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晶
所謂分層教學就是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根據(jù)學生智力因素、學習能力、知識基礎等指標將其劃分成多個不同的層次,然后根據(jù)各個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開展教學活動。在分層教學中,“因材施教”理念得到充分落實,各個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充分滿足,學習能力也得到進一步提高,最終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目標。
所謂分層教學,從字面上即可理解,就是將學生劃分為多個不同層次,然后在學生自身實際學習能力、發(fā)展?jié)摿Φ幕A上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從而人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且學生在此過程中也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和提高。在現(xiàn)代教學中,各個階段的教學都在積極應用分層教學模式,并根據(jù)學生的現(xiàn)狀將其分化為多個不同階層,這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中職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十分關鍵,也十分必要,具體必要性可以從兩個方面分析:
第一,站在學生的角度上來說,分層教學法可以協(xié)助學生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提高自身的學習信心,從而使學生在自身現(xiàn)有能力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提高。這對學生未來的學習與工作有積極影響,可以使其建立較強的學習信心與幸福感。因此,對分層教學法的應用可以在極大程度上滿足學生提高自身能力的需求。
第二,站在教師的角度上來說,通過分層教學法可以充分了解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并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計劃,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另外,分層教學法的出現(xiàn)也是促進教師自身能力發(fā)展的一種手段。
3.1 學生分層
在中職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掌握所以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與學習能力,然后通過多種測試將學生劃分為的三個層次。A層為優(yōu)秀生,也就是基礎扎實、學習積極性較高、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B層為提高生,也就是基礎較為扎實,但是因為學習習慣、學習動力等各個方面因素導致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C層為基礎生,也就是基礎薄弱、學習主動性與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在完成一個階段的學習以后,教師都要根據(jù)學生該階段的學習情況與測試成績調整層次,有效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
3.2 明確目標,分層備課
在分層教學中,教師給各個層次的學生樹立與其相符的教學目標,既給他們難度與壓力,又給他們信心與希望。針對A層的學生,要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能力、語言運用能力,并使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針對B層的學生,激發(fā)其學習興趣,使其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提高自身的聽說讀寫能力;針對C層的學生,要培養(yǎng)其學習興趣,不斷扎實自身的英語基礎,掌握基本單詞、句型與課文。例如在英語基礎模塊的教學中,教師對Unit 1 該知識點進行備課的時候,可以制定以下教學目標:①掌握本單元所有的詞匯與短語。②對交際用語和服務用語有充分掌握與運用,如What can I do for you;Please fill out this form;A double room or a single room等;③對課文內容可以利用所學知識流暢的復述出來,并開展對話。A層的學生將上述三個目標全部都完成;B層的學生完成目標①和目標②即可;C層的學生完成目標①即可。
3.3 課堂教學分層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兼顧到所有學生。通常情況下,對于教師的提問好學生能夠及時作出反應,而教師也會誤認為這是全班同學的反應,繼續(xù)講解后面的內容,忽視了差學生的反應。為此,教師要兼顧到所有學生,針對A層和B層的學生,教師可以選擇難度較大的資料,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針對C層的學生,教師要選擇一些基礎資料,先扎實學生的基礎,激發(fā)其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然后再慢慢增加資料的難度,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例如在課堂教學結束的時候都會有一個自由練習活動,在中職教學第一冊第一節(jié)中,都會有一個提問環(huán)節(jié),如:What did you do during the summer?這個問題可以讓A層的學生進行回答;然后再針對教材中 Listening and Speaking進行提問,如There are several uses of listening,該問題可以讓B層和C層的學生進行回答。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錯誤,并進行糾正,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表揚,尤其是B層和C層的學生,從而進一步增加這些學生的學習信心。
3.4 作業(yè)分層
學生在完成課堂學習以后,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一個有效途徑就是課后作業(yè),因此,教師也要分層布置課后作業(yè),讓各個層次的學生有針對性的完成課后練習,強化對知識的掌握。A層學生:在掌握課堂所學內容的基礎上閱讀大量課外書籍,提高的自身聽說讀寫能力以及實際運用能力。B層學生:掌握教材基本內容,對課文內容、單詞以及詞匯進行抄寫、背誦,并主動聽英語錄音帶;C層學生:聯(lián)系教材中的基礎內容,特別是音標、音調。通過分層作業(yè)的布置,可以有效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避免出現(xiàn)“吃不飽、吃不下”的現(xiàn)象,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
3.5 分層評估,激勵為主
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成效以及教學目標是否實現(xiàn)的一個檢驗方式就是考核評估,因此,教師要提高對評估的重視度,發(fā)揮分層評估的作用,及時獲取有效信息。在評估的過程中, 教師可以應用多種評估方式,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對于A層的學生,教師可以應用“競爭式”評估方式,讓學生通過與其他學生競爭,在競爭中不斷提高自身英語素養(yǎng)與綜合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悅;對于B層的學生,教師可以應用“激勵式”評估方式,不斷激勵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缺點,并指明改進方向,使學生在改進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英語學習水平;對于C層的學生,教師可以應用“表揚式”評估方式,看到每個學生身上所具有的亮點。不管在課上的學習中還是在課下的學習中,都要及時表揚學生,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悅。
除了對學生課堂學習情況的評價之外,還要對學生的考試成績進行分層評價。針對A層次的學生,教師要重點分析他們試卷中還具提高空間的地方,并適當給予他們一定壓力,增強其學習動力;針對B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重點分析他們的弱項,如聽力或者寫作,然后再有針對性地教學,從而解決學生的弱項問題;針對而C層次的學生,教師主要是對他們學習中存在的錯誤進行糾正,如單詞用法的錯誤、基本語法的錯誤等等,并督促學生進行改進,從而有效掌握單詞和基本語法的正確使用方法。
綜上所述,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分層教學的實施可以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有效落實“因材施教”理念。另外,分層教學還可以有效解決因學生學習能力不同而難以實施教學活動的難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的感受學習英語的樂趣,促進其英語綜合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作者單位:通化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