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寅冬 石寧 徐光順
【摘 要】目前,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已度過暴發(fā)高峰期,以小規(guī)模間歇性暴發(fā)為主要特點的后疫情時代為高等教育事業(yè)帶來新的持續(xù)性沖擊。如何在后疫情時期的背景下加快完成金融類課程信息化建設以適應后疫情時代的授課特點是當前金融類課程改革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本文以此為切入點,將以線上教學為主的SPOC教學模式應用于后疫情時期的金融數學課程改革中來,堅持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主導地位,同時輔以教育教學與生產實踐相結合以及教育教學與思政建設相結合的一體兩翼核心理念,為確保后疫情時期課程的正常教學進度與教學質量提供了保障。本文以《金融數學》SPOC混合式教學改革為例,其改革內容不僅限于簡單的將線下課程轉移到線上,而是立足于外部環(huán)境現(xiàn)實,在保留金融數學課程特色的同時大膽創(chuàng)新,將全過程差異化考核方式、思政建設進課堂以及產學研融合項目等部分融入到課程建設中來,從而構造出以學生為中心、能力為導向的課程學習框架,并從教學準備、教學實施、教學評價等方面詳細介紹了上述教學改革實踐過程。
【關鍵詞】后疫情時期;SPOC;混合式教學
一、引言
日前,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已度過爆發(fā)高峰期,耶魯大學全球健康政策與經濟學助理教授陳希接受《環(huán)球時報》采訪時候表示,我們應當習慣于和新冠病毒長期共存的后疫情時代。后疫情時代的主要特征為疫情已度過大規(guī)模集中暴發(fā)期,但隨時會面臨此起彼伏的小規(guī)模間歇性暴發(fā),同時需要應對延續(xù)期較長的全球疫情交叉?zhèn)鞑ヒ约凹竟?jié)交替性疫情爆發(fā)等情況的發(fā)生。對高校教育而言,后疫情時代可從各級各類學校正式恢復學生大規(guī)模返校、開展面授時算起。針對后疫情時代特點,高校完全恢復到疫情前的教育模式已不可能,因此,如何在后疫情時代背景下保障學習進度與教學質量是當前高校教育轉型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為全面貫徹山東省教育廳印發(fā)的《關于疫情防控期間進一步做好普通本科高校線上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通知》,金融學院金融工程系《金融數學》課程組針對后疫情時期特點,積極推進以“互聯(lián)網+教育”模式為主的混合式教學范式改革。通過采用多種線上互通工具,針對后疫情時期特點,以推進教學和課堂改革為切入點,堅持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主導地位;同時輔以教育教學與生產實踐相結合以及教育教學與思政建設相結合的一體兩翼核心理念,為確保后疫情期間課程的正常教學進度與教學質量提供了保障?!督鹑跀祵W》是金融類專業(yè)的核心選修課程,該課程不僅面向金融工程專業(yè)學生,同時也是泛金融類學科專業(yè)的核心課程之一。通過學情分析,發(fā)現(xiàn)學生課堂參與度不高,師生互動較少,課堂教學效果和滿意度不高,學生獲得感不強等問題。為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后疫情時期將充分利用以網絡教學平臺為主要授課途徑的混合式教學、同時將產學研協(xié)同項目以及課堂思政建設融合應用到課程教學中,從而以達到彌補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不足的同時,進一步調動師、生兩方面積極性,提高教學與學習效果的目的。
二、金課與SPOC混合式教學的含義和特點
金課,又稱為一流課程,是指計劃建設的一萬門左右國家級一流課程和一萬門左右省級一流課程。何謂“金課”?陸國棟教授指出,可以將金課看作是高質量課程的統(tǒng)稱。這里所指的“課程”,總體而言還是以課堂為核心,涉及課堂內外、課程始終、師生角色、考核評價?!敖鹫n”的基本特征或可歸納為三個方面,即:師生互動、關注過程、嚴格要求。 “兩性一度”是“金課”的標準,即高階性、創(chuàng)新性、挑戰(zhàn)度。所謂“高階性”,就是知識能力素質的有機融合,是要培養(yǎng)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所謂“創(chuàng)新性”,是指課程內容要反映前沿性和時代性,教學形式呈現(xiàn)先進性和互動性,學習結果具有探究性和個性化。所謂“挑戰(zhàn)度”,是指課程有一定難度,需要跳一跳才能夠得著,對老師備課和學生課下學習有較高要求。
混合式教學是指將傳統(tǒng)的面授教學與在線教學相結合的一種“線上”+“線下”的教學模式。教學中既要發(fā)揮教師引導、啟發(fā)、監(jiān)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 又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從而將學習過程由淺到深的整合,進而達到實現(xiàn)深度學習的目的。
SPOC (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規(guī)模限制性在線課程)最早是由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Armando Fox教授提出,亦被稱為“后MOOC 時代”,究其本質,是對MO O C的繼承性發(fā)展。Small改善了MOOC由于Massive而引起的班級規(guī)模過大而無法實時監(jiān)督、實時反饋的弊端,Private限制了課程準入條件,只有被認證的學生才擁有課程資源的訪問權。
