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繼紅
摘 要:本文立足于中職日常語文教學的真實情況,從“加強多媒體運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巧用情境教學,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注重合作學習,鍛煉學生合作能力”“舉辦語文活動,提高學生實際應用”四個方面出發(fā),對中職語文課堂的高效教學實踐策略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關(guān)鍵詞:中職語文;高效課堂;情境教學;合作學習;主體地位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教育部也逐漸提出“語文課程是各類中職學校教學中的必修的文化基礎(chǔ)課,”中職的學生不同于普通的高中生,其的學習能力相對來說比較的弱,但是語文是學生學習的基礎(chǔ)課程,其的學習對于提高學生對其他學科的學習是有著非常大的幫助作用的,因此,中職的語文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高效率的教學,使學生能夠通過高效的教學掌握學好語文課程,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的各項能力,使學生掌握語文中最基本的知識點,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個人能力,為學生畢業(yè)以后的更好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
一、加強多媒體運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之所以能夠快速的成為各大學校教學的必備教學資源,那是因為多媒體在課堂上的應用非常的符合學生的心理和當下社會的發(fā)展特點,學生在當下社會特點的影響下對電子產(chǎn)品和網(wǎng)絡(luò)非常的著迷,教師可以充分的利用學生的這個特點,將多媒體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的主要工具,根據(jù)學生的心理將教學內(nèi)容與多媒體進行一個充分的融合,從而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通過生動形象的教學內(nèi)容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寬學生的知識面,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例如,語文教師在教學《沁園春·長沙》的相關(guān)知識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提前為學生找出關(guān)于作者毛澤東的紀錄片視頻讓學生觀看,使學生去充分的了解我們偉大的領(lǐng)袖毛澤東以及當時這首詞的寫作背景,使學生瞬間對將要學習的內(nèi)容產(chǎn)生興趣,然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對文章進行朗讀,使學生對文章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然后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中找出這首詞有配樂的朗讀音頻,讓學生跟著音頻進行朗讀,通過有感情的朗讀使學生感受詞的特點和魅力,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二、巧用情境教學,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情境教學在語文的教學中非常的適用,非常符合現(xiàn)如今的創(chuàng)新化課堂,在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常常沿襲著教師在課堂上講課學生在講臺下聽課的課堂模式,學生長期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下就喪失了本該有的活力和自主思考的能力,教師應該將學生視為語文課堂的主體,充分的將課堂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融合,使學生能夠參與到課堂教學的情境中,增加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課堂互動,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活躍語文課堂的氛圍,從而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例如,語文教師在教學《故都的秋》的相關(guān)知識點的過程中,本篇文章主要是讓學生通過閱讀文章深入體會故都秋的特點并了解文章“景隨情異”的寫作技巧。教師可以以一個生活場景來促進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比如教師可以說“假如你今天心情很好,一出門就遇見闊別多年的老朋友,那么你在公園聽到鳥叫聲就會感覺非常的悅耳,假如你今天比較倒霉,一出門就摔了一跤,這時你聽到鳥叫聲就會覺得很心煩,”學生通過生活中常見的教學情境就理解了“景隨情異”的意思,學生再去學習文章時就會感覺簡單了不少,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和作者的想要表達的感情。
三、注重合作學習,鍛煉學生合作能力
合作學習對于每一個學科來說都有著無比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傳授,還要注重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鍛煉,合作能力是學生乃至每一個人都應該掌握的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將學生科學合理的分為不同的合作小組,然后教師可以利用一定的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問題進行探討和交流,讓學生自主的對語文進行學習,也可以使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與別人之間的差距,從其他學生身上找出自身的不足之處,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并且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
例如,語文教師在教學《采薇》的相關(guān)知識點的過程中,本篇文章是讓學生了解有關(guān)《詩經(jīng)》的常識,比如藝術(shù)特色、表現(xiàn)手法等。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本首詩進行自主的學習探究,然后再對學生進行精講,教師可以給每一個小組指定一個小組長,然后由小組長給組內(nèi)的每個學生分配各自的任務(wù),比如有的學生來查詢重點詞語的釋義、有的學生來對每一句詩來進行翻譯、有的學生來總結(jié)詩歌的中心思想等等,通過每個學生的分工合作來使學生達到對詩歌進行合作學習的目的,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舉辦語文活動,提高學生實際應用
中職的學生學習語文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能充分的運用到以后的生活實踐中,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定期為學生舉辦一些適合學生的語文活動并鼓勵學生去積極的參加,一是讓學生在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的過程中去將學過的語文知識都充分的運用到活動中,使學生感受到知識的用處,并讓學生通過對知識的運用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并將這種樂趣轉(zhuǎn)化成為學習的動力;二是可以讓學生通過參加活動,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思維反應能力、合作共贏能力等,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實際應用。
例如,語文教師在教學有關(guān)寫作記敘文的相關(guān)知識點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演講比賽的形式以“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為主題來每人寫一篇文章,然后讓學生分別去進行演講,教師再對學生的文章進行點評,在這個過程中既能夠鍛煉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又能夠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一舉兩得。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每周來舉行一場“讀書分享會”讓學生把自己認為好看的書籍分享給大家,使學生既能夠擴展自己的語文思維能力又能夠提高閱讀能力,有效的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實際應用能力。
綜上所述,在以提高學生的學業(yè)質(zhì)量和就業(yè)能力的前提下的中職語文教學應該更加看中對學生的個人能力和基礎(chǔ)知識的培養(yǎng),教師要去充分的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用學生喜歡的方式將語文教學內(nèi)容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使學生能夠充分的參與到教學之中,進而有效的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與人合作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并為學生之后的就業(yè)奠定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王佳. 中職語文教學的現(xiàn)實困境及應對策略研究[J]. 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 2016(17).
[2]蘭英. 新形勢下中職語文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J]. 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 2016, 15(010):149-150.
[3]逯婷. 關(guān)于中職語文教學價值定位及其實現(xiàn)的思考[J]. 文學教育(上), 2017, 000(00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