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強
一、教學目標
會用5以內各數(shù)表示物體的個數(shù)和順序;會區(qū)分幾個(基數(shù)含義)和第幾個(序數(shù)含義)。
二、教學任務
“第幾(序數(shù))”和“幾個/多少個(基數(shù))”的數(shù)學含義;“第幾(序數(shù))”與“幾個/多少個(基數(shù))”的區(qū)別。
三、完成教學任務要開展的活動及其作品
任務一:“第幾(序數(shù))”和“幾個/多少個(基數(shù))”的數(shù)學含義
活動1:檢查預習P20的情況
步驟1:出示任務單:【準備使用的任務單(學生對教科書P20的例題預習單)】
步驟2:對學(對改預習的學生作品)/巡學(教師巡學,尋找典型錯題,確定“教的內容”)
步驟3:展學(抽取個別學生的課本,直接投影結果)/評學(選擇“1”號評講)
活動2:教
步驟1:典型錯題分析(參照點、位置、幾個/多少個與第幾)與解決(讓會的學生講解;學生都不會的時候,才由師直接講解)
步驟2:確定標準知識
標準知識1:“第幾(序數(shù))”表示被數(shù)的物體是“第幾個”(編號),表示物體的順序。
標準知識2:“幾個(基數(shù))”表示被數(shù)的物體有“多少個”。
標準知識3:確定“第幾(序數(shù))”的方法。第一步:讀題,發(fā)現(xiàn)“第”字就圈出來。這樣就知道了要回答的是“第幾個”,而不是求“有多少個”;第二步:確定數(shù)(shǔ)的“起點”(可以圈起來作記號);第三步:先確定數(shù)(shǔ)的“方向”(從上、下、前、后、左、右)。(特別說明:前←→后數(shù)時,題中的“前”指“緊靠著”,不能間隔;左←→右數(shù)時,要先確定“哪邊是左,哪邊是右”,并且在圖上標出來。)第四步:一個接一個地數(shù)(數(shù)的時候可以用筆點著一一對應地數(shù))出“一共數(shù)有幾個”就是“第幾個”。
活動3:練習
練習1:模仿練習
步驟1:出示任務單:【準備使用的任務單(教科書P20的例題之改造版)】
步驟2:完成任務單
學生:(1)獨學/師巡學。(2)用獨學產生的作品進行對學/師巡學。(3)用對學產生的作品展學/評學。
教師:根據(jù)回答情況:(1)都對,就結束活動。(2)不對(老師直接講或者讓會的學生講)
練習2:變式練習
步驟1:出示任務單:【準備使用的任務單(教科書P20的例題)】
1.從? ? ? ? 開始往前數(shù),第2位是(? ?),
第4位是(? ?)。
2.從? ? ? ? ?開始往后數(shù),第3位是(? ?),
第5位是(? ?)。
步驟2:完成任務單
學生:(1)獨學/師巡學。(2)用獨學產生的作品進行對學/師巡學。(3)用對學產生的作品展學/評學。
教師:根據(jù)回答情況:(1)都對,就結束活動。(2)不對(老師直接講或者讓會的學生講)。
練習3:多模態(tài)練習1——提出問題
步驟1:出示任務單:【準備使用的任務單(教科書P20的例題)】
步驟2:完成任務單
學生:(1)獨學/師巡學。(2)用獨學產生的作品進行對學/師巡學。(3)用對學產生的作品展學/評學。
教師:根據(jù)回答情況:(1)都對,就結束活動。(2)如果提不出,就讓該學生:①師請該生的左/右邊的同學。②該生自請同學;等等;幫忙提示。
練習4:多模態(tài)練習2——行為數(shù)學1
步驟1:出示任務單:我說你填
步驟2:完成任務單
學生:(1)獨學/師巡學。(2)用獨學產生的作品進行對學/師巡學。(3)用對學產生的作品展學/評學。
教師:根據(jù)回答情況:(1)都對,就結束活動。(2)不對。(老師直接講或者讓會的學生講)
練習5:多模態(tài)練習2——行為數(shù)學2
步驟1:出示任務單:我說你站
步驟2:完成任務單
請一隊學生到講臺,然后:(1)老師說請按高矮排成一列面向同學們。(2)其他組的種子臺上的隊員發(fā)出數(shù)學指令。(3)另一個組的全體同學每人向臺上的隊員發(fā)出數(shù)學指令。等等。
任務二:“第幾(序數(shù))”與“幾個/多少個(基數(shù))”的區(qū)別
活動1: 教(問答教學)
教1:
步驟1:出示任務單:“5人”與“第5”同不同?【準備使用的任務單(教科書P20的例題)】
步驟2:完成任務單
(1)獨學/師巡學。(2)用獨學產生的作品進行對學/師巡學。(3)用對學產生的作品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4)根據(jù)回答情況:(1)都對,就結束活動。(2)不對(老師直接講或者讓會的學生講)。(5)確定標準知識。
教2:
步驟1:出示任務單:為什么不同?為什么相同?
