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摘 ? 要】繪本是符合低年級學生認知水平和年齡特征的優(yōu)秀讀物。教學時,教師要依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通過帶動學生的視覺(visual)、聽覺(audio)、動覺(kinesthetic)等多種感官幫助其了解故事主旨、故事內(nèi)容、故事語言和音律。實踐證明,該方法能夠增強學生的閱讀體驗,幫助其掌握良好的閱讀策略,形成一定的閱讀技能,從而逐步提升閱讀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低段;繪本閱讀;視覺;聽覺;動覺
繪本畫面精美、文字精簡、語言復現(xiàn)率高、富有節(jié)奏感,是符合低年級學生認知水平和年齡特征的優(yōu)秀讀物。英文繪本不僅能為學習者提供自然、真實、有意義的英語語境,其豐富的類型和題材還有助于兒童掌握詞匯及概念。它還能與其他學科產(chǎn)生聯(lián)結(jié),有助于整合教學,且其可預測性的內(nèi)容和重復的文句可增加兒童閱讀的自信心,一本好的英文繪本更可為閱讀帶來許多樂趣(張湘君,2017)。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引進出版的《兒童英語閱讀魔盒》(Learn to read)系列閱讀故事圖文并茂,十分貼近兒童的真實生活,是適合低年級學生閱讀的英語讀物。
對于小學低段的學生來說,其思維方式仍以具象思維為主,他們能夠較快認識自己真實感受到的事物,如看到的、聽到的、觸碰到的事物等,從而形成自己的認知?;谶@一特點,在繪本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帶動學生的視覺(visual)、聽覺(audio)、動覺(kinesthetic)等多種感官的參與,幫助他們了解故事的內(nèi)容、主旨、語言,以此增強閱讀體驗,幫助其掌握良好的閱讀策略,形成閱讀技能,提升閱讀素養(yǎng)。以《兒童英語閱讀魔盒》第一級第一個繪本Pigs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按以下方式展開。
一、發(fā)揮視覺功能,認識故事主人公
英語繪本圖文并茂,插圖富有連貫性,或講述故事,或討論主題,或闡明概念。低年級學生在閱讀時容易受情感的影響,被感興趣的事物吸引,如色彩鮮明的圖片、實物、視頻等。依據(jù)這一特征,教師應設計相應的讀前活動,激發(fā)低年級學生的視覺敏感性。
【教學案例1】
案例繪本Pigs的封面以獨特的繪畫風格向讀者介紹了文本的主人公——十只可愛的小豬。但是由于詞匯儲備不足,學生理解起來仍存在一定困難。鑒于此,教師應鋪設臺階,引導學生逐漸進入故事語境,在語境中認識主人公。教學片段如下。
T: Hello, boys and girls. Today were going to read a story. Its name is Pigs. (教師指著封面上的十只小豬的圖片,放慢語度且加重發(fā)音“pigs”。學生聽音初步理解故事的題目。)
T: Look, this is a pig. Thats a pig too. Theyre all pigs.(教師指著封面上的小豬圖片,引導學生再次感知故事題目的發(fā)音。)
T: I think you have read some stories about pigs. Lets enjoy some videos.(為加深對故事主旨的理解,教師播放關于Pigs的三個視頻——Three pigs,Zhu Bajie,Peppa pigs,以擴充信息,同時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T: What is todays story going to tell us about the pigs?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封面,并對故事主旨進行推測。)
S1: 十只小豬是怎么變成朋友的?
S2: 十只小豬遇到大灰狼,它們一起打敗了它。
S3: 十只小豬一起去冒險。
……
由于學生口語水平較弱,此處用中文回答問題。學生回答完畢,教師及時用簡單的英文進行翻譯以增強語言輸入。
【案例反思】
文和圖之間有獨特的關系,它是以跳躍性的思維、豐富的表現(xiàn)手法,來表達文字或圖畫難以單獨表達的內(nèi)容(吳燕蔓,2018) 。教師借助Pigs圖文的獨特關系,引導學生用眼睛感受封面?zhèn)鬟_的信息。學生的注意力首先被封面上神態(tài)各異、憨態(tài)可掬的十只小豬吸引,推斷出它們就是故事的主人公。接著,教師聚焦封面的部分圖片開展精要講解,一方面幫助學生建立對故事主題的英文表達的印象,另一方面加深學生對故事題目的理解。之后,教師選擇富有童趣的三個動畫視頻引導學生對故事與生活認知進行關聯(lián),擴充主題信息。最后,教師啟發(fā)學生對故事內(nèi)容進行大膽推測。學生給出的答案充滿童趣且豐富多彩,充分體現(xiàn)了兒童思維的獨特性和靈活性。
二、視覺、聽覺功能并用,理解故事內(nèi)容
中小學生最基本的英語閱讀技巧和策略主要包括理解大意、尋找顯性信息、推斷信息和評論文本 (王薔,奧娜仁圖雅,2017)。引導學生根據(jù)圖文理解故事的大意,掌握故事內(nèi)容是低幼繪本閱讀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
【教學案例2】
Pigs的文本內(nèi)容包含了數(shù)字1~10的英文表達方式及相應的含有Rhyming words的5個短句。由于語言簡練,學生最初較難理解文字所傳達的意義。針對這一事實,教師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帶領其開展了兩次圖片環(huán)游式的閱讀體驗活動。
Step 1: Listen, read and answer.
