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愛榮 孫秀娟
大多數(shù)教師認為,中午值班是一個累活,尤其是管理特殊學校的學生。他們一旦情緒失控,教室里立刻會充斥各種笑聲、叫聲、罵聲,甚至出現(xiàn)暴力行為。這讓值班教師頭痛不已,著實考驗教師的耐心和定力。其實,中午值班是和學生溝通的好時機,只要知道他們慣用的小伎倆,就能在嬉笑玩鬧中消滅那些“小毛病”。
情緒失控的磊磊
“馮老師好!”不用看,聽聲音就知道是那個中度自閉的學生——磊磊。
“馮老師大壞蛋!”磊磊突然帶著微笑罵起臟話來,以極端的表達方式開始了他情緒失控的表現(xiàn)。
磊磊經(jīng)常用這樣的方式表達“問候”,越是熟悉的人,越會成為他惡語相向的對象。這是因為自閉癥學生在認知和社交方面存在障礙,自我控制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差,以致產(chǎn)生強烈的焦躁、沖動、自卑等情緒和暴力言行。對于這類情緒問題往往要采用冷處理的方式。
教師對磊磊的話置若罔聞,反而對戴著耳機聽音樂的正正說:“正正,你可以和磊磊一起聽歌曲嗎?”
正正是個輕度智障生,但很樂于助人。他痛快地坐到磊磊身邊,搭著肩膀,攬著腰,與磊磊共用一個耳機,親密地聽起歌曲來。在正正的陪伴下,那些刺耳的臟話銷聲匿跡,磊磊平和地度過了一個中午。
與正常兒童相比,自閉癥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fā)展不夠平衡,情緒穩(wěn)定性及控制力較弱,情緒起伏較大。因此,教師需要通過學生的動作或語言解讀其情緒波動的原因,以體諒的心態(tài)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喜歡挑釁的豪豪
今天又輪到中午值班,學生都安靜地坐在座位上。忽然,一陣大笑聲打破了寧靜的氛圍。尋聲望去,只見智障學生豪豪張開胳膊,肆意地笑著,具有穿透力的笑聲帶著幾分挑釁的意味。
豪豪的父母都是智障人士,能力有限。爺爺疼孫子,十分溺愛,以致缺乏管教的豪豪,在家里成了小霸王。爺爺對于班主任反映的問題較為抵觸,不是置之不理,就是護短,甚至以看不起豪豪為借口謾罵教師。有了祖輩的撐腰,豪豪越發(fā)大膽,一旦遇到不如意就鬧個不停,同時發(fā)出各種刺耳的聲音,嚴重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面對事實,爺爺終于認識到放任的危害,第一次聽從了班主任的建議,共同糾正豪豪的不當行為。慢慢地,豪豪發(fā)生了轉(zhuǎn)變,但依舊有發(fā)出怪聲的行為。
其實,智障學生的情緒問題來得快,去得也快。當他們高度興奮時,什么話也聽不進去,所以教師并沒有立即去制止豪豪的行為。而豪豪見教師對自己的做法毫無反應,無趣地停止了大笑,安靜地坐著。教師立刻給保持安靜的豪豪拍了一張照片并拿給他看,告訴他這樣做才是好學生。
一段時間后,豪豪的情緒行為雖然沒有完全消除,可大笑大喊的情況減少了,即使偶爾發(fā)作,也會很快得到控制。很多時候,只要家校配合起來,形成合力,學生的失當行為會有所好轉(zhuǎn)的。
情緒爆發(fā)的喆喆
又輪到中午值班,班主任正在組織學生就餐。突然聽到一陣騷亂,學生喊著:“老師,喆喆又打人了!”
班主任趕緊跑過去,正好看到患有自閉癥的喆喆咬著衣服的袖口,一臉憤怒地打了輕度智障學生輝輝一下,正抬手要繼續(xù)。班主任趕緊大喝“住手”。喆喆怒視著教師,依然咬著衣服,但打人的手已經(jīng)慢慢地落了下來。班主任一把握住喆喆的小手,柔聲問:“喆喆,你怎么能打輝輝呢?”
聽著班主任溫柔的話語,喆喆的臉不再漲紅,可能是知道自己做錯事了,低下了頭,但始終不說一句話,不過他那暴躁的情緒已經(jīng)平復下來。班主任轉(zhuǎn)頭問輝輝為什么會產(chǎn)生沖突。輝輝莫名其妙地搖著頭,顯然還沒從剛才的陰影中走出來。由于輝輝的能力相對較強,班主任請他協(xié)助維持就餐秩序,今天他一直在提醒同學坐好,并沒有不當行為。只是輝輝的衣服很臟,這會不會是他挨打的原因呢?
原來,喆喆特別愛干凈,只要有人靠近,就會大喊大叫,生怕別人弄臟自己的衣服。每天早晨,喆喆會主動把班級垃圾清理掉,班主任時常會為此表揚他,發(fā)點小獎勵,兩人之間建立了信任。找到了產(chǎn)生沖突的原因,事情很快得到妥善處理。
中午值班雖然是個累活,但關鍵在于教師的心態(tài)。如果把它看作是一件快樂的事,看作是與學生交流的好時機,那就不會有任何壓力。師生間的良性互動,往往是在課余時間里培養(yǎng)起來的。只要特教教師一視同仁地接納與呵護這些折翼的天使,利用這些碎片化的時間創(chuàng)造溝通機會,把與他們的共處當作一種享受,就能建立起彼此信任、親密無間的關系,幫助這些學生重新展翅飛翔。
(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qū)特殊教育中心學校 ? 25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