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世國
【摘 ?要】群文閱讀即指師生之間圍繞一個或多個議題選擇一組文章之后,根據(jù)議題實施閱讀與集體構建,進而實現(xiàn)共識的整個過程。在民族地區(qū)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若能有效實施群文閱讀模式,那么則能有效提高初中生的語文閱讀水平,比如能夠使學生掌握更多語文閱讀技巧,也利于激發(fā)學生對于語文閱讀的興趣,從而保障民族地區(qū)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與質(zhì)量。
【關鍵詞】群文閱讀模式;民族地區(qū);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3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0)27-0040-02
【Abstract】Group text reading refers to the whole process of reading and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e topics after teachers and students select a group of articles around one or more topics, and then achieve consensus. In the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in minority areas, if teachers can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mass reading mode, the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hinese reading level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or example, it can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more Chinese reading skills, and it will also help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to learn Chinese. Interest in reading, so as to ensur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in ethnic areas.
【Keywords】Group reading mode; Ethnic regions;Reading ability
一、轉變教學觀念,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
對于民族地區(qū)初中語文教師而言,應多鼓勵學生,讓學生能夠進行自主閱讀,促進學生學習、掌握更多的閱讀方式,以本質(zhì)層面上分析,群文閱讀的數(shù)量較大,能夠彌補以往語文閱讀的不足之處,切實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另外,群文閱讀模式也更強調(diào)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自主閱讀期間深切領會到文章之內(nèi)涵與主旨。因此,在民族地區(qū)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明確學生在閱讀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師也需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與素質(zhì),盡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對學生產(chǎn)生最為高效的指導,以顯著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例如,在閱讀《濟南的冬天》一文時,教師應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明確學生在閱讀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在群文閱讀模式下,教師可讓學生自主去閱讀與本文相關的文章,在學生閱讀過后,教師可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以此判斷學生的閱讀情況,以便對學生加以引導和指點。而在此種閱讀模式下,不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為學生之后的語文閱讀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結合教材內(nèi)容,合理安排群文閱讀
通過探析初中語文教材之后得知,對于相同單元來說其中包含的課文類型或是主題等往往存在相似性特征,而這種特征恰利于教師實施群文閱讀模式。如教師可在開展閱讀教學前先深層次地探析相同單元課文的主題,而后針對初中生的主要心理特點以及學情等,制定出最適宜初中生的群文閱讀方案。所以,在群文閱讀模式下,教師可積極結合教材內(nèi)容合理安排群文閱讀的教學內(nèi)容,一方面教師應先做好課前準備工作,確保群文閱讀主題的相似性。另一方面在實際教學期間,教師還應多引導學生主動概括文中內(nèi)容,以促進學生認知與解讀群文閱讀的定義及概念,與此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語文閱讀水平以及閱讀概括能力。這樣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則能夠快速準確地探明文章主旨,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讓學生能夠在群文閱讀課堂中學到更多知識,掌握更多且更為全面的技能。例如,在閱讀《生命,生命》一文時,雖說本文的內(nèi)容較為易懂,然其中涵蓋的哲理于初中生而言,在理解方面還是會遇到不小的困難。而在此情況下,為促進初中生更好地領會文章內(nèi)容,教師則應針對本文內(nèi)容引導學生概括文章的中心與主旨,而不是進行盲目的閱讀,這樣學生則能夠迅速領會文章的內(nèi)容,也便于學生進一步探析文章蘊含的道理以及哲理等。
三、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積極創(chuàng)新閱讀思維
以往在開展民族地區(qū)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時,教師往往會采用單一性、一致性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進行閱讀,殊不知學生之間往往存在差異性,若采用上述教學模式,那么學生之間在閱讀過程中就容易產(chǎn)生兩極分化現(xiàn)象,難以總體性地提高民族地區(qū)初中生的語文閱讀能力。而對此,在現(xiàn)階段民族地區(qū)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并推動學生積極創(chuàng)新閱讀思維,從以往的封閉性思維轉變?yōu)殚_放性思維。因每名學生的思想之間存在差異性,所以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時,教師更應努力營造出一種“百花齊放式”的課堂狀態(tài),這樣才利于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也能符合不同學生的不同思維方式。群文閱讀是對某個議題實施多元性的思考,而受學生生活閱歷和生活環(huán)境等方面的差異性影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其理解水平也會存在差別。這就對于民族地區(qū)語文教師有了一定要求,要求其善于打破唯一性答案這一滯后的理念,針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特點,促進學生多元化理解文章內(nèi)容,并善于鼓勵每名學生,讓學生能夠敢于探索和質(zhì)疑。這樣也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從而達成群文閱讀培養(yǎng)學生閱讀水平的作用以及重要功能目標。
例如,在閱讀《皇帝的新裝》一文時,由于學生之間思維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均存在差異性,所以在閱讀此文時,教師要尊重學生之間的這種差異,可將相同主題的文章歸納至一起讓學生一起閱讀,對于皇帝是否真的穿了新衣,教師不可給予學生真理性的答案,而要讓學生自己去探析文章內(nèi)容,而后闡述出自身的想法。這樣才更利于學生領會本文的內(nèi)容,從中學到諸多道理,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
四、開發(fā)群文閱讀資源,開拓群文閱讀范圍
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1版的閱讀項下明確規(guī)定,需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總量,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9年課外閱讀總量不可低于400萬字,并且還應提倡學生少做習題,多去閱讀,做到多讀書,讀好書,也需多鼓勵學生,根據(jù)自身喜好去選擇優(yōu)秀的文章進行閱讀。而若想達成上述要求,全然依靠課本中的內(nèi)容勢必是難以實現(xiàn)的,也不利于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而在此情況下,教師則應積極開發(fā)群文閱讀資源,開拓學生的群文閱讀范圍,讓學生能夠閱讀更多的文章。一方面應指導學生進行課外群文閱讀,可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讓每個小組均選擇一項主題,而后去閱讀關于此主題的文章。在閱讀過后還應要求每個小組成員均闡述出自身的想法,以及對于文章內(nèi)容的見解。也可在班級中共享優(yōu)美的文章,如此非常利于豐富學生的閱讀資源。另一方面教師也應針對學生的個人特征,向學生推薦優(yōu)秀且適宜初中生的文章,還需對整個閱讀過程進行引導和指導。
除此之外,教師也可帶領學生開展關于群文閱讀的活動。例如,可開展“圖書節(jié)”或是“故事會”等,使學生在群文閱讀過程中好似徜徉于書籍的海洋之中,這樣更利于提高學生在群文閱讀期間的主動性,從而更好地發(fā)揮出群文閱讀模式對于民族地區(qū)語文閱讀教學的積極推動作用。
五、結語
總之,不管是在國內(nèi)還是在國外,語文閱讀在教學改革中均獲得了成功的經(jīng)驗。但就真實情況來說,群文閱讀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民族地區(qū)初中語文課堂中的實踐還相對較少,而對此,則要求該地區(qū)積極探索適宜自身的群文閱讀模式,以期真正探索出一條適宜此地區(qū)群文閱讀教學開展的本土化道路。
注:本文為2019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1+X+1群文閱讀模式有效提高民族地區(qū)初中生閱讀能力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GS[2019]GHB0716)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趙永發(fā).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對新時期初中語文開放閱讀教學模式的有效構建[J].學周刊,2020(09).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