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穎華
摘 要:統(tǒng)編初中語文教材和人教版的不同,其在人教版的基礎上做了改進,改進最明顯的地方是名著導讀部分,名著導讀部分推薦的名著篇目做出了些許改變,并且編寫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導讀內容更加全面,教學方向更加明確。語文教學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名著閱讀,積累詞匯和寫作技巧,但在之前的人教版中,名著導讀只是存在于附錄中,不作為語文必修部分,而在統(tǒng)編版教材中,可以看到現在對初中語文名著閱讀的重視。而作為初中語文老師來說,要做到正確引導學生閱讀名著,培養(yǎng)他們閱讀名著的習慣,打下良好的寫作基礎。
關鍵詞:統(tǒng)編初中語文教材;名著導讀;教學分析
語文教材的改版,滿足了讓學生增加閱讀量的初衷,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統(tǒng)編初中語文教材格外注重語文課文的課外閱讀延伸,往學生的語文生活延伸,帶圖教學、讓學生自己閱讀、課上進行課外閱讀,讓學生真正愛上名著閱讀。這篇文章我就來分析一下統(tǒng)編教材的改變以及作為初中語文老師我是如何引導學生進行名著學習的。
一、統(tǒng)編初中語文教材的變化
我們不難發(fā)現,統(tǒng)編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是不同的,尤其是在名著導讀部分做了很多調整,我總結為以下幾點改變。
1.名著導讀位置發(fā)生變化
在“人教版”教材中,把名著導讀部分放在附錄中,而且不作為教學重點,教師也就將這部分當作課下作業(yè),讓學生選擇性閱讀,并不作為考試范圍,也不給學生進行講解。而改進后的統(tǒng)編版教材將這部分提前到每個單元,并要求老師重視這部分內容,在教學計劃中加上對名著的講解,讓學生在課堂上跟著老師進行系統(tǒng)性的學習,這既培養(yǎng)了孩子的自主閱讀能力,學生還能在老師的講解下對名著內容有更深的了解,這不只是位置的改變,還是對孩子閱讀能力的提升。
2.增加“專題研究”框欄
這也是統(tǒng)編教材較人教版的不同,它增設了一個“專題研究”專欄,是對本書中出現的名著而設立的專欄,里面設有思考題,還有靈活的讀書任務供學生選擇,為學生學習名著提供了方向,老師也可以先在課堂上進行小組討論,并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讓他們書寫讀書報告或感想。
3.新增“讀書方法指導”欄目
在統(tǒng)編初中語文教材中,為了不讓孩子們盲目地、漫無目的地讀書,教材特意設立了此欄目,這個欄目根據名著的體裁和分類對初中生進行閱讀方法指導。比如:一些簡單易懂的名著,就要求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深度思考作者要帶給讀者什么道理或者啟示。通過表層的文字去深究其深層的內涵;還有一些偏深奧的名著,就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先整體讀,再部分讀”,先整體抓文章的中心句,把握中心思想,再分讀各部分,進而理解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4.增設“自主閱讀推薦”欄目
本欄目除了有教材中要求學生學習的名著外,還為不同年級的學生推薦了不同的名著,供他們進行課下購買閱讀,實現課上課下共同學習,將學習時間增加為原有時間的二倍,讓學生閱讀更多的名著。
二、重視“名著導讀”的意義
首先,教師要明確“名著導讀”的意義,它是指學生在對這本書毫無了解的時候,提前閱讀一部分內容,所以統(tǒng)編版語文教材更重視名著導讀的內容和排版布局,目的是勾起初中生的閱讀欲望。所以導讀部分的內容需要新穎,需要對名著進行生動的語言描述,尤其當名著的體裁為小說時,名著引導就更需要精彩,并盡量將名著的精彩部分提取出來,讓學生對這部名著感興趣。但是名著導讀的意義不只是讓學生感興趣,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對名著有大致的了解,這樣學生就能更好地理解。所以,導讀的基礎是對內容的梳理,導讀的重要意義是通過優(yōu)美的語言進行名著的學習。
三、在統(tǒng)編版教材的引導下,老師應該怎樣進行教學
統(tǒng)編版教材是人教版語文教材的改進,在統(tǒng)編版教材中,將人教版放在附錄的名著閱讀提前,放到各單元進行教學。通過這種布局的變化,我們可以知道名著閱讀在現在的重要性,“閱讀不能增加一個人生命的長度,但可以增加他生命的廣度”“活到老,學到老”這些體現了閱讀會對一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起到重要作用。而作為初中語文老師,我們更應該注重名著閱讀的教學,引導學生培養(yǎng)自主閱讀名著的習慣,并要求他們多讀、多看、多想、多寫。那么怎么樣讓學生自愿讀名著,并盡可能快地理解名著呢?