與MOOC注重領域不同的是SPOC讓教師更多地回歸校園,回歸小型在線課堂。課前,教師是課程資源的學習者和整合者;課堂上,教師是指導者和促進者,隨時為學生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指導,共同解決遇到的難題。SPOC是課程,具備課程的結構性和系統(tǒng)性,不是簡單的學習資源堆積。因此,相較于傳統(tǒng)的以MOOC為主的教學改革,SPOC這種學習方式更貼近于后疫情時期高等教育實際,既融合了MOOC的優(yōu)點,又彌補了傳統(tǒng)大學課堂教學的短板,滿足了以學生為主導的專業(yè)課學習的本質,從而實現(xiàn)線上線下教學的有機融合,激發(fā)了教師的教學熱情和課堂活力。
三、《金融數學》金課教學改革特色
《金融數學》是一門以數理化手段來解決金融問題的集金融理論前沿、數學方法與工程建模思想于一身的先進金融課程,其課程屬性決定了其具有學科交叉性、技術性以及實踐性等多種學科特點。通過多階段跟蹤教學評價發(fā)現(xiàn)學生在本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存在畏難情緒,相較于理論儲備,實踐積累明顯不足以及重結果而輕過程等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為有效解決上述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本次SPOC混合教改圍繞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學習模式,著重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性探索,具體結構如圖1所示:
(一)SPOC在線課程建設
結合后疫情時期教學以線上為主線下為輔的特點,在線課程建設過程中,除完整介紹課程大綱所要求的教學內容外,同時緊追國內外金融衍生品市場發(fā)展腳步,將現(xiàn)實經濟熱點問題以網絡鏈接或公眾號的形式實時加入到線上資料與討論案例中來,從而保持課程內容的創(chuàng)新性和時代性,促使學生主動探尋經濟熱點問題與爭議問題進而提高每一位學生獨立思考與總結能力等。
(二)思政建設進課堂
針對疫情期間推出的一系列推動恢復國民經濟的實時經濟政策與規(guī)劃,組織學生們以專題討論的形式進行相應的學習與討論。在線上專題討論過程中,以增強抗疫信心為出發(fā)點并結合金融數學課程特色,從專業(yè)的角度對不同的政策進行分析與解讀。通過線上抗疫專題討論的形式,進一步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穩(wěn)定了疫情期間學生的情緒?;顒蛹ぐl(fā)了學生們的討論參與度,參與者眾多且反響良好,討論中不僅提升了學生們的理論素養(yǎng),同時堅定了同學們對戰(zhàn)疫必勝的信心。
(三)產學研三者協(xié)同
以上海證券交易所與杭州同花順數據開發(fā)有限公司的產學研合作項目為基礎進行產學協(xié)同,讓學生在學習衍生品理論的同時同步參與相關金融衍生產品的模擬交易過程,并利用翻轉課堂的形式進行匯報交流。以校企合作項目或模擬交易賽事為依托,更好引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實踐能力,激發(fā)學生對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的參與度與認同度,從而更好為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四)全過程差異化考核
課程考核摒棄了以往的教學成績評定方式,轉為全過程差異化考核。所謂全過程是指一改往日的以期末考試為主的成績評定方式,轉為以平時成績?yōu)橹?,期末成績?yōu)檩o的成績評定方式;所謂差異化是指提供多種平行的成績獲取途徑,由學生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恰當的成績獲取方式。通過全過程差異化考核,目的在于改變以往教學過程中學生重結果而輕過程的固有問題。
四、SPOC混合式教學實踐
本文實踐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教學過程包含教學準備、教學實施、教學評價,根據教學評價進行教學反思,對課堂教學設計、網絡教學資源和教學實施過程進行改進,從而形成一個教學閉環(huán)。在綜合國內外SPOC 混合教學模式基礎上,本研究設計了如下混合教學模式框架(見圖2) 。
(一)教學準備
課程組通過學習內容、學習目標、學生情況分析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教學活動設計使用學習通等網絡平臺貫穿整個課堂,充分應用其各項功能,以達到預期目標,以《期權與期權市場》為例講述混合式教學在課程中的應用,該板塊的課堂教學設計如表1所示。
(二)教學實施
課前課程組通過線上平臺發(fā)布作業(yè),推動學生看PPT、錄課視頻等學習內容,任課教師根據學習通平臺顯示的學習軌跡在線反饋,學生及時改進,提高學生作業(yè)提交率和作業(yè)質量,確保學生在課前了解期權的定義種類等基礎知識,將更多的課堂時間聚焦于理論與具體應用的結合。
