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晉川
【摘要】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翻轉課堂模式,將學習的主動權交到學生的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進而有效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主要分析了翻轉課堂模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意義和現(xiàn)狀,并對其具體的開展策略,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探索。
【關鍵詞】高中歷史 翻轉課堂 教學策略
翻轉課堂模式是新課改背景下衍生出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指的就是教師通過對課內外時間的重新安排和調整,將學習的主動權移交給學生。在此過程中,教師主要起引導作用,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進行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讓學生能夠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從而有效加深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度,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與效率,是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的重要教學模式之一。
一、翻轉課堂模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意義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tǒng)的高中歷史教學模式中,以教師為教學的中心,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多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對教學知識進行死記硬背,學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而翻轉課堂模式的有效應用,徹底轉變了教師與學生的課堂教學地位,將學生作為了教學的主體,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而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2.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翻轉課堂模式,強調的是學生學習自主性的發(fā)揮。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優(yōu)化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加深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度。同時,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和空間,讓學生能夠在自主探究過程中,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和思維的碰撞,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為實現(xiàn)學生的共同進步與發(fā)展奠定基礎。
3.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策劃者和主導者,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需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以便于對教學方案進行適當?shù)膬?yōu)化與調整,使其更符合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同時加深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交流,促進師生之間的和諧共處,進而有效加強高中歷史課堂的教學效果。
4.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倍鴤鹘y(tǒng)的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多是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學生通過死記硬背進行機械化的學習,使得學生嚴重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而翻轉課堂模式,則可以借助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幫助學生拓展獲取知識的渠道,充分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和碎片時間,引導學生對歷史問題進行自主分析和探索,潛移默化中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翻轉課堂模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現(xiàn)狀
1.翻轉課堂認可度不高
就目前的高中歷史教學現(xiàn)狀來看,我國對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有效應用,缺乏相應的實踐經(jīng)驗,部分教師對翻轉課堂模式的認知不夠充分,致使翻轉課堂在實際教學中認可度不高。同時,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大部分教師與家長對網(wǎng)絡教學都存在誤解,認為網(wǎng)絡的誘惑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與效率,因此對翻轉課堂形成抵觸心理,并且由于缺乏實踐經(jīng)驗,翻轉課堂教學效果也不甚理想。
2.學生缺乏參與積極性
受多年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學生普遍習慣被動學習,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無法及時轉變自身的教學地位,嚴重缺乏對課堂教學活動的參與積極性,以及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使得翻轉課堂模式單純的成為一種形式。與此同時,還有部分學生對翻轉課堂缺乏正確的認知,將自主學習當作是一種消遣和放松,浪費課堂教學的時間,致使學習效率無法得到有效提升。
三、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翻轉課堂模式的有效措施
1.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高中歷史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根據(jù)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教學形式和手段進行不斷的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明確學習目的和發(fā)展方向,并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教學知識進行合作探究,通過自主搜集相關資料、吸收他人的不同觀點、學習他人的教訓經(jīng)驗,對自己的思維觀點進行完善和補充,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認知,在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的同時,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而有效促進翻轉課堂模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例如,在教學岳麓版高一歷史中《大統(tǒng)與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秦始皇的功與過”為主題,進行分組討論,讓學生通過自主搜集相關資料,與其他同學一起進行合作分析與談論,經(jīng)過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己的思維觀點,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時也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更充足的時間和空間,深入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的教學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的發(fā)揮,進而有效促進翻轉課堂的順利實施。
2.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翻轉課堂是一種建立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背景下的新型教學模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技術,優(yōu)化課堂教學手段,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通過對學生視覺和聽覺的雙重沖擊,為枯燥的歷史課堂增添趣味性,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的表達自我,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教學主體作用,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與效率,促進翻轉課堂的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例如,在教學岳麓版高一歷史中《夏商制度與西周封建》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教學內容中夏、商與西周制度的不同進行直觀的動態(tài)呈現(xiàn),方便學生進行對比,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的同時,加深學生的理解和掌握,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感受學習歷史的樂趣,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3.合理地利用問題導學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探究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采用翻轉課堂模式,需要教師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教學主導作用,引導學生逐步加深對歷史知識的探究,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此,教師可以通過合理使用問題導學法,幫助學生明確探究的方向和目標,同時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和能力,突出體現(xiàn)出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促進翻轉課堂的有效實施。
例如,在教學岳麓版高一歷史中《太平天國運動》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進行課堂提問,如“太平天國運動為什么會發(fā)起?對當時的清政府造成了什么影響?又為什么會滅亡”等一系列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幫助學生對歷史真相形成正確的理解和認知,進而有效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可以幫助教師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為教學的改革提供了無限動力。為此,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借助現(xiàn)代化多媒體技術、合理使用問題導學法等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教學主體作用,進一步促進翻轉課堂的有效實施。
參考文獻:
[1]王冬梅.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翻轉課堂模式的嘗試與思考[J].名師在線,2019,(18) :17.
[2]王芳.“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13) :50.
[3]孔蘋莉.高中歷史教學中翻轉課堂模式的嘗試與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8,(32) :36.
[4]劉嬌.高中歷史教學中翻轉課堂模式的嘗試與思考[J].辦公室業(yè)務,2016,(13) :33.