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芳
〔摘要〕隨著當今時代的飛速發(fā)展和新課改教學政策的不斷落實推進,高中教育也逐漸拋棄了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和落后的教學手法,積極響應國家的新課改教學號召,充分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以保障學生未來的長久發(fā)展為目標而開展教學,并針對近年來頻頻發(fā)生的中學生漠視生命、自殺、自殘等現(xiàn)象進行生命教育,貫徹“十年育樹,百年育人”的教育理念,同時引導社會重視為青少年創(chuàng)建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將生命教育融入學校、社會與家庭中,全面保障中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本文闡述在高中教育中開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意義,以及目前中學生存在哪些漠視生命的現(xiàn)象與安全隱患,最后提出幾點應對策略。
〔關鍵詞〕生命教育;教育研究;高中教育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0)34-0029-04
生命教育顧名思義,生命是指有生命的物體,像人類、動物、植物、胚胎等;教育指進行教學指導的過程,比如數(shù)學教育、德育和英語教育等,這些都屬于教育的范疇。那么生命教育最準確的解釋就是全人教育,通過教育來涵蓋人一生中從出生到死亡的每個角落,指導人的生存與發(fā)展。中學生不久之后將是國家發(fā)展建設的棟梁,又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定型的關鍵時期,開展生命教育引導學生尊重生命、了解生命、保護生命、享受生命十分重要。當今社會各種網(wǎng)絡信息與文化對學生的生命發(fā)展和安全造成了嚴重沖擊,比如網(wǎng)絡上的直播自殺、自殘、虐待動物、誘導傾向的文章和圖片等,這些都會給學生尚不健全的心智和稚嫩的生命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因此,生命教育的開展對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顯得尤為重要。
一、在高中開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生命教育的開展背景
教育背景。新課改的教學政策中對中小學教育做出了開展生命教育的明確教學要求,這一教育政策的頒布結合了近幾年來青少年頻頻出現(xiàn)的非正常死亡現(xiàn)象。在這里可以列舉幾條影響力頗大的案例,比如江蘇鹽城17歲女生因遭到同學的歧視與嘲笑喝農(nóng)藥自殺;湖南湘鄉(xiāng)19歲中學生因升學壓力過大跳河自殺;江蘇宿豫中學教師體罰導致學生自殺;以及著名的馬加爵事件,等等。調(diào)查顯示,每年我國非正常死亡的中小學生人數(shù)已經(jīng)多達一萬人,每天非正常死亡的中小學生人數(shù)也已經(jīng)達到了夸張的50余人,這些都與我國傳統(tǒng)教育中對生命教育的忽視息息相關。
社會背景。隨著當今社會經(jīng)濟與科技的飛速發(fā)展,中學生每天接觸到的新鮮事物越來越多,其中不乏對學生健康成長和生命觀念形成造成不良影響的因素。例如近些年來誘導青少年自殺自殘的網(wǎng)絡游戲“藍鯨”;在未分級的網(wǎng)絡直播中播放自殘、自殺、虐待動物等畫面;網(wǎng)絡營銷“抑郁式”人生阻礙心智尚不健全的未成年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等等。社會高速發(fā)展的同時給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不可忽視的威脅,這也是促使高中開展生命教育的一大現(xiàn)實背景。
(二)生命教育的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生命教育即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意識。生命意識是指每個人對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認知,不正確的生命意識或者淡薄的生命意識都會導致學生出現(xiàn)對生命的漠視與摧殘,例如自殘、自殺、虐殺等。因此,生命教育第一層次的生命意識的培養(yǎng),可以引導學生認識生命、了解生命、尊重生命、愛護生命,確保學生不會出現(xiàn)以上列舉的踐踏生命的行為,這也是保護學生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
第二個層次:生命教育即培養(yǎng)學生的生存能力。生命教育開展的主旨在于讓學生能夠快樂健康地生活,那么為了能夠保證學生快樂健康的生活質(zhì)量,必要的生存能力培養(yǎng)教育十分重要。比如野外生存能力、動手能力、自救能力等,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能夠保證學生在面臨一些天災人禍時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自身的安全,讓學生的未來生活能夠“安全感滿滿”。
第三個層次:生命教育即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價值觀念。生命價值觀念的培養(yǎng)是生命教育的最高層次,也是升華生命教育內(nèi)涵的關鍵所在。生命價值觀念是指社會責任感、社會關懷意識和保護自然觀念等,生命價值觀念的培養(yǎng)能夠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的生命責任并發(fā)揮出自己應盡的生命價值,通俗一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活出自我,活出價值”。
