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麗梅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道德教育的滲透,重點要符合小學生的道德發(fā)展特點,讓小學生從語文的學習中得到更多道德問題的思考,認識和理解,并且通過理論和實踐的學習,讓小學生能夠通過踐行道德規(guī)范,體會到道德的內涵,增強他們自覺遵守道德的主動性。
【關鍵詞】語文教學?道德教育?角色扮演
在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到,小學語文這門學科是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滲透的重要學科,能夠促進小學生道德健康發(fā)展的重要的學科。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抓住這門學科的基本特點,從課標的要求出發(fā),重視道德滲透教育工作。課標的這一理念,奠定了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進行德育的必要性及迫切性。
一、通過詞語的學習進行道德教育滲透
小學生學習語文要從最初的一個字、一個詞開始,中華語言文字博大精深,小學生需要不斷地積累,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含義,并且做到熟練地運用。而這些語言文字本身里面承載了很多的道德元素,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引導帶動學生發(fā)現(xiàn)其中的道德價值,并且能夠結合生活實際中的情況加深理解。每一個字每一個詞在文章中的使用都是經(jīng)過反復謹慎地推敲的,所以,這些都是語文教材中的閃光之處。在教學中,我們要抓住這些閃光點不放,引導學生比較、分析、咀嚼、吟誦,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匠心,深刻理解詞語的思想內容,讓它們真正地在學生的腦海里閃光。這樣,既進行了詞語的訓練,又滲透了思想教育。
所以,小學語文教師也要適當?shù)亟o學生進行拓展,尤其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們能夠理解這個詞之所以放在這個地方,其用意何在,能不能用其他的詞來代替,這說明了什么,從道德的層面進行深入挖掘,學生對這些問題經(jīng)常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二、通過角色扮演活動進行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特別強調知行合一。所以,在課堂上,小學語文教師經(jīng)常通過文字、語句和課文的講解,讓學生明白很多的道德規(guī)范和原理。然而,這些道德規(guī)范和原理在生活中該如何應用呢?學生是否能夠從思想上產(chǎn)生深刻的認同呢?這些最好通過體驗的方式來加以實現(xiàn)。選擇一些受到小學生歡迎的課文,教師通過編排成劇本的形式,組織小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并且為了起到更好的道德教育的效果,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對某些細節(jié)進行改變,去推測人物的心理,去推測當時人物為什么會做出這樣的決定,會表現(xiàn)出那樣的行為,通過這樣的引導和啟發(fā),學生們對每個角色的理解會更加豐富飽滿,所以,在表演的時候,角色的形象也更加生動感人。那么,小學語文教師就要將角色扮演這種形式有效地穿插進行教學中,因為角色扮演的確需要學生提前有更加充分的準備,所以,需要消耗比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因此,角色扮演不宜過多,在每個學期有一兩次就可以了,但是要把角色扮演的綜合教育效果充分地展現(xiàn)出來,要讓學生在準備表演以及在與觀眾互動的過程中感受道德在其中發(fā)揮的作用和力量。
三、在文本中針對人物形象滲透德育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很多的課文都涉及到人物的故事,這些故事或是經(jīng)典的寓言故事,也可能是一些人物傳記方面的內容,之所以將這些人物的故事入選到我們的教材中,編者一定會有道德方面的考慮,這些偉大的人物形象,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或是在人類文明史的發(fā)展過程中,描上了濃重不可磨滅的一筆,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所以,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抓住這些人物形象學習的機會,提高小學生從人物形象中感受到道德精神力量的能力。從每一個人物的故事中,抓住這些人物的行為和語言等這些細節(jié)的特征。教師都可以進一步地讓學生思考他們?yōu)槭裁磿羞@樣的表現(xiàn),這反應出來他們具備什么樣的特征,尤其是道德上的特征,通過這樣的啟發(fā)引導,小學生一般都能夠認識到,雖然同樣的環(huán)境也有很多的人,但是不一定所有的人都會做出同樣的選擇。這與人的信念是分不開的,所以,一個人的道德信仰可以影響到一個人的行為,也會塑造一個人。借助這些人物形象的故事,教師要啟發(fā)學生們認真地思考自己的特點,并且能夠規(guī)劃自己的未來,雖然在小學階段對未來有清晰的規(guī)劃還比較困難,但是能夠讓他們從道德成就等方面對自己有一個期望,那么,這些較高的期望,就好像一個燈塔一樣,指引著孩子們努力向前,讓小學生在一些艱苦的學習活動中堅持下來。
總體來看,小學語文教學是進行道德教育滲透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善于引導和啟發(fā),善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思考理解認同到行動上的積極實踐體驗,讓小學生對道德有正確的認識,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去豐富學生的社會認識,讓他們成為一名富有責任感,有愛心、有擔當?shù)纳鐣髁x事業(yè)接班人。
參考文獻:
[1]馬玉平.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的滲透[J].甘肅教育,2019,(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