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做好對快樂教學法的應用研究,不僅可以實現(xiàn)基礎教育的目標,還能夠為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構建帶來助力。本文結合實踐教學經(jīng)驗,先對快樂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原則進行分析,之后對快樂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探討,希望對小學語文教學有所助益。
關鍵詞:小學語文;快樂教學法;因材施教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34-014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4.074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做好課堂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成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工作的重要目標,很多小學語文教師也始終在為之努力。從素質教育角度來看,寓教于樂是教育工作的終極目標,在這一目標的指導下,越來越多的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得以出現(xiàn),其中最具典型性的就是快樂教學法。為了進一步發(fā)揮出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做好對其應用模式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以此為切入點展開探討。
一、快樂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小學階段學生年齡小、生活閱歷不足,課堂注意力時間較短。結合小學生特點,在語文教學中采用快樂教學法,能夠有效促進教學活動順利開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促進教學活動有效開展。為保證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我們就要先做好對其應用原則的掌握與分析。
(一)因材施教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因材施教是快樂教學法有效應用的基礎原則??鞓方虒W法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其必須要能借助自身的特點,將語文教材中的知識充分、完整地展現(xiàn)出來,讓學生可以在快樂教學法的引導下,進一步感受到語文知識的魅力,并獲得語文知識學習興趣的提升。所以,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根據(jù)語文知識的實際特點進行教學設計,以確保語文知識能夠在快樂教學法的助力下得以展示,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打下基礎。
(二)以生為本
新課程改革理念要求小學語文教育要以生為本,教學活動要圍繞學生展開,突出學生課堂主體地位,使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產(chǎn)生良好的學習體驗。以生為本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工作的重要原則,其在快樂教學法的應用環(huán)節(jié)中,也起到了非常關鍵的教學指導作用??鞓方虒W法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其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的目的就是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升他們的學習體驗。這要求教師在進行快樂教學法的教學設計時,要先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興趣需求,確保所設計的教學活動能夠符合學生的認知需求,實現(xiàn)對他們學習動力的激發(fā)。
(三)寓教于樂
寓教于樂也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快樂教學法進行科學應用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快樂教學法的關鍵就在于能夠帶給學生良好的情感體驗,實現(xiàn)對學生學習動力的激發(fā)。這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要將學生的認知體驗放在第一位,以確保課堂教學工作的科學有效。例如,有些語文課文是故事,那么我們就可以用講故事或者動畫片的方式將其展現(xiàn)出來,讓學生以他們喜歡的方式去了解課文內容,并完成對語文知識的學習,由此做到在提升他們學習體驗的同時,實現(xiàn)小學語文學科的素質教育目標。
二、快樂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從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來看,小學語文教學并不樂觀,其還存在一些問題,制約著小學語文教學的發(fā)展。因此,想要實現(xiàn)對快樂教學法的有效應用,教師要在了解學生學習需求的基礎上,做好對教學工作的統(tǒng)籌設計。在實際工作中,教師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構建優(yōu)質課堂環(huán)境,做好快樂教育鋪墊
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工作中,教學環(huán)境是教師較為容易忽視的教學元素,但在沒有教學環(huán)境引導下,學生并不能像教師一樣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這就導致教師的教學行為與學生的實際需求不相符。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想要實現(xiàn)對快樂教學法的有效應用,就要先構建起優(yōu)質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帶給學生良好的情感狀態(tài)引導,從而實現(xiàn)快樂教育工作的鋪墊。
快樂教學法作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其要求教師能夠通過科學的教學設計,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這就要求教師在掌握學習興趣需求的基礎上做好教學工作設計,優(yōu)質課堂環(huán)境的構建就是第一環(huán)節(jié)。通常情況下,是對課堂氛圍的調動,為了激活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我會在課前與他們進行互動,互動形式有很多,可能是講一個成語故事,猜一個字謎或者朗誦詩歌等。例如,在完成“歲”字的學習后,我讓學生在猜字謎獲得思維調動的同時,完成對“歲”字的復習,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獲得思維狀態(tài)的調動,并通過與教師之間的交流產(chǎn)生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為接下來的教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設計趣味課堂導入,調動快樂學習欲望