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對金融衍生品市場的交易機制、交易策略、定價及應用進行知識點通過在線直播的方式進行線上面授的同時,將課程資料展示在移動客戶端,學生通過線上提問、討論、評價等信息,便于師生交流和信息的及時交互。教師重點講授基本知識和應用案例后,學生分組實施反轉課堂。翻轉課堂過程中學生可以隨時查看已上傳的教學視頻以及網絡教學平臺提供的其他相關內容,不同層次進度的學生可以針對性的自主學習,從而避免了傳統(tǒng)的以教為主大水漫灌式的重復講解。與此同時,作為教師可以從純粹的內容講解中解放出來,將更多的時間用于任務引導和主持討論,在授課過程中實現(xiàn)任務實施反饋和改進,有助于學生及時深入地理解知識點并加以應用。
課后教師與上交所合作講師通過在線學習平臺發(fā)布問卷調查、拓展任務以及打卡學習,并通過多種平臺參與學生課后討論與答疑等,指導學生利用上海證券交易所提供的模擬交易平臺對期權等產品的交易機制和交易策略進行實務操作。學生參與問卷調查反饋課堂學習情況,根據自身學習情況選擇性拓展學習,這一階段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總結升華。
(三)教學成績評定方式
《金融數學》課程的考核方式采用平時+期末成績的方式進行。為激發(fā)學生課上和課下學習積極性,強調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過程性學習,培養(yǎng)團隊合作意識,我們反轉往日評定標準,將平時成績(由四個部分組成)占比提高至70%并提供差異化考核方式,總成績=隨堂簽到(或學習打卡)(15%)+線上中期考核(或課程論文)(15%)+翻轉課堂(或擴展閱讀報告)(20%)+實務操作(20%)+期末成績(30%)。
通過教學平臺(學習通)可以掌握學生與課程相關的實時學習數據,教師在“成績管理”設置各項學習活動的權重,平臺自動生成的學生成績和學習報告迅速精準,極大填補了教與學之間的信息空白,使得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了然于胸,為教師進一步改進課堂教學設計提供依據,也能通過數據了解班級個體差異,進行針對性教學。
(四)學生對SPOC混合式教學的接受度
通過引入專題討論思政案例,同學們的家國情懷、團隊合作意識得到明顯提升;通過產學研三者協(xié)同以及翻轉課堂的設計,學生的實踐能力與積極性得到較大的提升,在上交所舉辦的全國高校期權模擬交易大賽中成績優(yōu)異;通過網上打卡學習和成績評定標準改革,學生的學習深度和廣度得到提升,學習的參與度變化顯著。與其他平行班同學相比,實驗班(已進行混合式教學改革)學生在知識儲備、專業(yè)能力和素質能力等方面有顯著提高,改革成效顯著,詳見圖3。
五、結論與反思
后疫情的教學相較于平時,受外部環(huán)境約束,以線上教學為主的混合式教學理念的落實程度更為明顯,教學過程中各環(huán)節(jié)綜合利用多種線上平臺傳遞數字資源和組織教學活動,對加強師生間的互動交流,較好實現(xiàn)混合式教學理念的落地,以及對推動信息化教育改革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實踐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例如思政案例的體系性和完整性需要持續(xù)建設、教材等教學資源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實務操作環(huán)節(jié),同學的參與程度和質量需要進一步提升等諸多問題。
解決實踐中出現(xiàn)的問題,一方面需要學校相關管理部門與輔導員團隊的大力支持,進一步挖掘與課程內容相關的思政元素,構建更加完整的課程思政體系;另一方面亦需要教師的積極參與,提升教學資源的信息化程度的同時緊追國內外金融衍生品市場發(fā)展腳步,改進教學設計從而引導學生樂于參與學習、翻轉課堂的匯報展示,提高每一位學生的參與程度和質量等等,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教師團隊的進一步探索和實踐。
(山東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金融工程系,山東 濟南 250014)
參考文獻:
[1]程康.“雨課堂”支持下的財務分析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時代經貿,2019(35).
[2]成亞玲,譚愛平.基于慕課的混合學習教學設計探討[J].成人教育,2018,38(7).
[3]杜建,詹啟敏.后疫情時代促進我國醫(yī)學發(fā)展的思考與建議[J].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20,52(3).
[4]陸國棟.治理“水課”打造“金課”[J].中國大學教學,2018(9).
[5]任玉萍,贠志峰,孟延豹.后疫情時代,智慧校園建設的挑戰(zhàn)和契機[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20(9).
[6]施鑫煜,方明.基于超星網絡教學平臺的混合式教學實踐——以《數控加工工藝與編程》課程為例[J].輕工科技,2020,36(4).
[7]王運武,王宇茹,李炎鑫,李丹.疫情防控期間提升在線教育質量的對策與建議[J].中國醫(yī)學教育技術,2020,34(2).
[8]王竹立.后疫情時代,教育應如何轉型?[J].電化教育研究,2020,41(4).
[9]王怡怡.“SPOC+翻轉課堂”模式在基礎教育實踐中運用的可行性分析[J].教學研究,2018,41(5).
[10]吳美玉,易禎,王聿良.MOOC+SPOC混合教學模式重構研究[J].教學研究,2019,42(6).
[11]喻國明.重拾信任:后疫情時代傳播治理的難點、構建與關鍵[J].新聞界,2020(5).
[12]鄭冬梅,李奕松,劉京國.新時代背景下打造金課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