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麗華
[摘要] 目的 探析崗位管理模式在腫瘤中心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2017年5月,該院對腫瘤中心78名護理人員實施崗位管理,對比實施前后護士工作的滿意度、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三基考試的達標率。結果 實施崗位管理模式后,整體工作的滿意度、被稱贊和認可、社會或專業(yè)的交流機會、與共事者間關系、工作的控制和決策、專業(yè)發(fā)展的機會、排班制度評分較實施前高,整體滿意度、健康教育、溝通交流、滿足需求、服務態(tài)度的平均評分較實施前高,達標率對比,實施后較實施前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腫瘤中心護理管理中實施崗位管理模式,可將臨床護理管理的水平提升,調動護士工作的積極性,將護士工作滿意度、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提升。
[關鍵詞] 崗位管理模式;護理管理;應用效果;腫瘤中心
[中圖分類號] R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20)08(b)-012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ost management model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of cancer center. Methods In May 2017, the hospital implemented post management for 78 nursing staff in the cancer center, comparing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es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ith nursing work, and the rate of compliance with the three basic exams. 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job management model, overall job satisfaction, praise and recognition, social or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opportunities, relationships with coworkers, job control and decision-mak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scheduling system scores are higher than before implementation The average score of overall satisfaction, health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meeting needs, and service attitude is higher than before implementation. Compared with the standard compliance rate, after implementation, it is higher than before implementatio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st management model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of the cancer center can improve the level of clinical nursing management,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nurses, and improve nurses job satisfaction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Key words] Post management mode; Nursing management; Application effect; Tumor center
現階段,我國人群健康受到惡性腫瘤的威脅較為嚴重,惡性腫瘤屬一種慢性疾病。而此類疾病的護理管理水平提升對患者轉歸十分關鍵。崗位管理是醫(yī)院制度中的內容和任務之一;現階段,如何解決分層管理問題屬工作的重點,將崗位能力設為核心,將考核和培訓護理人員的標準和內容完善規(guī)范,崗位各職責的明確,工作流程和程序的擬定,將各層護士工作的內容確定,可實現護理質量的有效提升。據相關文獻指出[1],將崗位管理模式應用在腫瘤中心的護理管理中,可使護士工作的能力和職業(yè)的素養(yǎng)得至整體的提升,使其工作的積極性得以充分調動,自我價值得以體現,可將團隊核心的凝聚力提升。為此,該院于2017年5月選擇78名護理人員在該中心實施崗位管理模式,取得的成效較為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院腫瘤中心合計78名護士,且性別均為女性,年齡20~53歲,中位數為36.5歲。學歷水平:本科、大專、中專分別為32名、36名、10名;職稱:副主任護師、主管護師、護師、護士、助理護士分別為7名、12名、16名、33名、10名。
1.2 ?方法
1.2.1 設置護士層級,將崗位職責明確 ?以護士工作實際的能力、年限、職稱、學歷為依據,將該院腫瘤中心護士分為5個層級[1]。(護士分為五個層級分別是N0~N4)其中,領導組織工作負責的是護士長;其履行質量控制、病區(qū)管理職責的是副護士長,應予以協助;責任組長在護理方面的技術較為嫻熟、且具備較強的應變能力和組織搶救能力,危急重癥疑難患者技術的指導應重視;責任護士主要對組內患者專業(yè)的干預負責,并對助理護士工作加以指導;護齡在1年以下的護士為助理護士,其負責完成基礎的護理工作,協助責任護士的工作[2]。
1.2.2 護理崗位的科學調換 ?設置4個崗位,即責任組長、責任班、藥療班、護秘班??傌熑伟嘭撠煂ο聦俑髫熑伟喙ぷ鬟M行監(jiān)管;責任班全方位統籌護理管理;藥療班負責配置、擺放、查對、請領治療所需的藥物,特別是保障管理和檢查急救和高危的藥品等;護秘班負責醫(yī)囑的正確處理,將分工細化并予以執(zhí)行[3]。病區(qū)模式為連續(xù)排班制,總計分成兩個護理責任組,展開連續(xù)8 h白班、16 h晚班工作的制度。
1.2.3 創(chuàng)建培訓考核分層級的制度 ?將管理崗位的方案設為依據,自行由腫瘤中心組織,注重分層級對各崗位工作的人員展開培訓。內容涵蓋了急救技能、專業(yè)理論、風險管理、基本技能、規(guī)章制度等。在職培訓為培訓主要方式,還可進行院內或派遣學習進修。建立考核小組,組長為護士長,每月開展考核評價,內容包括操作和理論,一次不及格或缺考者,將本人業(yè)務當月的考核分扣除。總分與考核次數比值即平均分[4]。
1.2.4 創(chuàng)建考評護理績效的體系 ?擬定考評績效,全員考評績效、考核成績直接掛鉤勞務補貼,獎懲記錄、學術業(yè)績、加班頻率、患者滿意度、工作強度及質量、崗位級別、工作年限等為量化指標主要的內容,勞務補貼各層級系數的分配、設置獎懲每個項目的數額標準均應保證合理,使勞者多得、能者多得的分配原則得以體現,將工作的積極性調動起來[5-6]。
