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兒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體系不斷完善,在九年義務教育中不再局限于單純的課堂教學、教師授課和書本教學等模式,尤其是在初中階段,新教學大綱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做出了明確指示,要求在初中階段引導和啟發(fā)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使學生的探究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因此,本文主要針對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引入前置任務教學法的意義和原則進行分析,通過以九年級學生為例,通過探討前置任務教學法的具體措施,使得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英語教學效果得到有效增強。
【關鍵詞】前置任務教學;初中英語;教學實踐
前置任務教學法主要就是指教師在正式上課之前,對即將教學的內容以前置學習單等形式使學生通過提前預習、自學的方式進行學習,然后在課堂上將學生在預習、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講解和解答,并對涉及到的知識難點和重點以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進行詳解,實現(xiàn)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從而加深學生對教學知識理解,提高學生的知識獲取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從而增強教學效率。
一、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開展前置學習意義
英語是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的內容和學科之一,大部分學生英語學習能力較弱等原因,導致學生在初中英語學習過程中感到困難,甚至有的學習對英語學習表現(xiàn)出厭倦、畏懼等情緒。為有效加強學生初中英語學習能力,為今后英語學習打下基礎,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摒棄傳統(tǒng)的、固定的教學思維,利用新教材內容對英語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通過引入和開展前置任務教學法,使學生在正式開始課堂英語學習之前先對知識有個大致的了解和認識,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掌握即將學習的知識,通過開展前置任務教學法能夠使學生利用課前自主學習、小組互動學習等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增強對即將學習的知識的好奇性,為學生發(fā)展獨立個性創(chuàng)造機會,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信心,從而更好地增強學生課堂學習適應能力,使課堂教學效率最大化。
二、英語前置學習原則和步驟
在開展初中英語前置任務教學法過程中,其步驟主要包括四點:第一,布置相關自學內容,在開展初中英語前置任務教學法過程中,首先要使學生認識到自學的目的和意義,并結合教學內容根據(jù)學生接受能力,合理布置相關自學任務,使學生能夠提前對知識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和認識;第二,通過開展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習模式,使自學內容得到有效升華,教師通過布置團隊學習內容,使學生能夠通過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索研究,提高和激發(fā)學生主動性和學習興趣;第三,通過開展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學習,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與教師建立聯(lián)系,通過互動交流等方式,肯定學生自學的學習成果,增強學習學習信心;第四,基于教材內容進行拓展教學和引導,使學生能夠根據(jù)教材內容進行延伸和拓展,從而激發(fā)學生探索能力,使學生學習效率得到增強,有助于課堂教學順利開展。
三、初中英語教學開展前置學習的實踐
第一,布置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在課前,教師通過簡短的幾分鐘時間,針對即將開展的教學內容布置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充分達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例如,在九年級Module1 Unit1 It's more than 2000 years old一單元教學中,教師通過微信群、QQ郵箱等方式,向學生提供即將學習的教材知識涉及到的單詞音頻,使學生在系統(tǒng)學習之間,先對即將學習的生詞進行一定的學習和了解,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在正式上課之前更好的掌握和記憶生詞,然后通過向學生提供“l(fā)istening and vocabulary”的相關音頻材料,使學生通過提前學習的方式對課文內容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并使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特點和對知識的領悟能力自主對教材中涉及到的知識點進行預習,并將自學過程中遇到的疑問進行記錄,在后續(xù)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更好地查缺補漏。
第二,通過小組互動增強前置學習效率。教師根據(jù)即將進行的課程內容和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學習過程中,主要是組織學生針對自己課前自學內容進行探討和互動學習。例如,在進行Module1 Unit1 It's more than 2000 years old自學討論過程中,通過小組探討的方式,使學生相互之間交流自己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對話、朗讀的方式將本單元中“l(fā)isten and read”部分的內容進行朗讀,同時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由小組成員輪流扮演Tony、Lingling、Betty、Daming,從而使學生通過互動學習的方式掌握“Im not sure…”“In my opinion…”“Look at…”“Whod like to…”句型,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第三,課堂上增強師生互動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針對不同小組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進行解釋和引導,并鼓勵不同小組之間進行相互交流,使學生能夠在不斷交流和學習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印象。教師通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增強師生互動,能夠使學生將教材內容中涉及到的知識難點和重點進行解答,使學生之前自習和互動交流過程中沒有解決的問題得到解決,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探究學習,起到有效的引導作用。例如,在九年級教學中Module2? public holiday一模塊教學中,教師需要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答,并對之前所學知識進行復習,強調本模塊的學習主要是對時間狀語從句的學習和復習,使學生重點在學習過程中掌握時間狀語從句的應用和表達,并羅列出與時間狀語從句有關的引導詞和句型,幫助學生解決在自學中沒有解決的問題。
第四,結合教材進行知識拓展。教師在開展英語課堂前置任務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前自學、小組互動交流自學以及開展師生互動教學,還要結合教材知識進行有效的拓展教學,使學生能夠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能夠將有限的知識得到擴大,幫助學生認識世界和了解世界,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積累能力,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例如,教師在進行狀語從句的模塊教學過程中,通過對狀語從句的分類進行拓展,使學生在學習模塊2知識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有效掌握時間狀語從句,還能使學生對原因狀語從句、目的狀語從句、讓步狀語從句以及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進行學習,幫助學生能夠盡快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使學生在接下來的教材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好地進行知識拓展,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從而增強前置任務教學法的教學目的。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動過程中,初中英語教學應進行有效改革,通過引入前置任務教學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和效率,增強學生與教師之間互動能力。在初中英語前置任務教學實踐中,通過布置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利用小組互動增強前置學習效率、課堂上增強師生互動以及結合教材進行知識拓展,能夠有效增強學生自主性、互動性、探究性以及創(chuàng)新性,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焦春嬌.“活動前置式”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J].名師在線,2020(27):57-58.
[2]林瑞華.初中英語依托預習案開展前置性學習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67):113-114.
[3]陳召娟.“讓學引思”模式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啟迪與智慧(中),2020(03):46.
[4]李瑤.運用前置性作業(yè)提升初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9(3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