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雯
摘 要:構(gòu)建小學語文互動課堂是與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的教育觀念相適配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得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從而幫助學生更加靈活的掌握課堂知識,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語文素養(yǎng)。小學語文互動課堂目前還處于完善階段需要教師結(jié)合學生的特點認真探討,探討出打造高效的互動課堂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教學;互動課堂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一直是采用教師“言滿堂”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能夠保證一定的學習效率所以沿用至今,但是從實際效果來看在這種教學模式中的學生都缺乏一定的思考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對語文學習普遍興趣不高,對學生未來語文學科的學習埋下了隱患。而互動式教學模式如果運用得當,對于小學生而言是一種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的過程,不僅能夠保證高效的課堂效率也能激發(fā)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有效提高學生靈活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
一、結(jié)合多媒體技術(shù);營造良好的互動氛圍
課堂氛圍對學生參與互動的心態(tài)有著直接的影響,面對沉悶嚴肅的課堂氛圍,小學生對與教師互動產(chǎn)生一定的抵觸心理,被提問在學生看來是一種變相的懲罰方式,在這樣的心態(tài)影響下,學生不會愿意主動參與互動,那么互動課堂教學模式也就無法進行。因此,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對打造高效的小學語文互動課堂至關重要,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好奇心強,對圖畫色彩、聲音比較感興趣的特點結(jié)合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創(chuàng)造與所學內(nèi)容相配的氛圍,讓學生不自覺地集中注意力參與進課堂互動之中[1]。
如,在進行《小蝌蚪找媽媽》的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分段讀文章,讀到第一段描寫小蝌蚪的外貌時教師利用投影儀為學生展示小蝌蚪的樣子,然后再配之以動畫畫面,引起學生的興趣。然后讓學生在閱讀第二自然段,在閱讀完畢后為學生展示鯉魚媽媽與小蝌蚪對話的樣子。此時教師可以提問“這些小蝌蚪在見到鯉魚媽媽時心里會想什么?聽到鯉魚媽媽的回答內(nèi)心又會有什么想法,請同學們想像一下來與大家一起分享?!蓖ㄟ^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展示與文章有關的內(nèi)容能夠極大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讓學生對文章的內(nèi)容理解更加深刻,而且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營造視聽結(jié)合的氛圍也能夠讓學生放松心情,愿意主動與教師、與其他學生一起進行互動。
二、教師轉(zhuǎn)變教育觀念;構(gòu)建良好師生關系
教師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態(tài)度與主動性,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學習自主能力較弱一切都是以教師的方法為準,在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之中教師與學生是一種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這就使得師生關系過于緊張嚴肅,部分學生在教師面前大氣都不敢喘更別提主動回答問題,而學生不主動回答問題,僅是依靠教師點名提問,那么互動課堂也就流于形式,沒有達到建立這種教學模式希望達到的教學效果。因此要想打造高效的語文互動課堂需要教師轉(zhuǎn)變自己的教育觀念,將學生看作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同時利用語言的藝術(shù)與學生拉近關系,構(gòu)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敢于在教師面前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讓課堂變得活躍起來。
如,在進行《大青樹下的小學》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進行文章初讀然后讓學生自己總結(jié)文章主要人物有誰,哪個部分是學生覺得最有趣的,在學生回答之前,教師可以自己先進行這兩個問題的回答,利用語言藝術(shù)對學生說“老師剛才與你們一起讀了這篇文章也想回答這個問題,你們可以讓老師搶在你們前頭先回答嗎?”學生會回答“可以”此時教師要用幽默的語言說“那我可要讓你們沒有什么可說的了,等到你們回答的時候不要哭鼻子哦!”教師先回答是為了引導學生主動回答問題,此時教師的回答一定不要是標準答案,語言要口語化同時只選幾樣進行簡要說明。也可以留幾處錯誤讓學生發(fā)現(xiàn)并且糾正教師的錯誤,當學生回答完畢后也要強調(diào)這幾處錯誤是自己故意展示給學生的為的是觀察學生是否認真聽課,在教師的引導下不僅拉近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也讓學生愿意主動與教師進行互動,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組織互動小組進行實踐;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互動
課堂互動的形式除了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還包括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學生與學生進行互動時學生的心理壓力較小,更愿意主動思考然后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師要積極組織小組互動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互動。小學語文教師可以事先為學生布置好學習任務,學生通過互動完成教學任務,能夠提高溝通能力、自主學習能力。
四、積極面對學生的質(zhì)疑,抓準機會鼓勵學生互動探究
在進行語文互動課堂時要允許小學生提出質(zhì)疑同時也要積極面對學生的質(zhì)疑,分析學生質(zhì)疑的價值,如果問題比較好則先不回應質(zhì)疑而是讓學生進行互動探究一起分析質(zhì)疑的合理性與科學性,讓學生進行回答,最后教師再進行總結(jié)回應,評價要正面,回答要客觀,讓學生更愿意提出自己合理的看法,幫助小學生更好的學習語文知識。
總結(jié)
要想打造高效的互動模式,首先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真正的轉(zhuǎn)變教育觀念,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或幽默或親切的語言藝術(shù)構(gòu)建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教師可以結(jié)合多媒體技術(sh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互動氛圍,組織小組互動合作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互動,積極面對學生的質(zhì)疑,轉(zhuǎn)準機會鼓勵學生研究問題的正確性,提高學生靈活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羅河英.小學語文互動課堂的打造[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