1.3 ?觀察指標
①以MMSS(護士工作滿意度量表)調查護士工作的滿意度,量表含31個條目,可分為8方面,即福利待遇、家庭和工作的平衡、被稱贊和認可等,工作的滿意度越高,分數則越高。實施崗位管理模式前和后,由腫瘤中心護理績效的考評小組,經發(fā)放問卷調查表調查所屬護士,每次發(fā)放78份,回收78份,有效率和收回率均為100%[7]。
②患者評價護理的滿意度,以自制滿意量表調查護理的滿意度。在實施崗位管理模式前、后,由腫瘤中心護理績效的考評小組發(fā)放給300例住院患者,有效率和收回率均為100%。
③基本技能、基本知識、基本理論考試的達標率,技能和理論考試≥85分即為達標,對比考試在崗位管理模式開展前后的總達標率,不包含正副護士長。
1.4 ?統計方法
以SPSS 17.0統計學軟件分析結果數據,用頻數與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并用χ2檢驗,用(x±s)表示計量資料并給予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士滿意度
實施崗位管理模式后,整體工作的滿意度、被稱贊和認可、社會或專業(yè)的交流機會、與共事者間關系、工作的控制和決策、專業(yè)發(fā)展的機會、排班制度評分較實施前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福利待遇、家庭和工作的平衡評分與實施前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患者對護士工作的滿意度
實施崗位管理模式后,整體滿意度、健康教育、溝通交流、滿足需求、服務態(tài)度的平均評分較實施前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服務流程、護士業(yè)務技術的平均評分與實施前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三基考試的達標率
崗位管理模式實施前,考試時,達標、未達標分別為64名、14名,達標率82%; 78名護士在實施后整體達標,達標率100%,達標率對比,實施后較實施前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5.380,P<0.05)。
3 ?討論
3.1 ?崗位與護理人員間的優(yōu)化配置實現
該院設置腫瘤中心層級護士為5級,設置層級的標準為護士在該院基本的技能、職稱、學歷、能力等,將崗位各自相應的職責明確,護士長、副護士長、責任組長、責任護士、助理護士間各自完成各自分內的工作,如護士長主要承擔領導和組織相關工作,而副護士長承擔輔助護士長完成工作的任務,承擔指導危急重癥疑難癥狀,護理技術指導工作的是責任組長,其應變能力、組織能力、搶救能力相對較強,而給予組內患者干預實施的人員為責任護士,并為助理護士做出相應工作的指導,而助理護士則將其分內工作完成即可,人責相配得以實現。綜合平衡腫瘤中心整體的各層級護士和護理工作崗位,最大程度地優(yōu)化崗位配置,理順管理權責的關系,使護理工作效率迅速得到明顯的質的提升,同時也提升了護士和患者的滿意度[8]。
3.2 ?科學地對護理崗位進行調換
設置崗位和崗位職責,每班有每班的責任,總責任班、責任班、藥療班、護秘班,每班各司其職,將管轄內工作及時有效地完成,如監(jiān)督責任班工作者為總責任班,而承擔患者全方位護理的為責任班,承擔藥物相關工作者為藥療班等。
3.3 ?培訓和考核護理人員的制度得以規(guī)范
在對崗位管理模式的實施中該院選擇分層培訓的方式,每個崗位均接受與自身崗位相匹配的培訓,使培訓效果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讓各層級護士完成相應工作時可依據各自崗位的要求執(zhí)行,每月實施考核評價,對護理人員的學習加以督促,使培訓后護士與之崗位要求的標準符合。同時,完成分層培訓考核相應制度的創(chuàng)建,目的在于以考促學[9]。有助于提升護理人員自身的業(yè)務水平,所以,在崗位管理模式實施后,三基考試達標率較實施前高。
3.4 ?創(chuàng)建績效考評的護理體系
以腫瘤中心管理的權限和醫(yī)院實際的情況為依據,該院建立了適應勞務補貼發(fā)放的考評體系,將醫(yī)院考評績效中績效的分配、質量的考評、效益的考核原則有效體現[10-11],設置合理的勞務補貼分配,獎懲數額應保證標準、合理,保證勞者多得,能者多得等,有助于調動護士主觀能動性、提升護理質量,使護理人員的隊伍穩(wěn)定[12]。
[參考文獻]
[1] ?蔣向玲,陳春蘭,覃惠英,等.腫瘤個案管理模式在鼻咽癌患者全程管理中的實踐效果[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9,35(29):2274-2279.
[2] ?于豐,胡德英,孫麗,等.小組式護理論壇在腫瘤科患者自殺防治培訓中的應用與啟示[J].護理學報,2019,26(17):14-17.
[3] ?朱東華,樊艷宏.疼痛管理培訓對腫瘤內科護士癌痛知識與態(tài)度的影響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8,15(11):99-100.
[4] ?孫霽雯,樓建華,沈南平,等.基于護理措施分類的兒童腫瘤護理核心護理措施的確立與比較[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6,33(6):7-12.
[5] ?王丹若,袁玲,武麗桂,等.遺傳性腫瘤風險評估對我國腫瘤??谱o理發(fā)展的啟示[J].中國護理管理,2017,17(12):1657-1662.
[6] ?宋秀三,劉紅艷.優(yōu)質護理流程管理在預防腫瘤放化療患者跌倒中的應用觀察[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6,20(8):185-186,193.
[7] ?何靜婷,喻姣花,楊曉霞,等.《成人患者經皮內鏡胃造瘺及空腸造瘺護理管理的臨床實踐指南》解讀[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9,35(24):1841-1845.
[8] ?袁文芳,陳春英,林巖,等.護理層級管理在提高臨床護理服務質量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104-105.
[9] ?張紅,沈艷芬,楊紅,等.腫瘤專科醫(yī)院中心靜脈管路管理信息系統的構建與實施[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9,35(2):147-150.
[10] ?張華甫,沈傲梅,王相華,等.天津市護理質量敏感指標閉環(huán)管理方案的構建及應用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9,54(2):170-174.
[11] ?曲靚靚,王晶,李紅玉,等.改進腫瘤??谱o士臨床護理培訓路徑的實踐及體會[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8,10(29):14-16.
[12] ?李雪,張樂天,劉俊伶,等.模塊化管理在影像科護理與技術管理中的應用與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 32(20):1572-1575.
(收稿日期:20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