T: Lets have a picture tour and find the answer. (教師帶領學生一邊聽故事原版錄音,一邊觀察圖片內(nèi)容。)
T: What is todays story going to tell us about these pigs?
Ss: Ten pigs.
T: Yes. How are these pigs? (這是些什么樣的小豬呢?)
S1:調(diào)皮的小豬。
T: Ten naughty pigs. Good answer!
S2:可愛的小豬。
T: Ten lovely pigs. Wonderful!
(教師板書并引導學生選擇: Which answer is better? ?A. Ten lovely pigs. B. Ten naughty pigs.)
Ss: B.
T: Good! The story is telling us about ten naughty pigs.(學生得出結(jié)論,教師板書:Ten naughty pigs.)
Step 2: Listen, read and find.
T: Why do you think they are naughty? How naughty are they? Lets listen, read and find the answer.(學生聽原版錄音,體驗故事內(nèi)容。)
S1:它們爬高又爬低。
S2:它們很會玩。
……
【案例反思】
故事音頻傳達了文本的發(fā)音、語言結(jié)構(gòu)和意境,聽音頻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收到文本傳達的信息。在第一次圖片的活動環(huán)游中,學生通過解讀圖片,聆聽故事的韻律和節(jié)奏,感受故事文本,而后初步得出故事的核心內(nèi)容:十只調(diào)皮的小豬。第二次圖片環(huán)游,教師延續(xù)第一個問題進行追問:How naughty? 此環(huán)節(jié)重在引導學生觀察并體會圖片中的小豬的動作、表情。通過對畫面的深入觀察,學生對十只小豬所做的“調(diào)皮事”有了一定了解,對文字所表達的意義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受到小豬調(diào)皮好動的感染,學生自覺地跟隨文本錄音開始哼唱:One,two.Pigs in the shoe. Three, four. Pigs at the door. Five, six. Pigs with sticks. Seven, eight. Pigs on the gate. Nine, ten. Pigs in the pen.
在觀察和傾聽中,故事內(nèi)容由整體到細節(jié),在視聽聯(lián)動的過程中被理性地打開,看似簡單實則富含意蘊的故事情節(jié)為學生所理解。通過對故事圖片的深度觀察和對故事內(nèi)容的欣賞,學生逐步體會到了故事的含義。
三、發(fā)揮聽覺、觸覺功能,學習語言知識
英語語言知識不僅包含英語詞匯和語法知識,還包括英語語音和篇章結(jié)構(gòu)等方面的知識(王薔,奧娜仁圖雅,2017)。通過繪本閱讀引導低年級學生識記詞匯,學習語言結(jié)構(gòu)是繪本教學的另一重要目標之一。
【教學案例3】
繼圖片游覽之后,學生對Pigs的意義有了深入的了解,但對文本內(nèi)容中1~10這10個數(shù)字的英文表達方式及故事內(nèi)容的朗讀還存在一定困難。鑒于此,教師帶領學生利用聽覺,采用差異信息辨別的方式掌握繪本的語言結(jié)構(gòu)。教學過程如下。
T: Now, do you know the whole story?
Ss: Yes.
T: Lets play a matching game. Lets start. Look! One, two.
S1: Pigs in the shoe.
T: Bingo!
T: Seven, eight.
S2: Pigs at the door.