1.教師要以身作則
我們要讓學生做到熱愛閱讀,首先要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習慣,在課上要和學生一起閱讀,營造一種良好的閱讀氛圍,在日常行為中影響學生,不要只要求學生閱讀而自己卻不做出表率。我們作為教師不僅要對名著進行閱讀,更要深入了解名著,不要只參考教科書,要自己去閱讀、去體會,只有經過這個思考過程才能明白學生在什么地方會遇到什么問題,在課堂教學時才能將這些問題給學生進行很好的講述和解答,必要時可以將自己的讀書筆記給學生進行展示,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讀書筆記的題材和形式,另一方面則可以起到榜樣的作用,告訴學生在閱讀名著的同時要進行深度思考,并引導學生去寫自己的讀書筆記。這樣當教師成為學生的榜樣時,學生也會自覺地去模仿老師進行名著的深度閱讀和完成相應的讀書筆記,這樣我們既能在課堂上讓學生去發(fā)現閱讀名著的樂趣,又能增強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基礎教學上,一定要給學生進行知識的擴展,比如學到一篇名作時,我們可以給學生介紹這個作者的其他作品,讓學生對作者有更深的了解。
2.舉辦讀書討論會
學生通過名著導讀對名著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要想讓學生進行深度了解,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取措施讓學生進行深度思考,比如舉辦讀書討論會或者課堂搶答小游戲。
在進行讀書討論會時,可以讓學生自愿結成小組進行交流。老師則負責就名著中出現的情景進行問題的設立,給學生時間進行討論或者要求他們用一段精彩的描述對名著學習進行總結,拿出一節(jié)到兩節(jié)課的時間,讓各小組在班內匯報討論結果。在學生討論過程中老師可以游走在班內為他們解答疑問,匯報完成后,選出優(yōu)秀小組并給予獎勵,激發(fā)學生討論和發(fā)言的積極性。還可以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讀書筆記的展示,在展示時由學生介紹自己的筆記,對這部名著學習之后還有沒有疑問。這類型的讀書討論會和讀書筆記展示會,既能鍛煉學生的表述能力和思考能力,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讓大家都參與到名著的學習中,這種獨立思考的形式,遠比老師只給學生傳授知識所達到的效果好。
3.給學生制訂合理的閱讀規(guī)劃
面對很難理解的名著,老師有的時候都會覺得有一定的困難,那么對于學生來說,如果沒有好的指導方法,在不久之后,學生就會對名著閱讀失去興趣,只有老師正確引導,才能讓學生在名著的世界里快樂暢游。老師指導方法的第一步是要為學生制訂科學合理的閱讀計劃,現在中學生課后作業(yè)已經占了他們大部分的時間,想要引導學生對名著閱讀產生興趣,首先就不要占用學生太多的課余時間。教師要盡量在課上讓學生進行名著的閱讀,其次是教師應為他們制訂具體的閱讀安排,當最近學習的名著比較簡單易懂時,教師就可以讓他們讀20~25頁,但如果名著比較難理解,則讓他們讀5~10頁即可。名著的教學以學生理解為主,而不是以教學進度為主。
四、名著閱讀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1.提升教師自身對名著教學的認識
在對學生進行名著教學之前,老師要樹立自身正確的觀念,提升自身對名著教學的認識。我們要清楚地知道名著教學是現在語文學科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名著是經歷了歷史的磨煉,流傳下來的經典之作,其想要傳達的思想和觀念是不會過時的,名著之所以被稱作名著,是因為其獨特的寫作手法和思想理念,這就要求老師不僅要掌握名著的基本知識,還要對名著有自己的體會和感想,盡可能讓學生對名著閱讀產生興趣,我們要清楚知道,初中生是不能完全進行自我閱讀和學習的,我們就是他們進行名著閱讀的啟蒙老師,所以我們必須重視名著閱讀的教學。
2.重視名著導讀部分
統(tǒng)編教材既然對名著導讀部分做出改進,那么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名著導讀部分的教學。首先在開展名著導讀教學時,要合理進行引導,妥善安排閱讀時間。根據名著的題材和類型進行教學安排,盡量讓學生在沒有讀這部名著之前,就對名著有一定的了解。統(tǒng)編版教材增加了名著導讀部分,并將人教版附錄的名著提到各個單元,就必定會將名著列入考試范圍,而在這種考試的壓力下,有許多學生的閱讀是被迫的,不經過思考是不深刻的,所以,就要求教師在對名著導讀教學時,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對名著閱讀產生興趣,讓他們發(fā)自內心地想去閱讀,而不是單純地停留在為考試而閱讀上。
3.注重教學創(chuàng)新
統(tǒng)編版教材是人教版的創(chuàng)新,在課本創(chuàng)新的同時,也要求教師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不能只局限于教科書的淺層知識上,也不能局限于教參的固化知識上,要做到創(chuàng)新,我所說的創(chuàng)新,不只是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還有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因為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思維和學習方法,所以我說的創(chuàng)新是要找到一個適合大部分學生的教學方法,要做到讓盡可能多的學生理解我們所講的知識,關注每個孩子的學習進度和作業(yè)完成情況。在寒暑假時,讓家長陪孩子一起讀名著,不要讓孩子在寒暑假松懈在學校養(yǎng)成的讀書習慣。
統(tǒng)編初中語文課本的改進,對名著導讀的重視,對名著原文的排版設計,可以讓教學方向更加明確。我們要有耐心、有信心去教好每一位學生,名著閱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長期的積累,培養(yǎng)學生閱讀名著的習慣,對學生的一生都會有幫助。從教師層面提高名著閱讀的重要性,多舉辦趣味名著閱讀的談論活動,更有助于學生對名著閱讀產生興趣,提高他們深度思考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徐海燕.統(tǒng)編教材使用背景下的中考名著閱讀題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2020(2):81-83.
[2]吳冬梅.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名著閱讀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J].學周刊,2020(10):65-66.
[3]李哥.統(tǒng)編本初中語文教材名著“導”與“讀”策略初探[J].名師在線,2019(27):38-40.
[4]金戈,洪東萍.“支架式”名著閱讀教學初探:統(tǒng)編初中語文教材名著課程實踐[J].語文教學通訊,2019(26):19-22.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