步驟2:完成任務單。
(1)獨學/師巡學。(2)用獨學產生的作品進行對學/師巡學。(3)用對學產生的作品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4)根據(jù)回答情況:(1)都對,就結束活動。(2)不對(老師直接講或者讓會的學生講)。(5)確定標準知識。
【小結】相同點:都有數(shù)字5;不同點:①“第5”表示被數(shù)的人是“第5個”;指被數(shù)的人處在“第5個”的位置,只有一個人。②“5人”是指被數(shù)的人數(shù)總共有“5個人”。
活動2: 練習
練習1
步驟1:出示任務單:數(shù)一數(shù),填一填
步驟2:完成任務單
學生:(1)獨學/師巡學。(2)用獨學產生的作品進行對學/師巡學。(3)用對學產生的作品展學/評學。
教師:根據(jù)回答情況:(1)都對,就結束活動。(2)不對(老師直接講或者讓會的學生講)。
練習2
步驟1:出示任務單:讀一讀,填一填
步驟2:完成任務單2
學生:(1)獨學/師巡學。(2)用獨學產生的作品進行對學/師巡學。(3)用對學產生的作品展學/評學。
教師:根據(jù)回答情況:(1)都對,就結束活動。(2)不對(老師直接講或者讓會的學生講)。
練習3
步驟1:出示任務單:說一說,圖中的“1”“2”“3”的含義(數(shù)學意義)。
【準備使用的任務單(教科書P20的“做一做”之“1”的改版)】
圖中的“1”指的是(? ? ? ? ? ?);“2” 指的是(? ? ? ? ? ?);“3” 指的是(? ? ? ? ? ?)。
步驟2:完成任務單
學生:(1)獨學/師巡學。(2)用獨學產生的作品進行對學/師巡學。(3)用對學產生的作品展學/評學。
教師:根據(jù)回答情況:(1)都對,就結束活動。(2)不對(老師直接講或者讓會的學生講)。
練習4
步驟1:出示任務單:先填空,再說一說:明明獲得第? ?名的依據(jù);浩浩獲得第? ?名的依據(jù);丁丁獲得第? ?名的依據(jù)。
【準備使用的任務單(教科書P20的“做一做”之“1”)】
步驟2:完成任務單
學生:(1)獨學/師巡學。(2)用獨學產生的作品進行對學/師巡學。(3)用對學產生的作品展學/評學。
教師:根據(jù)回答情況:(1)都對,就結束活動。(2)不對(老師直接講或者讓會的學生講)。
練習5
步驟1:出示任務單:填空
【準備使用的任務單(教科書P20的“做一做”之“1” 的改進版)】
步驟2:完成任務單
學生:(1)獨學/師巡學。(2)用獨學產生的作品進行對學/師巡學。(3)用對學產生的作品展學/評學。
教師:根據(jù)回答情況:(1)都對,就結束活動。(2)不對(老師直接講或者讓會的學生講)。
練習6
步驟1:出示任務單:填空
【準備使用的任務單(教科書P20的“做一做”之“1” 的改進版)】
步驟2:完成任務單
學生:(1)獨學/師巡學。(2)用獨學產生的作品進行對學/師巡學。(3)用對學產生的作品展學/評學。
教師:根據(jù)回答情況:(1)都對,就結束活動。(2)不對(老師直接講或者讓會的學生講)。
四、(預備任務):課測
1.想一想,再填空。
三兄弟的“三”是(? ? ? ?)的意思;老三的“三”是(? ? ? ?)的意思。
2.教科書P20的做一做之“2”。
3. 教科書P23的練習四之“1”。
4. 教科書P23的練習四之“2”。
5.先填空,再把題目的意思畫出來。
我的前面有3人,我的后面有1人,這列隊伍共有(? ?)人。我排在這列隊伍的第(? ? )。
6.畫一畫,再填空
一列隊伍有5人,我在這列隊伍的中間,我的前面有(? ?)人,我的后面有(? ?)人。
7.擺一擺,再填空
5的前面有4個數(shù),它們是? ? ? ? ? ?;5的前面第4個數(shù)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