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字技術的發(fā)展不斷推動動漫產業(yè)的發(fā)展,使得動漫產業(yè)給他們帶來了更好地視覺體驗。在技術層面直接將二維動畫發(fā)展到了三維,也極大地豐富了動畫的制作形式和制作內容。本文主要就數字技術背景下,動漫制作的相關問題做了一些探索,從而更好地促進數字技術在動漫行業(yè)的應用。
關鍵詞:數字技術背景;動漫制作;運用
中圖分類號:TP391.41;G1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129(2020)14-0111-01
1背景
動漫產業(yè)在這些年取得了很多的發(fā)展,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越來越高。目前動畫的形式和種類越來越多,表現手法也多種多樣,總體來看動畫產業(yè)呈現出蓬勃的發(fā)展趨勢。這些發(fā)展的背后都離不開數字技術的支持。在數字技術背景下,設計者可以只需要內容上的創(chuàng)新,而不再拘束于技術的局限性。這樣制作者能夠具有更多的設計靈感和設計思路。在未來數字技術對于動漫的影響是深遠的,也是促進動漫產業(yè)不斷發(fā)展的技術保障。
2數字技術應用的價值
數字技術的發(fā)展對于動漫行業(yè)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地促進作用,主要是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數字技術的利用和發(fā)展大大提高了動漫的質量和效率。縮短了動畫制作的周期。主要是數字技術的應用對于動漫制作的方式和手段進行了不斷的革新,提高動漫畫面質量以及渲染力,這樣能夠給觀眾更大的視覺沖擊力。第二,數字技術的發(fā)展使得動漫更加接近于生活和實際場景,很多動漫不在一味追求特效和特技,而是主打感情線和情節(jié),使得觀眾能夠融入到動漫的內容情節(jié)當中而不是只靠特技來吸引觀眾。第三,數字技術發(fā)展使得動漫產業(yè)朝著多元化、信息化以及產業(yè)化的方向發(fā)展,動漫的形式越來越多,素材越來越多,能夠根據觀眾的需求來開展動漫的制作,保障大眾的審美需求。另外數字技術的發(fā)展也促進了動漫產業(yè)的發(fā)展,使得動漫的商業(yè)價值得到進一步的體現。
3加強數字技術在動漫設計中應用的幾點建議
3.1打破傳統(tǒng)束縛,運用新藝術手法。其中最經典的代表作就是《金色的海螺》,這幅作品的版畫和雕刻技術使靜態(tài)版畫的形象變得栩栩如生。它運用了悠久的民族藝術表現手法,生動、完美地表達了原作的思想內涵。在動作設計中,動畫設計師借鑒了傳統(tǒng)的戲劇表演方案,融合了皮影戲、木偶等藝術表現手法的精華。色彩色調具有很強的裝飾性,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畫面效果和強烈的民族色彩。電影突破了傳統(tǒng),顛覆了原有繪畫設計中的傳統(tǒng)思維,以一種新的藝術手法打破了觀眾對卡通原作的看法。它體現了人類藝術最基本的美學概念,具有鮮明的藝術特征和生活氣息。
3.2逆向思維的運用。在應用數字技術過程中,還需要加強逆向思維的應用。這種思維方式在看似不確定的事物中很常見。我們必須敢于“反其道而行之”,讓思維朝著相反的方向發(fā)展,從問題的另一面進行深入的探索,以“非凡”來實現“勝利”,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動畫動作設計是一個復雜的思維過程。在進行動畫中的人物動作設計的時候,一方面,必須遵循運動規(guī)律。另一方面,動畫中物體運動的形式、速度、強度、力度和幅度都可以根據需要自由變化,包括動畫中的自然場景和環(huán)境設置等也可以與動作結合,甚至可以與主角同步。我們可以利用動作的夸張變形來改變傳統(tǒng)的人物動作設計。例如,動畫片《貓和老鼠》的具體表現和幽默是標準的美國動畫片風格。在戰(zhàn)斗中,杰克砰地一聲把湯姆的胡子扯了下來,湯姆掙扎著要把他的身體弄斷,伸了個懶腰,用夸張的語言夸大動畫的戲劇性效果。動畫轉換身體和使用旋轉的速度線。表現動畫的喜劇效果是很有趣的。
3.3加強數字化在動漫中優(yōu)化中的利用。在三維動畫中,通過多種藝術手法來使得動漫更具有美感,需要使用數字化技術來對于原始設計加以指導和引領。需要結合著觀眾的實際審美以及動漫的主題內容添加一些額外的元素,這些元素能夠更好地表現出動漫的主題以及風格,這些元素是區(qū)別于其作品的重要因素。在動漫制造過程當中,由于各種元素的存在,使得設計師需要進行一定的選擇,選擇的結果也影響這動漫的效果,這就可以通過數字化技術的渲染和實際模擬,從而整體展現出動漫表達出的效果和水平,從而判斷出動漫制作存在的問題,從而更好地進行補充。例如,鏡頭之間的運動設計和時間分配過于平均,導致動作節(jié)奏的缺乏,關鍵幀分配時間出現錯誤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它會破壞整個動作集合的流暢性,造成人物的口型與字幕對話不一致。同時要特別注意動作設計要合理安排。在動畫中,每個動作設計都是時間控制的,腳本因素影響動作時間的設置。動作設計和時間的關系就像左手和右手。動作時間也貼近生活中的時間,貼近現實生活的狀態(tài),表現出人物細膩的情感。如果你忽略了對方說話所需的時間,就會給配音帶來同步的麻煩。通過合理的動作設計和時間安排,可以更好的展現人物性格特點,營造環(huán)境氛圍,使角色的內在性格更加豐富,突出情節(jié)的節(jié)奏,畫面的流暢和感染力,設定主題達到語言。這種沉重的特質,讓觀眾在心理上忍受著認同,愛上了這部電影。
結語: 綜上所述,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和發(fā)展大大促進了動漫產業(yè)的發(fā)展,為動漫行業(yè)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新機。使得設計者擺脫了技術的限制,將更多的注意力用在動漫的創(chuàng)新方面,從而能夠更好地給觀眾視覺沖擊,引起觀眾的共鳴。同時在應用過程中還需要加強各種思維方式的應用,使得動漫表現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從而更好地促進動漫行業(yè)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唐宏瑞.三維動漫設計中3D數字技術的應用探析[J].現代裝飾(理論),2017(02):292.
[2]朱姣潔.數字技術背景下動漫制作的運用與思考[J].科技經濟導刊,2017(03):175.
[3]谷雨.數字技術在動漫制作中的應用研究[J].電子制作,2015(03):93-94.
作者簡介:譚祎(1992.3),女,土家族,學士學位,就職于恩施職業(yè)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動畫(影像媒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