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沫
摘要:做好學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才可以保證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并按時地完成每個季度的教學目標。然而在火災的影響下,不僅會影響學校的教學秩序,同時也會對中小學生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因此,中小學校園要重視消防知識的普及,并建立相應的中小學消防安全教育模式,以提升中小學生對消防知識以及防災自救能力的掌握,全面提升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而本次將通過分析中小學消防安全教育的現狀,并展開反思與探索,以期尋求提升中小學消防安全教育對策,并為中小學消防安全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小學;消防安全教育;現狀;探索;對策
火災作為全世界人民共同面臨的一個災難性問題,其會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地危害,致使人們的生活質量水平下降,同時也不利于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而校園作為學生接受教育與健康成長的主要公共場合,一旦發(fā)生火災那么就會嚴重地擾亂教學秩序,威脅學生生命安全,并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據2015年-2017年我國相關數據統(tǒng)計顯示[1],我國共發(fā)生校園火災3122起,導致經濟損失12.85萬元,并且校園火災也造成了多人死亡及傷殘。這也就迫使中小學校園不得不重視校園消防安全教育問題,只有讓中小學生掌握更多的消防自救知識,才能提高起面對火災的從容心態(tài),進而減少因混亂而造成更嚴重事件的發(fā)生,并提高起抵御火災的能力。
一、中小學消防安全教育現狀
就我國現階段中小學教育而言,其更加注重學生的成績的提升,而忽略了安全教育的培養(yǎng),這也就致使校園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為能更好地實施。并且部分學校在開展消防安全教育的過程中,只注重形式化,而未將其落實到學校的日常教學與工作中。這也就致使校園內盡管有多種消防器材,但是學生與教師卻不會使用這也導致發(fā)生火災時,教師與學生不能第一時間撲滅源頭,從而導致更為嚴重的火災發(fā)生。并且現階段我國中小學缺乏專業(yè)消防安全教學人員以及相關教材,這也就致使中小學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缺乏規(guī)范性及合理性,嚴重地影響現階段中小學消防安全教育水平。
二、提升中小學消防安全教育的對策
(一)構建消防安全教育模式
要想提高中小學生消防安全知識的掌握能力,那么首先就要構建校園消防安全教育模式,使校園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更具合理性。而構建消防安全教育模式可根據學生掌握能力,將其分成四個層次然后開展階段性教育[2]。①消防基礎知識,在最初階段應主要對學生講解相應的消防知識,先提升學生的基礎認知,使其正確面對火災;②培養(yǎng)逃生自救,教師需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火災報警、初期火災撲救以及火場逃生自救;③培養(yǎng)學生消防意識,在對學生進行消防安全教育的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消防安全思維,并且培養(yǎng)其能在火災發(fā)生過程中做出最正確的反映;④將消防融入生活,對中小學生進行消防安全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將消防知識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使其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養(yǎng)成“防災、減災”的理念,以減少火災的發(fā)生。
(二)構建消防安全教育體系
構建校園安全教育體系是保障校園消防安全教育實施的基礎與前提,因此需要重視與加強消防安全教育體系的構建,并從校園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匯聚社會、政府、學校、教師以及家長的力量,共同構建消防安全教育體系,確保校園消防安全教育的順利開展,保障學校的教學秩序。同時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的心理、生理等特點制定教學大綱,并將其列入到素質教育中,使消防安全教育體系更加完善。
(三)完善消防安全教育機制
在開展中小學消防安全教育的過程中,要根據《消防教育條例》以及《消防法》完善與健全校園消防安全教育機制。同時因為火災的突發(fā)性,學校要構建與完善校園的應急管理機制,這樣可以將學校安全影響降至最低。并加強學校安全"三防"建設(即人防、物防、技防),并認真地落實相應的校園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規(guī)定,規(guī)范校園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行為。同時,消防也可以組織學生與教師建立志愿者團隊,以協助校方進行校園消防安全管理,保障校園安全管理的良好地運行,以及保障校園突發(fā)火災應急處理的有序進行[3]。
(四)開展特色消防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學校有序開展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路徑。因此,學校要開展特色消防安全教育,并組織教師積極地開展消防安全教育課,使消防意識深入人心,進而推動學校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有序進行,預防火災事故的發(fā)生。
校方可借鑒國外發(fā)達國家消防教育的多樣性及差異性展開消防安全教育,如對1-3年級學生可使用故事、畫冊、影片等方式展開消防安全教育;對于4-9年級學生則要教會其學會使用基本消防設施,以及掌握火災報警的方法。同時學校在開展消防安全教育的同時,也要要積極開展學校消防安全演練,使教師與學生都能熟練地掌握教消防救援與自救方法,同時教師也要肩負起消防安全的工作責任,在發(fā)生火災后能緊急地對火災進行合理的緊急控制,并組織學生進行安全撤離,保證學生的生命安全。
同時學校也可以開展消防知識比賽與消防知識講座等活動,以不斷地提升學生對消防安全知識的掌握情況,并深化學生對“防災、控災”的認知,減少校園火災的發(fā)生。同時學校要通過互聯網平臺、學校論壇、班級微信群等信息渠道,加強對學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并對學生與家長推送相應的消防安全教育文章,做到家校共育,顯著提升消防安全教育的成效。
結束語:
對中小學生展開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且持久的工作,在此期間學校要改變只注重應試教育的理念,將校園安全教育工作也列為教學重點,并建立相應的校園消防安全機制與教育體系,將消防安全教育工作融入到課堂中,并結合多種教育模式展開消防安全教育,從根本上培養(yǎng)中小學生的消防安全意識,促進其全面發(fā)展。同時學校要積極探究提高學校消防安全管理的策略,并及時地發(fā)現與解決校園中的安全隱患,確保校園環(huán)境的安全穩(wěn)定,以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邱培芳.看美國中小學消防安全教育[J].中國消防,2018,514(9):27-28.
[2]張育明.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的安全教育與措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8, No.640(20):18-20.
[3]陳麗萍.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tǒng)設計在中小學教學樓中常見問題及探討[J].四川水泥,2018,(6):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