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國春
摘?要:學生是教育中的主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是保證課堂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師應注重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根據(jù)教師給出的知識框架與幫助主動地獲取知識,完善自身知識體系,從而逐漸產生對語文課程的學習興趣,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在課堂上能夠與教師進行高效的溝通與默契的配合,促進語文高效課堂的構成。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7-0081-02
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教師在課堂上更需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構建高效課堂也不僅僅是提高課堂效率,更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發(fā)展。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以“少教多學”為教學理念,鼓勵小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地探索獲取知識,通過自身的能力以及知識積累進行學習,從而使學生能夠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獲得探索知識的成就感,這都能夠幫助小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逐漸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在課堂與學習中樹立學習自信心,這也是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必備條件。
1.構建“少教多學”的語文高效課堂的積極意義
(1)有利于促進師生感情
小學生在校園中與教師的相處模式仍然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師在課堂上權威性的管理模式會使小學生難以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甚至會產生抵觸、畏懼的心理。在“少教多學”模式下的語文高效課堂中,教師盡量與學生保持友好和諧的平等關系,從知識的傳輸者轉變?yōu)閷W生探索知識的指導者和幫助者,在這種新型的師生關系中,學生更愿意向教師求助提問或進行溝通,教師也更容易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生活中的問題,便于為他們提供有效的幫助,因此,“少教多學”的語文高效課堂對培養(yǎng)師生感情有著很大的幫助。
(2)有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在小學語文高效課堂上,小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對知識進行主動的學習與探究,在此過程中,他們對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內容能夠有更豐富的實踐去進行思考,對于一些有意思的趣味知識也能夠進行探究,小學生在這種課堂上擁有了更多的自由發(fā)揮的空間,這對于小學生的學習來說增添了許多的新鮮感和趣味性?!吧俳潭鄬W”的課堂模式下,教師通過課前導學與課堂教學等環(huán)節(jié)的創(chuàng)新與完善,在課堂上增添更多的豐富內容,例如,對課堂知識的延伸拓展,對課外閱讀書籍的推薦,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學生的交流與分享的機會,這都能夠使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有更加新奇的體驗,對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有很大的幫助。
(3)有利于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小學生在學校中的任務不僅僅是學習知識,更需要進行身體潛能、綜合素質的全方面發(fā)展。在“少教多學”的語文高效課堂中,教師更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和啟發(fā),鼓勵他們對知識進行探究學習,在較為自由的學習空間中,小學生可以逐漸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并且逐漸提升自主學習與深入探究的能力,在學生自由發(fā)揮主動思考探究的過程中,會在知識中有更多的新的發(fā)現(xiàn),這對于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這種課堂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少教多學”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實施策略
(1)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對話,開展互動式教學
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需要正確發(fā)揮教學中各要素的重要作用,教師是教學中的主導者,學生處于主體地位,只有教師與學生之間默契配合才能夠使課堂教學高質量的完成。因此,教師需要在課堂上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
在課前,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一些日常的談話與提問,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描述一下假期的所見所聞與體驗,或是與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經驗與心得,讓學生能夠在談話中與教師進行溝通,并且縮小師生距離,并且通過一些具有語文內涵的談話來營造濃厚的語文學習環(huán)境。在課堂上,教師進行教學時也需要與學生多進行交流互動,例如,教師多詢問學生的意見和看法,并與他們進行交流,展開討論。教師還可以在學生分組討論時參與到小組活動中,與學生共同進行問題的探討。除了在語言上,還有動作以及眼神上的溝通,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后給予微笑或是贊許的眼神,都可以給予學生莫大的鼓勵和表揚,幫助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樹立自信心,在課堂上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因此,教師與學生之間加強溝通對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2)給學生更多的自由空間,開展開放式教學
“少教多學”的語文高效課堂,教師更加注重鼓勵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方法進行知識的探究學習和知識框架的構建與豐滿,這種學習模式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他們更加高效的進行學習。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開展開放式教學,通過開放的教學態(tài)度、開放的教學模式感染學生,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發(fā)揮空間,讓他們能夠在課堂上進行自主的學習與創(chuàng)造。
例如,對一篇課文的句段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方法進行學習,一些學生選擇賞析,一些學生選擇仿寫,一些學生選擇查閱資料,在課堂結束時他們都能夠發(fā)揮自己的特長進行學習達到課堂目標。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課下對課堂內容進行預習,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并通過閱讀與查閱資料嘗試找出答案,在課堂上教師為學生答疑解惑,這種自主預習的學習方式也能夠促進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且通過學生高效的預習提升課堂效率。這對于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和個性化發(fā)展都具有很大的促進意義。
(3)提倡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開展合作化教學
小組合作的課堂模式更符合小學生的發(fā)展特點,尤其是在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待提高,合作意識有待培養(yǎng),教師可以通過在班級中開展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讓學生之間的能力與水平進行互補,在合作學習中逐漸學會團結與合作,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教師可以通過設置任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完成,例如,在學習《將相和》這一篇課文時,教師讓學生總結其中包含的三個小故事,并且分析藺相如和廉頗的人物性格特點,通過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組內編排一小段表演,將文中的小故事選一個進行排練表演。教師通過這些任務的布置讓小學生自己分析課文進行閱讀學習,而在最后的小劇場排練又能夠使小組內的每位同學參與進來,并且在語文課堂上以表演的形式深刻理解課文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造性,也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這樣既能夠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又能夠使學生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4)注重對小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構建
構建小學語文“少教多學”的高效課堂,需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學生只有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學習積極性才能夠更加高效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通過核心素養(yǎng)幫助他們掌握更加高效的學習方法,以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更加適應高效課堂的教學節(jié)奏與教學進度。教師可以在平時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yǎng)的滲透教育,通過日常的積累幫助學生逐漸提升能力。
3.結語
在“少教多學”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教師需要淡化自身權威性的“填鴨式”教學方法,而是引導啟發(fā)學生根據(jù)自身的知識與能力進行新的知識的探索,讓學生主動的獲取知識,在課堂上主動地學習,這樣才能夠促進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獨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對提高課堂效率有著非常大的作用。因此,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更需要教師與學生以及學校方面的共同努力,這樣才能夠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劉占鳳,魏洪剛.談高效語文閱讀課堂構建策略[J].中國教師,2019(S1)
[2]張達芳.小學語文高效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7(12)
[3]張戀.小學語文“少教多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亞太教育,20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