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姬
摘要:漢語拼音是學好語文關(guān)鍵的第一步,可以說是一把打開語文學習的金鑰匙,它將為學生今后學習漢字,進行課外閱讀以及普通話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所以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對漢語拼音引起高度重視,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運用學生可接受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快、更輕松地掌握這把金鑰匙,以打開語文學習之門。
關(guān)鍵詞:漢語拼音 ?一年級小學生 ?學習興趣 ?教學效果 ?教師
漢語拼音是一種抽象的表音符號,對于一個剛從幼兒園步入小學的孩子來說,漢語拼音的學習確實存在相當大的難度,所以教師一定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水平、接受能力以及年齡特點,制訂科學的、合理的、有效的教學方法,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使學生在輕松、快樂中掌握拼音。下面筆者就自身的拼音教學經(jīng)驗談談一些建議和看法。
一、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學習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漢語拼音的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設有趣的教學情境,營造一種寬松的、自由的學習氛圍,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高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故事向來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它能積極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能很快地將孩子帶入情境之中。例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shù),將字母的外形設計成卡通形象,制作成動畫視頻,然后編成一個簡短的、有趣的故事來創(chuàng)設情境,這樣的教學方式非常適合一年級學生好奇、好動的年齡特點;也可以利用一些漢語拼音的動畫視頻,讓抽象的、單調(diào)的拼音識記和發(fā)音變得更加形象化、直觀化;還可以利用教材中意境優(yōu)美的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興趣,從而指導學生觀察,幫助學生記住字母的音和形。
二、創(chuàng)編兒歌,便于學生記憶
兒歌不僅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通俗易懂,還富有節(jié)奏感,便于學生記憶。因此在漢語拼音的教學中,我經(jīng)常將教材中的一些重點和難點編成學生喜歡的兒歌或順口溜,以提高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通過讓學生找出經(jīng)常讀錯及用法經(jīng)?;煜钠匆糇帜?,創(chuàng)編成兒歌或順口溜,讓學生在韻律十足的兒歌中,輕松掌握它們正確的讀音和用法,以達到幫助學生記憶的效果。例如,一個小凳zzz,半個圓圈ccc,一根麻花sss。在教漢語拼音標調(diào)時,我把它們編成順口溜:小ü很頑皮,遇見jqx,丟帽笑嘻嘻。見了大姐y,只好摘帽敬個禮。
三、開展游戲,增加學習樂趣
新課標明確要求“漢語拼音的教學必須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以活動或者游戲的方式去展開課堂教學”。一年級學生自制力相對較弱,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被外界環(huán)境所干擾,如果在教學時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去組織教學,學生勢必會覺得枯燥、乏味,學習效果一定不佳。如果以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學習的勁頭就會十足,這樣學生會在一種自由、輕松、快樂的氛圍中進行學習。他們的認知活動就會與情感體驗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例如,猜一猜,以口形猜韻母,以圖畫猜聲母;摘果子,將拼音寫在果子上讓學生認讀,讀對的就將果子送給學生;找朋友,先給學生一個聲母,讓他去找韻母,然后拼讀成音節(jié);還有開火車、摘西瓜等游戲。通過多種形式的游戲活動,使全體學生始終能夠保持高度的熱情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來,從而使課堂變得生動活潑,氣氛顯得活躍熱鬧,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樂趣。
四、聯(lián)系生活,培養(yǎng)想象能力
課程即生活,生活即課程。在漢語拼音的教學時,盡量將拼音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讓漢語拼音的學習直觀化、生活化,從而拉近拼音與生活之間的距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例如,聲母p與q、b與d是學生最容易混淆的兩組字母,也是漢語拼音教學的一個難點。在教學時,我問學生道:“生活中哪些東西像p、q、b、d?”經(jīng)過討論,學生發(fā)現(xiàn)它們像豆芽、氣球、音符、二胡、勺子、哨子、數(shù)字9和6,接著我繼續(xù)追問:“其中誰像數(shù)字9?”學生說出了聲母q。于是我引導學生總結(jié)道:“像數(shù)字9是q,那么另外一個就讀p;像數(shù)字6是b,那么另外一個就讀d?!边@樣學生記住了其中的一個,另一個也就不會讀錯了。通過觀察漢語拼音的外形,引導學生進行聯(lián)想,想象出它與現(xiàn)實生活中與之相似的一些物體,然后將拼音的外形牢牢記住,使得拼音的學習更加直觀,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
五、手腦并用,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活潑好動是低年級學生的一個重要特點,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這一特點,讓嚴肅的課堂變成孩子樂于展示自己的平臺。例如,讓學生用肢體來演一演字母;用身邊的實物來擺一擺字母;用鐵絲來做一做字母;用橡皮泥來捏一捏字母……這種手腦并用的學習方法,不僅學到學生喜歡,而且還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想象、動手及創(chuàng)造能力。因此,在漢語拼音教學時,如果教師根據(jù)教材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真正體味到學習拼音的樂趣,學生不僅樂此不疲,還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觀察實物,降低學習難度
在漢語拼音教學時,也可以指導學生通過觀察實物來記住字母的形。例如,教聲母t時,我隨手拿來一把雨傘,讓學生觀察它的傘柄,通過直觀的實物讓學生輕松地記住了t的形。還可以通過實物演示的方法,來檢查字母的發(fā)音方法是否正確。例如,教m和f時,我用一張紙放在嘴邊,然后再發(fā)這兩個音,學生就能很直觀地發(fā)現(xiàn)這兩個字母的發(fā)音明顯不同,m發(fā)音時是不送氣的,f發(fā)音時是送氣的。這樣通過觀察實物進行教學,學生一目了然,省去了教師許多的講解與分析。
七、利用微課,增強學習效果
學生在學習拼音時,由于字母多,極容易混淆。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微課這一有利的教學資源,進行反復播放。因為微課時間短,知識容量也不大,正符合低年級兒童注意力的時間,而且微課操作比較靈活,它不僅有暫停、回放、循環(huán)播放等功能,還能在課堂上的任何時間使用。這種集聲音、圖畫、文字、動畫等多種感官刺激于一體的微課,能極大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漢語拼音的學習不再單調(diào)、乏味,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主觀能動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總的來說,在漢語拼音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根據(jù)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學習能力,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選擇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把拼音的學習當成一種享受,把課堂變成真正學習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