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芳芳
幼兒教育較為重要,該階段教育對幼兒各項能力的啟蒙以及發(fā)展都有較大的影響。由于幼兒年紀較小,沒有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幼兒教育往往以知識與游戲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教學,且這種游戲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該教學法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展開論述。
幼兒對于學習的意義還沒有較為清晰的認識,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對于幼兒而言沒有教育效果。因為驅使幼兒開展學習的并不是教師的督促,而是其對事物的興趣。幼兒對各類游戲往往能產生較大的興趣,就此,教師可以將知識與游戲內容有機結合起來,讓幼兒在進行游戲的過程中學習知識。游戲教學不僅能讓幼兒在游戲中釋放愛玩的天性,還能讓其接受知識的熏陶,這些對于幼兒的成長而言都是非常有利的。
(一)培養(yǎng)幼兒的健康體魄和良好品質
幼兒階段的教育更注重幼兒身體以及品質的發(fā)展。幼兒時期是幼兒身心發(fā)育的重要時期,幼兒時期是幼兒開始接觸外面的世界,開始與外界交流信息,通過外界環(huán)境學習各種新知識的重要時期。幼兒在這個階段學習到的東西,將會給他們留下非常深的印象,會影響到他們世界觀以及價值觀的形成。由于幼兒還沒有學習觀念,教師不能通過一些尋常的教學方法讓幼兒進行自主學習,幼兒教師應注意合理選擇教學方法,從而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游戲教學就是其中一項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幼兒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進行適當的體育運動,增強自身體魄,同時在游戲的過程中,也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一些優(yōu)秀品質,如與其他小朋友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等。
(二)游戲是進行幼兒基礎常識教育的途徑
幼兒天性愛玩、好動,要想讓幼兒安靜地坐在教室里看書學習,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這個階段幼兒的興趣以及注意力都不在書本知識上,他們更容易被有趣的事物吸引,尤其是具有趣味性的游戲,所以玩游戲也是幼兒學習的重要途徑。游戲教學具有良好的教學效果,符合幼兒的性格特點。游戲教學會把外界事物、知識與游戲內容相結合,通過讓幼兒參與游戲來提升其對外界事物的認知水平。如在幼兒認識水果種類的教學中,教師若只讓幼兒通過書本文字來了解水果的種類是沒有教學效果的。但是如果教師把水果的圖片制成小卡片上,然后讓幼兒在不同的卡片中尋找特定的水果,讓幼兒在尋找的過程中加深其對水果種類的認識,這樣的教學方法就能夠激發(fā)幼兒的興趣有效提高幼兒對外界事物的認知水平。
(一)游戲時間
游戲教學法雖然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是這是在把握該教學法要點的前提下實現(xiàn)的。首先,教師要注意的教學要點就是游戲時間,掌握好游戲進行的時長是提高游戲教學法教學效果的關鍵。如果教師設置的游戲時間過長,很有可能會導致幼兒因為長時間參與游戲而產生學習疲勞,進而影響幼兒后續(xù)參與游戲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得游戲教學法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但是,若教師設置的游戲時間過短,會導致幼兒還沒有充分體驗到游戲內容,在游戲結束后還處于意猶未盡的狀態(tài),從而影響到后續(xù)教學的進行。教師要把游戲時間控制在合適范圍之內,保證既能讓幼兒充分體驗到游戲的樂趣,也能掌握其中的知識。
(二)游戲空間
除了要注意游戲時長外,教師還需要注意掌控好進行游戲時的空間劃分。游戲教學需要一定的空間,不同種類的游戲所需的游戲空間也不同。對于一些不需要幼兒大范圍走動的游戲來說,教師不需要劃分較大的游戲空間,一般教室內部的空間就足以讓幼兒進行游戲了。如果空間過大,而幼兒游戲需要的實際空間較小,就會造成空間資源浪費。在設計需要幼兒進行大范圍走動或過程中會用到一些教學道具的游戲時,教師要劃分較大的空間,或采取戶外游戲的方式來開展游戲教學。戶外擁有足夠的空間,能夠保證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到游戲中,并且不會因為空間狹小,導致幼兒在跑動過程中受到過多障礙物的阻礙。因此,在進行游戲空間的劃分時,教師要注意根據游戲的實際內容來選擇大小合適的空間,保證游戲在進行的過程中不會受到空間的限制。
(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游戲環(huán)境
創(chuàng)設良好的游戲環(huán)境是提高游戲教學法教學效果的重要影響因素。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周圍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如周圍有較多同學參與游戲時,游戲氣氛就會非常高漲,進而帶動其他幼兒也參與到游戲中,并且大多數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會保持較高的注意力;而如果周圍沒有同學參與游戲,那么即使一些幼兒有玩游戲的興趣,也會因為環(huán)境氛圍的影響而選擇放棄。所以創(chuàng)設良好的游戲環(huán)境是提高游戲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游戲環(huán)境,讓幼兒參與到集體性互動較強的游戲中,激發(fā)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推動游戲活動的開展,促進教師下一步游戲教學活動的開展。
(二)提升游戲趣味
幼兒是否會對游戲產生興趣,取決于游戲本身是否具有趣味性,所以提升游戲趣味性也是提高游戲教學效果的一種有效措施。教師在使用游戲教學法時要綜合考慮游戲的種類、方式以及內容,使游戲易于被幼兒接受。每個幼兒感興趣的游戲內容不同,所以教師要盡可能地挑選出大多數幼兒都感興趣的游戲內容來開展教學活動,這樣才能保證大多數幼兒都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關注游戲的難度與復雜性。幼兒喜歡簡單且極具趣味性的游戲,教師在對游戲進行設計時,不能為了加強游戲的趣味性而提高游戲的難度和復雜程度,避免幼兒由于游戲過于復雜,無法掌握游戲的玩法而對游戲產生厭倦,導致游戲教學無法發(fā)揮其教育作用,教學效果急劇下降。
(三)充分結合教學內容
教師在采用游戲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在游戲中充分結合教學內容,這是游戲教學法的目的以及核心。教師在進行游戲設計時,不能讓游戲內容偏離教學中心,要根據教學內容來設計游戲內容,而不是根據游戲內容來考慮如何融合教學內容。例如教師想讓幼兒了解磁力的作用,就需要圍繞這一點教學內容來設計游戲。教師可以準備一些能夠被磁力吸引的物品以及其他一些不能被磁力吸引的物品,把這些物品放在一起,然后讓幼兒使用磁鐵去嘗試吸引,讓他們自己動手做實驗,這個過程既能讓幼兒充分認識到磁力的作用,還能讓幼兒充分體驗到游戲的樂趣。
游戲是幼兒教育中的一種有效教學方式,教師要充分利用游戲教學方式,讓幼兒獲得更好的教學體驗。但在運用游戲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注意其中的幾個要點,如掌握好游戲時間以及空間的分配,創(chuàng)設游戲環(huán)境來提高游戲趣味性,同時把教學內容與游戲內容充分結合起來,通過這樣的方法,進一步提高游戲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