(三)生命教育的教育目標
第一個目標:強化學生對生命的尊重與愛護。生命如此寶貴,人生僅此一次,怎么能夠不珍惜生命、愛護生命呢。因此,高中生命教育的首要教育目標就是強化學生對生命的尊重與愛護意識,不要輕易去殘害自己或者他人的生命,既有保護學生的作用,也有安定社會的價值。
第二個目標:引導學生感受生命與生活的幸福。如何才能夠讓學生熱愛自己的生活與生命呢?那必然是要引導學生感受生命與生活的幸福。每個人對自己生命的價值和生活的追求都不一樣,教師要通過生命教育讓學生明白生活并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能讓自己感到充實與幸福的生活方式才最重要,通過去幫助他人、關心社會、愛護自然,可以體驗幸福的生活與生命。
第三個目標:提升學生對生命價值的認識與追求。生命的價值和作用是人一生對生命的最高追求,每個人都可以不斷追求自己生命價值的提升,但前提是一定要對自己的實際情況充分了解,切忌好高騖遠制定不符合實際的遠大目標,或者錯誤地評估自己的能力。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生命價值并鼓勵學生追求生命價值的提升,也是高中開展生命教育的教育目標之一。
二、在高中開展生命教育的建議策略
(一)轉(zhuǎn)變教育理念,構建完善的生命教育體系
在高中開展生命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轉(zhuǎn)變教師的教學理念,充分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并認同生命教育的開展對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所帶來的重要幫助,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合理的生命教育規(guī)劃,構建完善的高中生命教育體系,充分發(fā)揮出生命教育的教育作用與價值,為學生的學習成長保駕護航,也為學生未來長久的發(fā)展與社會生活奠定良好基礎。
例如,高中生命教育的開展要落實到每一個年級、每一名學生身上,尤其是剛剛步入高中生活的新生,教師要在新生入學階段就為每一名學生建立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檔案,詳細記錄學生在校三年中的心理健康情況,方便教師根據(jù)檔案來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指導幫助,同時也確保生命教育的開展能夠真實地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提供幫助。
不僅如此,高中教育還要以建立心理健康檔案為基礎,通過確立教育目標、細分教育內(nèi)容、結合各學科教學等方式開發(fā)校本課程,用學生身邊真實發(fā)生過的事件作為案例,融合學校和學生所在的區(qū)域特色,充分利用身邊的一切教學資源來構建完善的生命教育體系,確保本校在生命教育中能夠有一定的優(yōu)勢和與特色,可以調(diào)動所有的師生共同參與到生命教育的開展中,突顯出學生在生命教育中的主體地位,提升高中生命教育的實效和質(zhì)量。
(二)結合學科教學,確保生命教育的深入貫徹
高中生命教育的開展不能僅僅是一句口號、一次教學和一場會議,要確保生命教育理念能夠深入貫徹到高中教育的方方面面,影響學生在行為舉止、人際交往、學習探究和娛樂生活等多方面的發(fā)展。因此,高中教育在開展生命教育的過程中可以與各學科的教學相結合,深度挖掘?qū)W科教材,有效利用各個學科中存在的生命教育資源,讓生命教育走進教師的課堂教學和學生的日常學習中,確保生命教育在高中教學中的貫徹落實。
例如:語文是高中教育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科目,高中語文教材中就蘊含著非常豐富的生命教育資源,像史鐵生的《我與地壇》、魯迅的《為了忘卻的紀念》和馮驥才的《珍珠鳥》,等等。
以《我與地壇》一課為例,作者史鐵生是我國著名的作家,《務虛筆記》《病隙碎筆》等都是他的代表作品。史鐵生在21歲時便不幸雙腿癱瘓,之后又患上腎病繼而發(fā)展成尿毒癥,晚年被病痛折磨的他詼諧地稱自己生病是主業(yè),寫作是副業(yè)。任誰看病痛纏身的史鐵生都是度過了坎坷的一生,但他本人卻并沒有因為自己的境遇就此消沉,反而是爭分奪秒去盡可能地多寫一些文章,將自己生命的價值最大化。在《我與地壇》這篇文章中同樣有史鐵生對自己命運的思考和對生命的探究,他在文中寫到“一連幾個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于死亡的事,也以同樣的耐心和方式想過我為什么要出生。”教師透過本篇文章來引導學生重新審視生命的價值和活著的含義:我為什么要活著?是什么在支撐著我繼續(xù)生活?我的生命對什么人有價值?我擁有怎樣的能力?一邊思考一邊學習本課,相信也會讓學生明白“如果連自己的生命都不熱愛,那么還能做什么、愛什么呢”這個道理。
(三)組織教育活動,營造良好的生命教育氛圍
在當代的高中教育發(fā)展中已經(jīng)衍生出了信息技術、課外拓展、教學活動、競賽比拼等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既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又能夠通過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來讓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高中生命教育的開展也可以參考其他課程的教學方式,組織一系列的教育活動吸引學生參加,并結合現(xiàn)在中學生頻繁接觸的信息技術、網(wǎng)絡、社交軟件等途徑,讓生命教育做到與時俱進,切實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例如:開展18歲成人禮教育活動,讓學生直面自己已經(jīng)長大、成為承擔法律責任和刑事責任的公民這一事實,幫助學生回顧從童年到現(xiàn)在我們的身體、思想和能力都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對未來有什么目標和規(guī)劃,期待憑借自己的能力我們能收獲什么。為學生今后的社會生活奠定良好基礎。
