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慧佳
摘? ?要:高考物理試題著重考查考生的知識、能力和科學素養(yǎng),通過引導學生“說題”,使教師和學生在高三的物理學習中,走出單一“做題—講題”的循環(huán),增強學生的參與度。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突破題目及學習中的重難點,另一方面能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思維進階,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說題;小組合作;思維進階;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3-6148(2020)11-0072-5
1? ? “說題”模式的提出背景
《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頒布及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使我們明確了高中物理教學的目的和方向: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作為一名教師,要與時俱進,結(jié)合實際教學情況,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教學工作,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融入物理教學活動中。于是,形形色色的教學方式被全面展開,例如探究式教學、問題教學、項目式學習、研學活動等,以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滲透核心素養(yǎng)。
與此同時,在改革創(chuàng)新的浪潮中,筆者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各種教學方式的實施大多在高一、高二的新授課中進行。那么高三的學生呢?由于面臨高考的壓力,時間緊迫,內(nèi)容繁多,學生多是進行“做題—做題”的循環(huán),教師多是進行“講題—講題”的循環(huán)。最常見的情景是,教師上完一節(jié)課,揮汗如雨,黑板上滿滿的題目解析。然而,這樣滿堂灌的教學效果有限,其結(jié)果常常是老師講了一遍又一遍,學生還是不會做,更不用說鍛煉思維、提升物理核心素養(yǎng)了。那么,在緊張的高三備考過程當中,怎樣引發(fā)學生思考,進行思維訓練,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呢?
恩格斯說過:“行動的一切動力,都源自于他的頭腦,轉(zhuǎn)化成他的意愿和動機,才可以行動起來”。將學生的被動學習轉(zhuǎn)化為主動學習,從“記憶者”變?yōu)椤疤骄空摺?,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是高三物理高效復習的關(guān)鍵。將教師“說題”轉(zhuǎn)化為學生“說題”,讓學生以命題者的視角全面分析題目,不但可以加強對知識點的理解和遷移,更能鍛煉學生的能力,促進其思維方式的逐漸進階,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
2? ? 引導學生“說題”的模式
2.1? ? 小組合作
基于高三的實際情況,“說題”活動以小組為單位,一方面可以通過合作,減少每個人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相互交流,進行頭腦風暴,突破難點,集小組智慧于一體,促進共同進步。
由于學生的能力和思維等存在差異,因此不同能力、性格、愛好、思維習慣的學生應進行合理搭配,形成不同層次的互補。同時,要根據(jù)小組成員的優(yōu)勢,給予適合他們的角色,例如組織者、解題者、展示者、拓展者等,使每個學生真正參與其中。
2.2? ? 構(gòu)建“說題”的思維導圖
“說題”的前提條件是對題目的全面理解及綜合分析,而思維導圖是實現(xiàn)這一目的的有效方式之一。通過制作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知識漏洞和錯誤,及時糾正,更重要的是引發(fā)學生思考,充分展現(xiàn)學生物理思維的全貌,為思維的進階提供條件。
常見“說題”思維導圖基本模式如圖1。
2.3? ? 組織語言,“說題”展示
文秋芳在她的《有聲思維法》中指出,有聲思維對于解決困難問題是有益的。這與美國埃德加·戴爾提出的“學習金字塔”理論不謀而合,在塔尖是“聽講”,學習效果是最低的,而在金字塔基座位置“教授給他人”,則記憶更加深刻,如圖2。將“教師講”為主的高三物理課堂轉(zhuǎn)化為“學生說”為主,學生將自己的所思所想通過語言表達出來,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注意力,將混亂的思維條理化,逐步達到思維進階的效果。
“說題”的時間不宜過長,教師在分配任務時,要根據(jù)題目的難易程度進行劃分。例如,非常簡單的題目大約5~8 min,相對復雜的題目可以延長至12 min等。
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協(xié)作,展示成果,確保語言的嚴謹和精煉。首先要能夠把題目講解清楚,其次要了解命題者的意圖和考點,最后通過各種變式訓練,將題目價值最大化。“說題”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展示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展示對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的認知方式,更重要的是展示自身的物理邏輯思維。
2.4? ? 組間互評,組內(nèi)自評
不論是從培養(yǎng)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角度,還是從各種新型教學模式的角度(如5E教學模式等),評價環(huán)節(jié)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相互問答的形式,或者通過調(diào)查問卷的形式,對學生學習的過程和結(jié)果進行評估,如表1、表2為筆者設計的小組“說題”過程評價表,僅供參考。
小組“說題”的評價過程包含自評與互評,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對自己及同伴的“說題”進行反思,審視學習過程,明確下一步的學習方向,是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必要環(huán)節(jié)。
3? ? “說題”實例——以高三的常規(guī)物理測試為例
3.1? ? 分組
班級共40位學生,按照成績或?qū)W號從小到大排序,“S”型進行分組,每組5人,共8組,每組學生的平均水平基本相當(見表3)。
3.2? ? 小組討論并進行合理分工
(1)各小組進行分工:高考物理試題的模式為:14~21為選擇題,22~23為實驗題,24~25為計算題,33為選修題(見表4)。
(2)組內(nèi)分工:每組5人,通過討論進行合理分工,讓每位學生的參與度最大化,如負責思維導圖構(gòu)建、負責解題過程分析、負責變式訓練、負責“說課”發(fā)言、負責統(tǒng)籌等具體工作。
3.3? ? 以2018年全國Ⅰ卷15題為例
(1)例題展示:如圖3,輕彈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塊P。系統(tǒng)處于靜止狀態(tài),現(xiàn)用一豎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以x表示P離開靜止位置的位移,在彈簧恢復原長前,下列表示F和x之間關(guān)系的圖像可能正確的是(? ? ? ? )
本題是高考物理選擇題的第二題,難度適中,對學生能力考查較為突出,體現(xiàn)了物理核心素養(yǎng)引領(lǐng)下的高考命題方向。
(2)“說題”思維導圖及內(nèi)容展示,可利用軟件制作或手繪,如圖4。
(3)評價環(huán)節(jié)
在評價時,以過程性評價為主體,成果性評價為輔助,突出能力提升與思維進階的評價。組間互評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聽”的注意力,自我評價可以幫助學生反思學習過程。
4? ? 總? 結(jié)
教學的終極目標不是“解題”,而是“解決問題”,其關(guān)鍵在于思維和方法。通過小組合作“說題”,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對物理觀念的認知更加透徹,能夠站在更高更廣的視角看待問題、思考題目。同時,在完成知識構(gòu)建過程中,學生逐步形成了對待物理問題的科學思維方式。這一教學模式,不但提高了高三物理復習的效率,更促進了學生思維的進階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蔡千斌.思維呈現(xiàn)下的物理習題教學[J].物理教學探討,2016,34(7):76-80.
[2]唐強.基于思維訓練的高中物理習題教學研究——引導學生“說課”培養(yǎng)科學思維[J].物理教學探討,2019,37(2):59-61.(欄目編輯? ? 李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