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標視域下,創(chuàng)新小學英語教學,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自學能力。對很多孩子而言,小學也是他們系統(tǒng)性進行英語學習的初級階段。為此,教師可以通過促進學生閱讀英語繪本的方式,在圖文并茂的閱讀中提升他們的詞匯、句式及語法等的積累量,實現(xiàn)語言的輸入與輸出,開闊學生的眼界,構建生動課堂。同時,這也是一種與小學生認知意識、理解能力、學習特點等相適應的學習方式。基于此,筆者結合自身執(zhí)教經(jīng)驗,展開對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策略探析。
【關鍵詞】英語繪本;小學英語;運用;策略
【作者簡介】劉勝利,江蘇省昆山市周市鎮(zhèn)永平小學。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英語作為一門具有人文性、工具性雙重屬性的學科,需要教師關注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依據(jù)教材重點內容,羅列知識點,讓學生進行記憶性學習的授課方式,不僅在無形中加大了英語學習的難度,也會造成學生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的問題。同時,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更重視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故此,教師需領會新課標精神,牢牢把握教材育人特點,加強對英語繪本的運用,以便更好地吸引小學生的課堂關注力,幫助他們克服畏難情緒,提升施教效率,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口語交際的話題,并培養(yǎng)其良好的閱讀意識。以英語繪本為引導,可以使課堂教學內容更加充實豐盈,促使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的語言學習能力。
一、少兒英語繪本的特點
1.具有較強趣味性。英語繪本,可簡單理解為“用圖畫繪制成的英文書”,其內容主要是以圖畫為主,附帶少量、必要的英語注釋。英語繪本有的是講故事/童話,有的是以趣味形式講述知識,以便立足于兒童的視角探索未知世界,從而幫助他們認識多彩世界,實現(xiàn)多元智能。在西方國家,繪本也是在家庭教育中應用十分廣泛的兒童讀物,被公認為“最適合孩子閱讀的圖書”。而將其運用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依據(jù)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認知發(fā)展、生活經(jīng)驗,使他們在看圖畫、讀故事的過程中了解世界,跟隨故事情節(jié)、繪本內容的引導而產生情緒波動、多樣情感。通過色彩豐富的畫面、精美的插圖講述故事,既有助于吸引學生的關注力,也更富有趣味性,助力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能力等發(fā)展,帶領他們更好地了解現(xiàn)實社會及事物規(guī)律,在充滿童真的講述中保護童心、在激發(fā)童趣的過程中促進學生積極閱讀。
2.編排具有節(jié)奏性。從英文繪本的表述方式來看,其注重節(jié)奏編排的合理性。在英文繪本中,講述故事主要用兩種語言——圖片、英文。以The Magic School Bus為例,其著重對科普知識的講授,但并非以平鋪直敘的方式向學生傳遞知識,而是關注小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既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又十分注重行文節(jié)奏。其中,多以常會詞匯、簡單句式為主,穿插著少量的復合句,并且,有助于學生在閱讀的同時了解現(xiàn)在時態(tài)、過去時態(tài)及將來時態(tài)。
3.符合小學生認知。英語繪本之所以被作為兒童讀物的首選內容,是因為其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又重視教育性,更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而且,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英語繪本,還將打破課堂授課的限制,使孩子們更好地放飛想象力,提升創(chuàng)造力,了解異域文化,感受不同的風土人情,開闊其知識眼界,使他們具有包容的心態(tài)與廣闊的視野。
二、當前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存在的問題
1.有些教師對英語繪本的運用缺乏重視。新課改的核心是“一切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隨著新課標的全面實施,教學模式的推陳出新,很多教師開始升級教育理念,引入繪本教學。但英語繪本的運用主要還是停留在興趣課程中,與教學內容的結合不夠緊密、難以發(fā)揮有效作用。
2.部分教師對英語繪本的選擇較為隨意。為使英語繪本起到促進課堂施教的作用,教師需依據(jù)教學內容、不同學段的學生思維發(fā)展等,對繪本進行篩選。同時,還應關照班級學生的不同閱讀興趣。而有些教師雖然意識到英語繪本的重要性,但在教學引導中對繪本的運用卻帶有較大的隨意性。
3.教學方式給繪本教學帶來一定的限制。在我國,英語繪本與教學融合的研究尚處于初級階段。雖然很多教師開始應用創(chuàng)新模式,注重構建多元教學情境,但仍以顯性學力作為衡量學生英語水平的重要“標尺”。應試思維影響下,有些教師則認為在課堂中運用英語繪本較為浪費時間,因此多將其放于課下。家長素質參差不齊,有的家長缺乏科學的教育引導意識,多讓孩子自主閱讀,其實際效果可想而知。
三、淺議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必要性
1.促進語言輸入,豐富學習感受。首先,語言學科的教學推進,離不開真實、有效及大量的語言輸入,夯實學習基礎。為構建良好的語境,加強學生對英語的理解,豐富他們的英語學習體驗,教師應注意運用英語繪本,讓學生進行趣味閱讀。如此一來,不僅將培養(yǎng)其良好的閱讀能力、自主閱讀興趣,更將使其在看圖閱讀中豐富自身的詞匯量。
2.降低理解難度,發(fā)展發(fā)散思維。其次,小學生思維仍以具象認知為主[4],他們對事物的判斷更多時候依靠的都是第一印象。以往課堂中,英語教學之所以效率欠佳,主要便是教師習慣以自我視角進行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置,忽略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感受。而很多學生因性格靦腆、較為內向,即便存在不理解也并不會主動向教師提問。運用英語繪本,通過多彩的插圖、以圖文并茂的方式促進學生的英語理解,將大大降低學生學習理解難度。外加在師生密切互動中進行繪本閱讀,有助于促進學生快樂閱讀,使其具有良好的發(fā)散思維。
