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英語的教學目標重點也發(fā)生了改變,從以基礎知識點的積累變成了英語實用能力的培養(yǎng),從單純的詞匯量、語法的積累變成了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在此過程中,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的作用變得越來越重要,而很多學生之所以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遇到了問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母語閱讀習慣和語言環(huán)境的不適應造成的,面對這種情況,對思維導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展開了探究。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年段閱讀教學;應用探究
一、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和存在的問題
(一)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在閱讀過程中,學生會在腦海里進行文章的分析,通過這種分析來認知文章結構,通俗點說就是對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進行歸檔和串聯(lián),再做出總結,這是形成英語思維模式的一種必要途徑,這種思維模式的形成對于英語的學習而言是至關重要的。
(二)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過于注重“讀”的過程,而忽略了為什么而讀,也就是學生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過于追求文章本身的含義,完全是當成了一篇學習材料,而忽略了文章的教學重點,或者說很多教師都沒有事先告訴學生文章的核心是什么,要帶著什么問題去讀,這就使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敷衍了事,缺乏興趣和耐心[1]。
其次,有些教師會選選擇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但是這些問題往往限制了學生的思路,導致學生像找答案一樣地去閱讀,由于過度關注教師提出的問題或者知識點,反而忽略了文章本身的趣味性和延展性,失去了學生的思維加工讓閱讀本身變成了一個公式化的過程。
最后,很多教師對閱讀教學的意義理解有偏差,認為教學就是一種任務,只要讓學生讀完,知道了文章表述的意義,學會了單詞,理解了語法就完成了任務,以至于很多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流于表面,對于文章的核心思想都缺乏揣摩和回味,這種教學模式的效果單一,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二、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高年段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以思維導圖構筑核心思想
思維導圖的應用,最為重要的目的就在于根據(jù)文章內容構建核心思想,很多學生在閱讀英語文章的時候,缺乏貫徹如一的閱讀思路,而導致最后對文章的內容記憶呈現(xiàn)碎片化的狀態(tài),究其原因就是對文章的核心思路無法捋順,而通過思維導圖的格式和結構,通過核心詞的塑造,能夠讓學生快速理解文章重點。
舉例說明:在My favourite season一課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繪制思維導圖,那么其核心詞就是“season”,環(huán)繞核心詞的內容就是一年四季。通過這樣的核心詞,學生就會理解,無論后續(xù)的文章涉及了多少內容,文章的核心都是不會改變的[2]。
(二)靈活運用思維導圖的延展性
思維導圖的另外一個特性就是能夠將每一個元素作為多級核心詞進行延展,這種延展能夠隨著文章的內容進行豐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既能夠保持對文章核心內涵的理解,又能夠合理地將每一個部分進行擴充,同時還能夠將各種知識點進行穿插、標注,這樣既方便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理解,也不會耽誤基礎知識點的學習,可以做到并行不悖。
舉例說明,每個季節(jié)作為“season”的衍生詞,又可以單獨作為新的核心詞進行擴充,這一級的擴充可以包含很多的信息量和知識點,讓學生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同時,對單詞和語法進行掌握。另外,教師還可以采用不同的圖片、不同的顏色來區(qū)別知識點的類型,這樣能夠幫助學生進行歸納和記憶。
(三)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合理拓展
思維導圖的作用是沒有硬性限制的,對于英語學習而言,通過關聯(lián)性能夠讓學生對文章的內容作出充分的拓展。除了知識點和新單詞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學生的個人觀點來進行思維導圖的填充,尤其是利用這種課外內容,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在課堂上進行高效的交流。
舉例說明,除了文章內容之外,教師還可以“你最喜歡在哪個季節(jié)做什么?”為拓展題目,讓學生進行回答,并標注在思維導圖上。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對于學生的英語能力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掌握正確、高效的閱讀方法,對于學生而言是提升閱讀效果的關鍵,思維導圖既能夠明確文章核心,又能夠對文章內容進行關聯(lián),還能夠對其涉獵的內容進行標注,并合理拓展,這樣不僅對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有一定幫助,還能夠提高英語綜合素養(yǎng)和實際應用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楊金香.淺析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38(6):79-81.
[2]陳立.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甘肅教育,2015(16):57.
作者簡介:季珊珊(1992.12—),女,江蘇南通人,本科學歷,職稱: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育。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