設計趣味課堂導入是調動學生學習欲望的重要途徑,其在快樂學習法當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從形式上看,雖然課堂導入與情境構建存在相似性,但從實際效果和教學設計等方面來看,兩者之間卻存在著諸多方面的不同。比如,雖然教學情境構建時,我也會進行小游戲的設計,但其設計相對獨立和自由,內容既可以與課堂知識有關,也可以無關,因為其主要目的是營造學習環(huán)境。而趣味課堂導入則需要教師根據(jù)課堂教學內容來進行巧妙的設計,以游戲、故事等方式來實現(xiàn)對學生的思維引導,讓他們在產(chǎn)生認知興趣的基礎上,獲得思維狀態(tài)的啟發(fā)和學習動力的調動,從而在教師的引導下去進行課堂知識的學習。所以,從課堂教學價值和重要性角度來看,課堂導入明顯更為重要。
例如,在進行《紙的發(fā)明》一課教學之前,我就在課堂導入階段,為學生播放了關于蔡倫的動畫片,讓學生以他們所喜歡的方式去了解紙的歷史,了解蔡倫,由此來提升他們對于紙的歷史了解。在此基礎上,我還將瓦片、竹片、絲綿、麻紙等帶到班級中,讓學生能夠近距離觀察和接觸這些古代的“紙”,并讓他們嘗試在上面進行寫字,由此實現(xiàn)這些材料與現(xiàn)代社會生活中“紙”的比較,由此來實現(xiàn)對學生的認知教育,為他們的課堂教學工作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開展探究互動學習,提升學生快樂體驗
開展探究互動學習是提升學生課堂學習體驗,實現(xiàn)快樂教學法的重要教學策略。從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來看,絕大多數(shù)時候課堂教學模式都是以教師為主體,這種方式雖然能夠保證教學行為的緊湊,但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習需求,學生在學習中不僅無法感受到快樂,還會出現(xiàn)畏難心理等,影響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要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并通過課堂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來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以實現(xiàn)對學生認知需求的滿足,提升他們的學習水平。
從小學語文知識難度來看,教師想要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良好的體驗,就必須要讓他們參與到課堂知識學習環(huán)節(jié)當中來,探究互動學習模式由此得以出現(xiàn)。如在進行《精衛(wèi)填?!芬徽n的教學時,我就為他們布置了小組合作學習任務,讓學生可以通過與同學之間的交流和互動進行課文內容的分析,并完成字詞等基礎知識的學習。在此基礎上,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我還會提出“通過課文你學習到了什么道理”等具有明確指向性的問題,其目的就是讓學生可以在我的引導下去進行思考和分析,完成對課文當中關于道德品質、價值觀念等內容的提煉,由此來實現(xiàn)對學生文本分析與感知力的提升,為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構建帶來助力。
(四)布置生活探究任務,實現(xiàn)快樂教育目標
布置生活化的探究任務是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予以應用的重要措施,其也是實現(xiàn)小學語文快樂教育目標的關鍵舉措。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機會,讓他們進入到語文知識的真實環(huán)境中去進行知識探究、應用等方面的鍛煉,由此來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下,課后作業(yè)以抄寫、朗讀、背誦為主,這種方式雖然能夠實現(xiàn)對學生的記憶強化,但并不能夠讓學生真正理解語文知識的價值,這對于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構建極為不利。所以,我們要讓學生脫離書本,進入到生活中去進行語文知識的探究和學習,并感受到語文知識的魅力,由此來實現(xiàn)小學語文學科的素質教育目標。
例如,在完成《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大門》的教學后,我就要求學生回家后寫一首詩,詩的內容和題材不限,但一定要是自己的原創(chuàng)。在學生交上來的作業(yè)中我發(fā)現(xiàn),有的人寫了“媽媽”,有的人寫了“雨景”等,雖然詩歌的質量參差不齊,但可以看出他們都是用心進行了創(chuàng)作,而且他們獨特的視角讓我感覺到很意外。我在對他們的詩歌作品予以肯定的同時,鼓勵他們嘗試用詩歌去記錄生活,讓他們感受和體會到語文知識在生活中的作用,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又如,在完成《開國大典》一課的學習后,我讓學生回家觀看電影《建國大業(yè)》,并讓他們寫出一篇讀后感,由此來幫助學生了解國家歷史,并學會通過寫作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在提升他們語文基礎知識水平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從而在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了小學語文學科的素質教育目標。
三、結語
綜上所述,做好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不僅可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還能夠為推動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帶來助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認識到興趣對于學生學習動力的關鍵影響,并能夠在了解學生興趣需求的基礎上,做好對快樂教學法的有效應用,確保他們可以在進行語文知識學習的同時,也能夠感受到快樂,從而進一步實現(xiàn)對他們的學習動力激發(fā),讓他們始終對語文知識學習保持興趣,并在興趣的引導下逐步實現(xiàn)語文知識水平的進步,為小學語文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打下基礎,也為學生的語文知識素養(yǎng)構建帶來助力支持。
參考文獻:
[1]張彥霞. 快樂閱讀綻放精彩——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課堂教學的策略[J].新課程(上),2016(9).
[2]沈靜.快樂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探析[J].課堂內外·教師版,2018(9).
[3]田巖.小學語文快樂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設與應用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4).
[4]劉偉利.淺談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08(5).
[5]劉金花.運用快樂教學打造小學語文精彩課堂的探索[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9(35).
作者簡介:張宗乾(1975.6— ),男,漢族,甘肅鎮(zhèn)原人,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