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萊西市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山東 青島 266600)
所謂的項目教學法指的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理論知識與實踐項目相結合,并為學生設置可行性的教學目標,及相應的教學任務,讓學生在完成項目任務的過程中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掌握,從而有效加強學過的專業(yè)知識,提高學生的專業(yè)水平,同時也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全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fā)揮學生的教學主體作用,從而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那么,如何才能實現(xiàn)項目教學法在高一建筑識圖與構造課程中的有效應用呢?
建筑識圖與構造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就是學生對建筑施工圖及結構圖識別與解讀,在提高學生基礎知識水平、豐富學生知識儲備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高水準的圖紙識讀能力。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一味注重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忽視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為此,在素質教育的教學背景下,教師需要采取項目教學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平臺,鼓勵學生利用所學知識獨立完成實踐項目,以此來實現(xiàn)學生對教學知識的內化與吸收,同時也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就業(yè)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在高一建筑識圖與構造課程教學中應用項目教學法的主要目的,就是幫助學生攻克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與效率。因此,教師需要在開展項目教學法之前,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為學生制定科學、明確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在教學目標的指引下逐步完成項目任務,同時,教師還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yè)能力和教學水平,在項目教學中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與互動,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學生學習質量與效率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建筑識圖與構造課程教學中,主要包括建筑施工圖、建筑設計圖、結構施工圖、構造節(jié)點圖、施工審計圖等內容。在項目教學法的應用過程中,教師需要在明確教學目標之后,結合主要的教學內容,為學生布置合理的項目任務:第一,掌握建筑施工圖的識讀方法,能夠有效識別建筑詳圖、平面圖、立面圖和剖面圖,并準確讀取其中的信息。第二,掌握結構施工圖的識讀方法,能夠準確讀取結構施工圖、構件詳圖中的關鍵信息,了解房屋建筑屋頂、墻體和樓梯的設計與布局。以符合學生學習需求和認知水平的項目任務,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同時也在無形之中加強學生的設計能力。
開展項目教學法的主要形式,就是將教學內容進行細化,然后將細化后的知識點與實踐任務相結合,對學生提出更具體的教學要求,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深化學生的理解與掌握,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校舍建筑圖紙的繪制項目,要求學生以所學知識為基礎,獨立完成讀圖、識圖、繪制的過程,并在學生完成的過程中,進行相關的問題提問,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合作討論和自主探究,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同時,加強學生的專業(yè)技能。
在高一建筑識圖與構造課程教學中,項目教學法的應用優(yōu)勢在于其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能夠在提高學生理論知識水平的同時,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全面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為此,教師在開展項目教學法的過程中,需要注重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加強對學生自主意識的培養(yǎng)與鍛煉,選擇與學生日常生活有聯(lián)系的實踐項目,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同時也幫助學生養(yǎng)成運用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良好習慣,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的職業(yè)綜合技能。
考核是教學課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在利用項目教學法開展高一建筑識圖與構造課程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從綜合職業(yè)能力的角度出發(fā),建立健全的評價考核機制,對學生在項目任務中的完成過程、完成效果等進行系統(tǒng)的考核,并組織學生開展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讓學生在自評、互評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自我專業(yè)水平的認知,明確今后學習的方向與目標,為學生職業(yè)技能水平的提升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綜上所述,項目教學法由于其理實一體化的教學優(yōu)勢,在高中建筑識圖與構造課程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與發(fā)展,全面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限制,在教學效果方面取得了質的飛躍,同時也為學生專業(yè)技能水平的提升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為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布置合理的項目任務、細化項目的要求與效果,同時注重學生自主意識的培養(yǎng)與提升,并建立健全的考核評價體系,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在完成項目任務的過程中,深化自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吸收,在提高學生理論知識水平的基礎上,加強學生的專業(yè)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