Ss: No, its wrong. ?Seven,eight. Pigs on the gate.(學生已經(jīng)學會根據(jù)繪本圖片進行判斷。)
……
【案例反思】
低年級學生的思維活動主要依賴于具體的對象和情境,具有情境的文本體驗活動對于學生感知能力和思維的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故事文本的學習中,教師借助玩撲克牌的活動幫助學生比對文本信息。第一、二輪游戲采用“聽上句”和“找下句”的師生互動方式,引導學生將文本信息與錯誤信息進行比對,在發(fā)現(xiàn)和糾正問題的過程中提升聽力水平。學生通過聽覺辨認,逐漸建立起對文本整體語言框架的印象。最后一輪游戲由同桌合作完成,學生在互發(fā)指令和判斷信息的過程中達成對故事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的整體建構(gòu)。
對于故事中10個數(shù)字的認讀與記憶,教師采用了“聽數(shù)字拍手”的活動方式。學生在多次聽音后能熟練地說出one~ten數(shù)字的發(fā)音。而后教師設計了“Slap the board”的游戲,學生聽數(shù)字發(fā)音,聽到哪個數(shù)字就拍擊幾次桌面。這一游戲進一步強化了學生對數(shù)字的認識,同時也訓練了學生耳、腦、手的配合能力。游戲激發(fā)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由此,繪本的整體語言知識得以滲透,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在語言內(nèi)化的過程中得到提升。
四、多種感官通用,感知故事內(nèi)涵和情感
指導低幼年級學生閱讀繪本時,要引導他們學會用眼睛看文字,體會單詞的音節(jié)構(gòu)成,形成快速的詞匯解碼能力;要引導他們學會聽故事錄音,體會節(jié)奏和音律,增強語言朗讀的流暢度;要帶動學生用多種感官參與,在互動的環(huán)境中感知語言表達的意義和情感。教學過程如下。
【教學案例4】
T: Lets follow the tape and imitate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Please take out your fingers. Point and read. (學生逐頁聽錄音指讀模仿,教師指導連讀、重音等。)
T: Look at the screen. Lets do finger reading.
(教師用響板打節(jié)奏,指導學生邊指單詞間的空格邊讀故事。)
T: How do you feel when you read the story?
S1:Im happy.
T:Because there are some rhyming words in the story.
(教師用紅色字體標出押韻單詞,讓學生自讀體會音律。)
【案例反思】
從文本結(jié)構(gòu)來看,Pigs并非是具有完整意義上的故事,而是語言工整、讀起來朗朗上口的英文歌謠。在理解文本主旨及內(nèi)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掌握句子的基本組成結(jié)構(gòu)和單詞發(fā)音規(guī)則,能促進其閱讀的準確度以及其朗讀的流利度。
在繪本朗讀的鞏固環(huán)節(jié),教師讓學生用finger reading的方式進行閱讀。教師首先在閱讀文本中加入了手指印的圖式,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空格概念。之后采用響板打節(jié)奏的方式,引導學生邊聽節(jié)奏邊按指印念誦,在節(jié)奏中建立對句子結(jié)構(gòu)的視覺印象。隨后,教師組織學生做動作讀、跟著響板讀,使身體的動覺參與誦讀活動。學生體會到身心朗讀的樂趣,以此深度體會了文本的韻味、節(jié)奏,深化了對故事內(nèi)容的理解與感悟。
在閱讀中自然習得拼讀規(guī)律是Learn to read系列繪本的一個寫作亮點,它提倡學習者從top-down的角度自然習得音素知識和拼讀規(guī)律。在教學的最后環(huán)節(jié),教師對Rhyming words進行了歸納總結(jié),引導學生在品味故事節(jié)奏和音韻的過程中感知音素概念,自主歸納發(fā)音規(guī)則,逐步形成單詞解碼能力。
低年級學生具有較強的想象力和記憶力,對英語閱讀充滿興趣。教師運用趣味活動調(diào)動多種感官協(xié)同工作的閱讀方式,引領學生直觀地參與學習活動,為他們提供豐富的閱讀體驗,培養(yǎng)他們的文本概念、音素意識、文化意識,使他們形成自己的閱讀方法和策略,學會從多維度看待問題,從多角度描述事物,從多方位進行思考。
參考文獻:
[1]王薔,奧娜仁圖雅,羅少茜,等.小學英語分級閱讀教學:意義、內(nèi)涵與途徑[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7.
[2]吳燕蔓.英語解碼書、分級讀物與繪本的異同[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8(9).
[3]張湘君.英文繪本創(chuàng)意教學:小學版[M].北京: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7.
(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 ? 214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