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怡霖
隨著新課改進程的不斷推進,教育部強化藝術課程并進行多方面要求改革,各層面逐漸意識到音樂課程的重要性,開始革新與優(yōu)化音樂教學模式,而樂器教學是整個音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葫蘆絲屬于中國傳統(tǒng)樂器,其外觀古樸典雅、聲音萬轉(zhuǎn)千回、音色輕柔優(yōu)美,指法簡單易學,是小學生學習的樂器的首選。音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葫蘆絲,能夠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思維,基于此,音樂教師應探究優(yōu)化葫蘆絲課堂有效策略,提升葫蘆絲教學質(zhì)量,促進學生的整體發(fā)展。
為優(yōu)化葫蘆絲教學效果,音樂教師應從根源上做起,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不僅是學生學習葫蘆絲的動力,也直接影響著葫蘆絲課程的教學質(zhì)量。為此,音樂教師可以積極創(chuàng)設新穎、有趣的教學情境,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梢越柚魳菲脚_加大葫蘆絲樂器的宣傳力度,在校園公眾號上發(fā)布與葫蘆絲相關的樂器介紹和基本技巧,并將經(jīng)典名曲上傳到微課平臺、微信群以及釘釘群中。也可以從課堂時間里劃分出一部來進行樂器展示和構件講解,并通過向?qū)W生播放視頻或音頻來展示其不同的演奏風格與音色,使得學生能夠在優(yōu)美的葫蘆絲樂聲中感知音樂的魅力,吸引學生參與到實踐練習中,提升他們的創(chuàng)新力與實踐力。
葫蘆絲樂器走進小學音樂課堂的時間還比較短,并未形成健全的教學體系,其教學模式也不夠成熟,教學內(nèi)容比較單一,在實踐教學中面臨著一定的教學困境。其一,音樂教師應細致觀察每位學生的性格特點與基礎能力,并結合學生的性別、年齡來設置不同層次的教學方案和教學目標,并向?qū)W生明確不同階段的學習任務。例如我們學校將以劃分年級的形式給予不同的學習目標,當然也因班級進度不同老師要做出準確判斷加以整改。三年級主要是指法上的熟練,只教學“低音5、6、7、與1、2、3”吹些較為簡單的曲目《小羊羔》《老羊羔》《粉刷匠》等。四年級在鞏固指法的基礎上增加一些節(jié)奏型和“5、6”的指法,曲目可以范圍又增大些學生也會覺得有趣,可以有《龍的傳人》《賣報歌》《我和你》等。五年級節(jié)奏型又更加復雜了些,同音吐奏的訓練,“4”音的指法,可吹奏流行曲會增加學生對葫蘆絲的興趣,例如《你笑起來真好看》等,六年級的學生可以結合課本吹奏葫蘆絲,鍛煉氣息也是六年級同學們的小挑戰(zhàn)。
其二,音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借助網(wǎng)絡渠道選取符合學生需求的練習曲目,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基礎上供學生學習和練習。在吹奏《你笑起來真好看》《白月光與朱砂痣》《最親的人》學生都極其興奮,練習的次數(shù)也自覺地增加了。
其三,音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向?qū)W生播放優(yōu)質(zhì)的葫蘆絲教學視頻,讓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記錄心得體會,從而豐富自己對葫蘆絲的了解和認知,并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并優(yōu)化葫蘆絲課程教學效果。
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小學教育教學設備與軟件都在不斷完善和更新,教學理念也在不斷變化。若音樂教師不積極接納先進的教學理念,仍是以自我為重心一味地講解教材,不僅很難提升教學質(zhì)量,學生容易處于被動的地位,也無法挖掘他們的潛力、提升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诖?,為創(chuàng)建高效葫蘆絲教學課堂,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音樂教師可以借助先進的教學技術,讓學生直觀、形象地學習葫蘆絲吹唱技巧。比如音樂教師可以整理和歸納學生易混淆或是難以突破的重難點,將有針對性地專題講解錄制成微課,可以讓學生在課余時間來預習或鞏固所學知識。又比如音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構建翻轉(zhuǎn)課堂這種新型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自主研究和探討教學視頻,并模仿視頻進行自由練習,教師在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有一對一地指導和幫助,其中音樂教師在教授葫蘆絲指法內(nèi)容時,為讓全班學生都能清晰地、多方位地觀察葫蘆絲指法位置,播放微視頻,能夠清楚地讓學生看到正確的指法,進而實現(xiàn)構建高效葫蘆絲課堂的教學目標。
總而言之,為優(yōu)化小學葫蘆絲教學效果,音樂教師應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并大膽采用新穎、高效的教學方式,著重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合作探討、認真練習的良好習慣,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另外教師還應結合學生特點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從而提升葫蘆絲教學質(zhì)量,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