏性,也能潛移默化地改變大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和高雅氣質,使大學生的氣質更好、形體也更完美,自信心也能明顯得到增強。
2.2 緩解學習壓力,開發(fā)智力
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身體健康是開發(fā)大學生智力的前提,大學生只有保持正常的智力水平,才能高效地從事各種活動。從認知行為來看,積極的體育鍛煉可以誘發(fā)大學生向上的思維與情感。從生物學方面來說,大學生大腦的高級神經(jīng)系統(tǒng)決定其是否具有高效的學習效率,如果大學生能夠經(jīng)常去上大學開設的體育藝術課程,開展體育活動和身體鍛煉[8],不僅可以增強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活動能力,促進大學生身體得到更好的代謝,也能給大腦提供更多的氧氣,完善大學生的呼吸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方面的功能,增強大學生的記憶力,使大學生的思維更加靈活和敏捷。大學生在進行體育鍛煉時,大腦皮層容易得到充分的休息,學習效率會大大提高,學習成績自然能得到提升,更容易掌握知識。對于經(jīng)常學習藝術體育課程的大學生來說,能夠更好地理解與吸納體育藝術課程的精髓,知道如何用體育運動來緩解壓力,讓自己的身心感到愉悅。
2.3 提升人際交往能力,加強人際交往
大學生體育鍛煉建立的心理適應反映到人身上,就是對人際關系的適應。想要保持健康的心理,就必須維持學生與學生之間正常、友好的交往,學生與學生的交往折射出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9]。山東省曲阜師范大學進行體育藝術課程體系研究與實施,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參加體育鍛煉,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聯(lián)系,打破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孤立感,豐富學生的日常生活,緩解學生壓力,消除其孤獨的情緒,豐富學生的內心生活,有利于改善人際關系。
體育藝術課程的開展能夠給人們提供更多的交往機會,有助于消除各方面的文化差距,同時也有助于不善交際的大學生消除自己的孤獨心理,用于敞開心扉,提升人際交往能力。
2.4 形成穩(wěn)定的心理承受力
藝術類體育課程是以具有藝術性的體育運動項目為基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欣賞和實現(xiàn)形體美、姿態(tài)美、氣質美,培養(yǎng)自己對美的感知能力。通過個人身體外部形態(tài)和個人認知的改變,提高藝術修養(yǎng),促進學生的身心全面發(fā)展,最終形成穩(wěn)定的心理承受力。
體育鍛煉一方面可以提升大學生的智力,使大學生擁有健康的身體,另一方面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大學生脆弱的心理狀態(tài),不利于形成良好的自尊心。體育藝術類課程的內容形式豐富多樣,大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性格和興趣自由地選擇與挑戰(zhàn)[10]。大部分體育藝術類課程都是比較簡單的,但也不排除有一些較難的課程項目,參與這些較難的體育藝術課程項目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來鍛煉自己,從而培養(yǎng)自己承受挫折與壓力的能力,形成穩(wěn)定的應對生活與學習中的困難的心理承受能力。積極開展體育藝術類課程,能讓本來體質較差的學生找到鍛煉自己的方式,在自我挑戰(zhàn)中得到滿足感,從而增強自己的幸福感與喜悅感,在提升自身體質的同時,也能極大地增強自己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與信心。
高校領導不能僅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也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要讓學生擁有健康良好的心態(tài),一定要讓學生勞逸結合,而這恰恰是高校開展體育藝術類課程的最終目的,讓學生健康地生活和學習,用良好的心態(tài)對待生活中的困難。因此,高校領導不應忽視體育藝術類課程,要讓大學生的身體與心理得到平衡發(fā)展,實現(xiàn)陽光體育運動的目標。
3 結語
開展體育教育活動,目的是讓大學生養(yǎng)成以體育鍛煉為主的生活方式。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離開校園后,大學生仍會保持這種健康的生活狀態(tài)和強健的體魄。高校要加強對提高身體素質的宣傳,讓大學生明白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大學生步入社會后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環(huán)境。沒有健康的身體,再高的知識水平都沒有用武之地,只有養(yǎng)成終身鍛煉的習慣,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鍛煉中,才能更好地展現(xiàn)自身的風采。
參考文獻:
[1] 徐俊.體育教育專業(yè)專項選修課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內江科技,2011(5):94-95.
[2] 劉遠海,石裹瑩.對大學體育課選項情況存在問題的分析研究[J].咸寧學院學報,2007,27(3):147-149.
[3] 趙巍,王娟娟.高校體育課程設置調查與改革措施[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6,20(2):75-76.
[4] 王志軍.對我院體育教育專業(yè)排球專項課選修現(xiàn)狀的調查與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7,21(5):101-104.
[5] 翟豐.江蘇省普通高校體育選項課教學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9(1):113-115.
[6] 朱征宇.對體育教育專業(yè)專項選修課現(xiàn)狀與改革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3,23(1):105-107+114.
[7] 胡飛燕,田雨普.藝術·體育·藝術體育[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6):12-14.
[8] 陳敏,王海波.藝術類體育課程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07(6):715-716.
[9] 教育部直屬綜合大學體協(xié).中國高校體育改革回顧與展望[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0:1-5.
[10] 姜維強.對遼寧省普通高校體育課程設置的現(xiàn)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03(1):46-50.
作者簡介:王哲(1979—),男,山東鄒平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學校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