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巧玉
摘? 要: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語文是一門凝聚著前人智慧、后人創(chuàng)新的綜合學科,有著積極的學習意義。只是部分學生在語文探索中,因為一時的挫折而產生了放棄的念頭,難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探索興趣,有助于解決學生的問題,讓學生適應語文課堂,在教師的助力下邁向語文前進的階梯,懂得怎樣靈活使用語文知識,發(fā)展自己的能力。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感悟生活、情境和實踐,能夠盡快收獲語文學習的樂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學生;探索興趣;激發(fā)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探索興趣,給學生展示了語文學習的五彩畫面,讓學生有了挖掘語文寶藏的動力,使得學生不再害怕語文學習,而是能夠積極地加入到語文的世界,用自己的力量來支撐起語文,為語文帶來新鮮的空氣。
一、帶領學生感悟生活——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探索興趣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探索興趣,可以借助帶領學生感悟生活來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探索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帶領學生感悟生活,讓學生融入到生活中,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意識,使學生聯(lián)系生活來理解語文,知道語文學習的現(xiàn)實作用,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探索興趣。學生在生活的影響下,能夠拓展自己的視野范圍,看到語文在生活中的體現(xiàn),知道語文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學會用生活的眼光來觀察語文,并在觀察中完成對語文知識的探索。
在學習“雷鋒叔叔,你在哪里”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雷鋒精神,知道雷鋒精神在生活中的作用,在教學中為學生介紹了小朋友學雷鋒做好事的案例,諸如去養(yǎng)老院打掃衛(wèi)生,捐獻義賣所得等,使學生通過這些案例來感受雷鋒精神存在的價值。學生在案例中,感受到了幫助者與被幫助者溫馨的氛圍,認為大家在幫助中獲得了雙倍的快樂,體現(xiàn)了雷鋒精神,為雷鋒精神賦予了時代意義。接著,筆者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有哪些學雷鋒的行為,鼓勵學生做一個樂于助人的人。學生在分享中表達了對雷鋒的敬愛,表示會繼續(xù)踐行雷鋒精神并將其發(fā)揚光大。
二、帶領學生感悟情境——激發(fā)學生對情境的探索興趣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探索興趣,可以借助帶領學生感悟情境來激發(fā)學生對情境的探索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帶領學生感悟情境,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語文學習的精彩,有助于吸引學生的學習目光,讓學生不再躲避語文學習,而是意識到語文有著豐富的內涵是需要不斷挖掘的,改變學生的思想。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對語文情境進行賞析,可以看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了解語文學習的深遠意義,發(fā)現(xiàn)語文世界中的五彩畫卷。
在學習“畫楊桃”時,筆者在教學中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了楊桃的樣子,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對其進行觀察。學生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楊桃樣子是不同的。接著,筆者又為學生展示了蘋果橫切和豎切的截面。學生發(fā)現(xiàn)蘋果橫切和豎切后,得到的樣子也是不同的。學生認識到,看待問題不能太過片面,而是要學會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客觀對待,理解了課文的含義。
三、帶領學生感悟實踐——激發(fā)學生對實踐的探索興趣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探索興趣,可以借助帶領學生感悟實踐來激發(fā)學生對實踐的探索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帶領學生感悟實踐,能夠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在課堂學習中的地位,知道怎樣通過自己的雙手來完成對知識的拆解,掌握知識的應用技巧,突顯自己的能力。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對自己有了更多的信心,能夠主動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去,發(fā)揮自己的作用,將自己的想法展示出來,找到實踐探索的方向。
在學習“葡萄溝”時,筆者為了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在教學中組織學生結合課文內容想象葡萄溝的樣子,使學生用手中的畫筆將自己心中的葡萄溝繪畫出來。學生為了盡快完成學習任務,對課文進行了反復閱讀和分析,特別是課文中描寫葡萄溝的語言,更是學生關注的重點。在總結課文內容之后,學生開始了自己的繪畫之旅,畫出了葡萄溝熱鬧、豐收的一面,體現(xiàn)了少數(shù)民族的人文風情,深化了對課文的探究。
總之,本文通過帶領學生感悟生活、帶領學生感悟情境、帶領學生感悟實踐,激發(fā)了學生對生活的探索興趣,激發(fā)了學生對情境的探索興趣,激發(fā)了學生對實踐的探索興趣。學生在語文的殿堂中,對語文的特點、語文學習的意義進行了分析和探究,加深了對語文的了解,知道了怎樣借助語文來豐富自己的生活,讓自己的成長變得更有價值。學生不再厭惡語文學習,而是找到了語文學習的新方向,參與到了語文的探索中。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探索興趣,是想要給學生的學習增添一點趣味,讓學生能夠抓住課堂學習的機會,知道怎樣利用好課堂時光,汲取語文更多的營養(yǎng),推動學生的進步。同時,教師也與學生建立了緊密的聯(lián)系,增加了與學生之間的溝通,知道了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需求,能夠從學生出發(fā),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教學。
參考文獻:
[1]王麗萍.如何激發(fā)小學生對語文課堂教學的興趣與活力[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7,1(35):116-117.
[2]李再興.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巧用多媒體提高教學質量[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1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