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參與,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有機結合是提升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本文分析了家校合作對于學生成長的意義,剖析了家校合作存在的問題,認為要從健全家校合作制度、提升家校合作效率和建立教師參與評價機制等方面強化家校合作,共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家校合作;成長;策略;探析
當前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在給學生帶來豐富學習資源的同時,也接受一些不良的消息影響,給學生的得到的價值和心理品質造成了沖擊。因此就需要家長和學校聯(lián)合起來,共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伴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課程改革的深入,高標準的人才培養(yǎng)要求對于學校的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僅僅依靠學校教學難于支撐素質教育,需要家長對教師全面的理解和配合,發(fā)揮家庭教育的教育價值。
1家校合作對于學生成長的意義
1.1滿足學生心理需求
隨著中國經濟飛速發(fā)展,大部分的家庭物質條件較好,,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更多的人開始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家校合作能促進父母家長與學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以增加對學生的了解,了解學生的異常心理,及時清理學生的心理障礙,為學生的絢麗的健康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1.2提離學生學習成績
學生的學習成績是家長和學校共同關注的目標,在家校合作的過程中,有利于發(fā)揮學校教育的系統(tǒng)性和全面性,還能有效發(fā)揮家庭教育的針對性和隨機性,促進家校形成合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對于學校教育成績較差的學生,可以同家庭教育提升學習成績,給孩子單獨講解輔導。共同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
1.3塑造學生良好品德
學校會開展德育教學活動,向學生宣揚積極的道德規(guī)范,樹立正確的道德典型。如何將道德規(guī)范內化為學生的內心品質就需要家校之間密切合作。學生的思想品德可以通過學校舉辦的各種德育教育活動來提高,也可讓家長參與到品質教育、誠信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當中,同伙學生、家長共同的感同身受讓學生內化于心,在家長、學校的雙重熏陶下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2家校合作存在的問題探析
2.1學校方面
在中學教育中家校合作教學活動匱乏,家長和老師缺乏有效的溝通,不少家長苦惱于如何實施好良好的家庭教育,希望得到學校的指導,學校也通過邀請德育專家到校進行培訓,但是由于缺乏有效溝通,學?;顒哟嬖诔毥菓虻默F(xiàn)象,很多家長對開展的活動知曉率和了解度。此外,學校也沒有對家長和老師傳遞合作技巧,學校開展的教育活動主角是學校,家長并沒有真正參與到其中。而教師認為家長參與教學活動是有限制的,過多的家長參與會導致學校管理陷入混亂無序,導致雙發(fā)缺乏共同的合作目標,家長和老師配合不力,很難開展有效、有序的合作活動。
2.2家長層面
家長由于工作繁忙,留給孩子的時間較少,即使學校組織再多的活動,他們有很少有機會參加。此外家長的觀念也存在極端化傾向,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不斷提升,人們的精神世界受到巨大沖擊,家長的教育觀念也發(fā)生了明顯變化,甚至形成了極端的傾向,有些家長只關注學生的考試分數,忽略孩子品德的養(yǎng)成,認為分數高就是優(yōu)秀的孩子,將孩子的基本道德品質標準無限降低。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家長文化水平差異較,有的受過高等教育,有的是接受普通教育的工人,也存在城鄉(xiāng)結合處沒有接受過系統(tǒng)教育的生意人,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也不盡相同。加上家長與學校合作意識不強,部分家長觀念傾向于學生的教育完全由學校負責,忽略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
3提升家校合作的對策分析
3.1健全家校合作制度
家校合作的順利開展需要相關制度作為支撐,建立健全家校合作制度需要將家長納入學校的管理體系,通過一系列的過飯和激勵措施,區(qū)分家校雙方在家校合作中需要肩負的責任,規(guī)范家校合作的流程,增加家校合作的樂趣。健全的家校合作制度需要有針對性、指導性和常態(tài)化為基礎,要依據家校合作的具體形式,在資源配置等方面做出具體合理的規(guī)定,并在不斷地實踐中強化改進措施,比如為了強化家校合作,可以成立家長督學委員會,舉辦家長開放日活動,開展學評教,強化家長和學校的聯(lián)系,積極鼓勵老師聯(lián)系家長,促進多樣化的家校溝通活動。
3.2提升家校合作效率
家校合作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強化溝通,溝通內容包括學習態(tài)度、道德品質、興趣特長、為人處世等。關鍵是要讓家長在短時間達成有效的溝通。比如在和家長溝通前,可以將溝通的重點內容一一羅列,讓家長帶著話題進行有效溝通,避免漫無目的的低效率工作。此外在反映學生情況時,要做到客觀、公正,要保持談話氣氛輕松活躍,語句言辭客觀準確,注意多聽取家長的意見和看法,了解家長對于學校的教育理念,從而能夠針對性的提出家校合作實施方案,從而更好地提升合作效率。
3.3建立教師參與評價機制
家校合作目前還缺乏一套有效的量化評價機制,這就導致了其系統(tǒng)性和目的性缺乏。一方面會影響家長對于家校合作的態(tài)度,不利于家長形成較好的合作意識。另一方面從學校角度出發(fā),學校總做的好壞不能及時得到獎懲,主觀的反映出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也會大打折扣,因此建立和完善家校合作評價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建立教師參與評價機制的主要內容包括教師對于家校合作的認知情況,家長委員會的選舉情況,依據家長參與人數比例,參與次數,參與效果等等。在合作過程中要依據評價機制實施相應的獎勵機制,增強教師、家長參與家校合作的積極性。
作者簡介
朱少燕(1986—),甘肅臨洮人,,中學二級教師,本科學歷,主要從事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