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在當今社會中有大大小小的社會公益活動,有些是民間自發(fā)組織,也有一些是當?shù)卣蛘呦嚓P部門組織開展的。高中生命教育可以鼓勵學生參與到這些社會公益活動中去,在馬路上幫助交警指揮交通、去養(yǎng)老院和福利院慰問孤寡老人與孤兒、參加社區(qū)義診向病人送去慰問和藥品等,這些活動可以使學生切身體會到自己的生命價值與社會責任,旁觀別人的生命、升華自己的價值。
開展生命安全教育,圍繞網(wǎng)絡安全、交通安全、理財安全、交友安全等來進行教育,指導學生在現(xiàn)在和將來的生活中都要時時警惕,謹防上當受騙。還可以列舉一些真實的案例,比如合肥某中學的高二男生偶爾認識了社會青年吳某,兩人吃吃飯喝喝酒覺得很是投緣便稱兄道弟,但是吳某卻吃準了他膽小懦弱的性格,不停地以各種名義向他借錢、勒索,短短半年就獲取了兩萬元的不義之財。運用真實案例來教導學生謹慎交友、大膽說不,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和利益。
(四)開展家校合作,共同保障學生的生命安全
我們常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在當代社會中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分量一樣重。那么在開展高中生命教育的同時,教師也可以運用家校合作的方法來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運用“校內(nèi)+校外”的雙重保險深入落實安全教育,喚起家長和全社會對保障青少年生命安全的重視,也改善學生和家長之間的親子關系,教會家長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的正確方式。
例如,現(xiàn)在的中學生中獨生子女占據(jù)了很大比例,獨生子女的家長又一貫有著過分溺愛的教育問題,教師可以針對這個話題來與家長進行交流。父母的愛無法用言語形容、用尺寸丈量,但家長一定要注意愛的方式,不要一味不計后果地滿足孩子的需求,避免孩子因為一時得不到滿足而怨恨父母、嬌慣任性。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與家長共同參加關于安全教育的講座,讓家長和學生都能夠明白“生命無價、珍惜生命”的道理,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的生存能力,鍛煉孩子的耐挫能力、交際能力、動手能力,等等,提升家庭教育的實效和質(zhì)量,保障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長。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生命周而復始,生老病死乃是常事。高中生命教育開展的主旨在于幫助學生認識到生命寶貴,抵御疾病、意外和環(huán)境帶來的不良影響,勇敢地活出自我,將自己生命的價值最大化。在災難和疾病面前,生命是脆弱的。但疫情期間,病床上備戰(zhàn)高考的小姑娘,淡定讀書的小伙子,成了嘈雜中的別致風景。他們內(nèi)心中的安定與充實,讓病毒也沒有了可乘之機。尋找內(nèi)心的充盈,不被外界煩擾,守護內(nèi)心的寧靜,讓生命安靜地綻放。畫師石濤說:“我之為我,自有我在。古之須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代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腸。我自發(fā)我之肺腑,揭我之須眉?!敝袑W生也應當如此認同自己的生命價值,我就是我,我自有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我無須模仿前人,也沒有人可以定義我的價值。同時,生命教育也要起到引導學生尊重生命、保護生命的作用,積極利用生活中的一切教學資源來樹立學生的生命安全保護意識,為學生未來的長久發(fā)展和社會生活奠定一個良好基礎,只有做好這些才能讓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活出自信、活出自我、活出不一樣的美麗人生。
參考文獻
[1]董永海,劉蕓,劉磊,等.中國中學生自殺相關行為報告率的Meta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4(4):532-536.
[2]馮建軍.生命教育實踐的困境與選擇[J].中國教育學刊,2020(1):35-38.
[3]張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探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6.
[4]李高峰.國內(nèi)生命教育研究述評[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6):18-22.
[5]楊月.我國生命教育面面觀[J].中國教師,2005(2):12-15.
[6]蔡巍然.不可缺席的生命教育[J].中國科學教育,2004(6):43-44.
(作者單位:廣東省韶關市第一中學,韶關,512000)
編輯/衛(wèi) 虹 終校/張國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