3.增強閱讀趣味,培養(yǎng)學習意識。再次,英語繪本的選題、內容情境、故事設置等多從兒童的視角展開,具有較強的趣味性、生動性。將英語繪本與小學英語課程整合,能促使學生養(yǎng)成每日閱讀的習慣,從而實現(xiàn)對教學內容的重構,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4.實現(xiàn)多邊互動,構建良好氛圍。最后,英語繪本中既有溫情的故事,也有神奇的際遇,更有對世界的創(chuàng)新解讀。將英語繪本作為教學切入素材,并科學的挑選讀物,有助于增加師生間的共同話題。雙方可就某一繪本內容,用英語進行初步的閱讀感受分享,使學生升級自我認識,在構建生動、融洽英語課堂中,形成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同時,更將有助于展開生生之間的閱讀探討,使其交換閱讀感受、展開英語的口語交際。
四、簡析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策略
1.分析學情,挑選適宜繪本。小學生因受年齡與自身認知影響,在課堂中經(jīng)常發(fā)生走神現(xiàn)象,英語閱讀也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擾。為此,要促進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構建高效課堂,在正式授課前,教師應展開大量的繪本研讀、調查,以調動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為出發(fā)點、以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提升為目的,依據(jù)適宜性、科學性原則,為學生挑選繪本,使其與課堂教學內容緊密結合。例如:在譯林版三年級下冊“Where' s the bird?”的教學中,需要學生能夠正確應用疑問句Where' s…來詢問地點,并能夠進行回答。為此,教師可運用I Am Fire繪本,在“Fire heats your soup.”的頁面,教師可以以問題“Where' s the soup?”引導學生觀察圖畫,有的學生會說“The soup is warming in the pot over the fire.”,還有的學生會說“The soup is in the white pot.”。在“Fire warms your rooms.”頁面中,教師可以繼續(xù)提問“Where' s the fire?”等。通過繪本的運用,學生能夠運用It' s in/on/under/behind等介詞作回答,準確地表述物品的具體位置。
2.做好鋪墊,激發(fā)閱讀興趣。為了打造高效英語課堂,讓學生更加喜愛閱讀繪本,教師也需做好教學鋪墊,使英語繪本與課堂施教有機融合。為此,教師可依據(jù)知識特點,較為靈活地選擇游戲教學法、小組探究合作法、生活化教學法及實踐教學法等。并且,還可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使其輔助英語授課,讓繪本閱讀更加的有聲有色。例如:在譯林版“How old are you”的授課中,教師可以用翻轉課堂的方式,鼓勵學生在家中觀看微課件閱讀繪本Alfie, the Little Werewolf,讓學生回答問題:“The story takes place when Alfie is a few years old?”“If the story had happened 10 years ago, how old is Alfie now?”在課堂上的正式教學前,讓大家用英語復述故事內容,回答教師的問題,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加強對英語繪本的運用,促進學生建立良好的英語閱讀興趣。
3.重視引導,加深學生理解。此外,鑒于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教師可創(chuàng)新引導方式。例如:在譯林版四年級上“I can play basketball”的教學中,推薦學生閱讀“usborne look inside sports”繪本,并可使學生模仿不同的運動動作。在家授課中,可以以教學游戲的方式,展開“I' ll do it and you' ll guess”游戲,促使學生建立健康意識、了解不同的體育運動,展開英語學習。并且,開展這種游戲有助于在教師引導下,加強生生間的英語學習互動,助力他們的一同成長。
4.關注分享,實現(xiàn)知識內化。閱讀既是語言輸入的重要方式,更需要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分享意識,以便更好地消化知識內容。對于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而言,其更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幫助他們擴大詞匯積累量、掌握發(fā)音技巧,具有英語思維。為此,在譯林版英語教材“How much?”的教學中,教師可將“Cat and mouse:Let' s go shopping!”閱讀作為教學穿插,讓學生在看繪本、講故事的過程中,進行合作學習、設計英語小對話,并可以說說“The difference between cat and mouse shopping lists.”“How much money they spent?”,實現(xiàn)教學延伸、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閱讀知識的內化。
五、結語
教育現(xiàn)代化不僅為英語教學發(fā)展指明了新方向,對教師的英語施教能力與授課水平更是提出了新要求。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應關注對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對繪本的運用,化解課堂教學較為枯燥、生硬的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興趣,使他們具有探究、溝通意識,在多元教學引導中,讓學生真正地成為課堂教學的中心與主體,在促進師生友好互動、密切溝通中,使學生進行廣泛的學習積累,讓他們放飛想象力、擁有自主學習與閱讀英語繪本的意識。
參考文獻:
[1]樊露.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試題與研究,2020 (5):5.
[2]王小慧.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19(2):28.
[3]趙宏燕.繪本在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教學中的作用探究[J].英語廣場,2020(2):15.
[4]黨勝芝.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閱讀課中的實踐研究[J].校園英語, 2020(2):12.
[5]吳元元.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與研究[J].英語畫刊(高級版),20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